2019-11-14 15:07 瀏覽量:1075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編者按
在年輕一代主宰市場趨勢的消費時代,品牌想要與受眾有效溝通,無疑具有挑戰性。而造節營銷憑借娛樂化、大眾化的溝通方式,與消費者產生了共鳴,成功促進銷售轉化,成為各大品牌的營銷著力點。造節,一方面為品牌帶來流量,另一方面,也在透支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使人疲倦。所以,借助造節這一營銷手段,品牌想要真正走進消費者心里,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洞察。
案例
自 2017 年打造“粉絲節”以來,祐康以用戶情感為發力點,不斷深入消費者心里。2019 年它又以“萬祐引力”為傳播主題,強調祐康美食的誘惑,讓消費者在尋味記憶的同時,體驗到科技感十足的新玩法。作為已經持續了三屆的節日,祐康的“粉絲節”有哪些亮點? 陳利娜 /文
叩開消費者記憶閘門,加速目標用戶轉化
經過兩年的持續深化,祐康“粉絲節”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塑造了品牌形象。時至2019年,祐康再度出手,把記憶、時尚的情感內涵充分傳達給受眾。
首先,這個在杭州深扎26年的老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有很多記憶和情感的。紫雪糕、金三角、雪米糍……都是有著上世紀80年代獨特印記的產品。一路走來,祐康產品盡管已經增加到饅頭、煎餃、湯圓等眾多系列,但抹不去的是深藏于消費者記憶深處的味道。
其次,為了對傳播內容充分預熱,祐康發布了時尚感滿滿的情感海報,“蒸香星”“凍力星”“能變星”“小丑星”在萬“祐”引力的作用下環繞,寓意號召全城“祐粉”集結。
區別于其他品牌的大眾化設計,祐康的預熱海報采用了年輕人喜愛的科技動漫風,通過簡單的連線表達,凸顯了祐康產品才是消費者的核心引力。同時,不同星球對應了祐康旗下的新產品,既貼合了傳播主題,又引爆了受眾強烈的圍觀興趣。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隨著國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帶來的飲食消費升級,大眾對吃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作為當下消費的主力軍,85后、90后除了對口味有了新需求,也熱衷于情感表達。
祐康連續三年深化品牌記憶、情感,通過充滿年代感的場景打造、歷史文化墻展示,讓老客戶找回記憶,同時借助新品試吃、冰淇淋DIY創意大比拼、現場包餃子大賽等活動,吸引新客關注,將品牌植入消費者心中,驅動購買欲望,進而產生購買行為。
正如祐康市場總監林發斌所說,體驗優先是打動人心最好的辦法,免費試吃這種“樸素營銷”是很好的推廣手段,要為消費者創造吃到嘴里的機會。對于祐康來說,當季速凍新品集體亮相,已是每一年粉絲節的例行公事。
值得關注的是,祐康“粉絲節”現場試吃的參與人數,從第一屆的30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近萬人,甚至人們排2個小時的隊也樂此不疲。
搭配營銷策略,玩轉品牌新花樣
除了提前熱度,為活動造勢,祐康“粉絲節”還充分“搭配營銷”策略,將營銷玩出了新花樣,亮點多多。
縱觀祐康三屆粉絲節,主題從“祐遇見你”、“吃好再出發”到“萬祐引力”,可謂步步為營,一直在做和年輕人有關的事情。
針對當下85后、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祐康的產品包裝、名字、食材選取等都緊貼新鮮時尚元素,在堅持記憶味道的同時,讓一切變得好吃好玩。
尤其是第三屆粉絲節上,祐康重磅推出“祐粉匯”線上小程序,消費者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把產品帶回家,解決了“不想出門,只想吃”的心聲。
推廣方面,除了自有渠道宣傳,祐康還聯合20多家媒體及眾多網紅,加快品牌傳播速度。以第二屆祐康粉絲節為例,眾多網紅助陣,讓傳播更深入更貼近新消費群體,推動了節日營銷的影響力。在祐康總經理朱清平眼里,“新聞是最好的廣告”。
“內容共生、流量驅動”,結合祐康每年固定的新品發布招商會、社區地推、小記者到工廠參觀等活動,粉絲節以主動走近消費者的方式,成了祐康年度營銷活動的一個最有效補充,既讓品牌自身積攢了人氣,也讓品牌的曝光率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洞察需求,營造節日消費場景
有人說,塑造品牌,從增加曝光率開始。造節,除了增加曝光率,或許首要作用是為消費這一行為賦予正當性和儀式感。
想要傳承,除了在功能層面引導購買,更多是在情感和思維領域爭奪同好者,因此生活態度的貫穿和消費升級方式的引導至關重要。優質的造節營銷,需要在敏銳洞察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營造一個有趣、影響深遠的消費場景,借助節日的感召力、情感紐帶、社群吸引,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真正被稱作“節日消費引擎”。
在“粉絲節”這一品牌節日中,從現場參與、品嘗打動受眾到聯合20多家媒體進行廣泛傳播,祐康圍繞“當地知名老品牌”種種內涵,將記憶作為品牌感情的支撐點,在細節中體現產品和場景,成功激發了消費者共鳴。
在線上活動泛濫的今天,作為速凍食品領域打造節日營銷的生產企業,祐康以差異化的線下營銷打破常規吸引用戶,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