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16:52 瀏覽量:26551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日,德勤中國發布第十五屆“2019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下稱“中國50強”)和“明日之星”評選的獲獎企業榜單,并于同日發布《2019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暨明日之星》年度報告。
在2019年全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暨明日之星榜單中,盛迪醫藥、速寶網絡、云智天下等6家成都高新區企業上榜,成都總獲獎數與去年持平,與廣州并列全國第三,首次實現前4名占一半。此外,成都高新區企業曉多科技入選明日之星榜單。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在推動新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果與豐富經驗,”德勤中國華西區主管合伙人王拓軒表示,“從本次的評選結果中可以看到,中國50強企業與明日之星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成都、廣州與上海五個城市,其中成都是唯一的新一線城市,這凸顯出成都在中國新科技城市中的創新領先地位和巨大潛力。”
成都高新企業軍團崛起
德勤高科技高成長50強項目起源于美國硅谷,每年在美國、中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同步舉行,被英國《金融時報》等國內外主流媒體譽為“全球高成長企業的標桿”,全球眾多知名企業發展之初都曾出現在上述榜單。
榮登本年度“中國50強”三甲的企業分別為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盛迪醫藥有限公司和社寶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它們在過去三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68116%、12571%和6666%。
報告顯示,中國50強收入增長率近年來持續攀升,已從2013年的452%升至今年的8146%,其中尖端企業的營收能力非常強勁,且在持續增強。從地域上來看,北京的獲獎企業最多,深圳第二,成都位居第三。
迅游旗下的速寶網絡位列榜單第四位,迅游網絡科技股份公司公關事務經理賈雪梅向第一財經介紹,速寶網絡成立于2014年,2016年開始形成收入,當年收入100萬元,2017年增長到4000萬元,2018年又翻倍到8000萬元。“從現在的數據來看,今年增長形勢比前幾年還要好。”
另外一家為全球客戶提供電源IC與整體解決方案的IC設計公司成都蕊源半導體科技公司位列榜單第26位,該企業成立于2016年7月19日,2018年IC出貨量超過10億片。蕊源半導體總經理楊楷向第一財經表示,現在每天出貨量400萬~500萬片。
不僅在收入上實現高增長,這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也大幅提升。位列榜單第二名的成都盛迪醫藥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南部園區天府生命科技園,主要進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個創新藥物的開發、高品質仿制藥研究,產品涉及抗腫瘤藥、手術用藥等多種疾病治療領域用藥,在生命科學行業發展強勁。
作為評選項目的子項目,“2019德勤-成都高新高成長20強”和“2019德勤-成都明日之星”榜單也在現場發布。“德勤-成都高新高成長20強”及“德勤-成都明日之星”評選活動,是德勤與成都高新區聯合推出的企業高成長榜單。今年共有81家企業進入遴選,30家企業成功入選。其中,入選成都20強企業中,3年累計增長率均超過596%,平均達1288%。
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成都入榜數量位列全國前三,而且增長迅速,是因為有強大的產業基礎,成都高新區有8.5萬家新經濟企業,從中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再加上成都高新區精準施策,梯度培育,形成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互動互促,雙創氛圍非常濃厚,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土壤。
作為中國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成都高新區已經成為國際創新要素云集之地。目前,成都高新區已有5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不乏往屆榜單中的獲獎企業。自18條產業培育新政出臺后,成都高新區正著力打造中國獨角獸新搖籃,不斷提升區域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
今年1至9月,成都高新區累計已孵化培育新經濟企業13000余家,獨角獸企業2家,瞪羚企業和種子期雛鷹企業400余家,69家企業入選成都市新經濟百強企業。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在孵企業共計9500余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累計孵化估值過億企業56家。
培育企業茁壯成長肥沃土壤
楊楷表示,企業發展壯大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企業自身,但是也離不開良好的發展環境。成都高新區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些來自政府的支持包括政務效率的提升、金融服務的支持等。
圍繞建設“優商重商親商標桿城市”,今年9月初,成都高新區對標世界銀行標準,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19—2020年)》,明確企業開辦8小時辦好、工程建設項目80日辦結、納稅時間力爭壓縮至120小時、優惠政策一窗通辦、升級“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深化“首證通”審批改革、探索構建業界共治模式、強化問題解決機制,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018年,蕊源半導體獲得了500萬元的“科創貸”,對于企業改善資金流起到重要作用。“科創貸”就是一款針對科技企業的創新金融產品。楊楷表示,基于蕊源業績成長性和資金使用健康度,銀行在沒有抵押和擔保的情況下,向企業提供了500萬元融資。
對于很多中小型科技企業來說,沒有抵押物無法按照常規方式進行融資,或者能融資但是金額小且財務成本太高。“科創貸”就通過政府資金幫助企業增信,聯合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幫助輕資產科技企業利用企業信用、股權、知識產權獲得信用貸款,實現快速發展。
不僅如此,成都高新區著力健全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服務體系,截至9月,累計幫助區內70家科技型企業獲得各類風險投資超過50億元,政策性貸款產品累計為257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貸款逾10億元,同比增長32%;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預計今年成都高新區減稅規模將達到71.87億元。
通過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成都高新區企業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國內首家打破國際壟斷超導磁醫學成像技術的企業——奧泰醫療政府事務主管陳麗娜說,政策幫助公司獲得貸款貼息和融資租賃補貼,有效緩解了今年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現金流問題,幫助公司發展壯大。
另外,成都高新區還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壯大。賈雪梅表示,今年以來,速寶網絡已經獲得多筆政府獎勵,包括入選瞪羚企業獎勵20萬元,研發投入的增長按照增量的5%獎勵,上規入庫獎勵了10萬元。
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快馬加鞭兌現企業扶持政策,相繼啟動實施了產業培育新政18條、促進生物產業發展、優化產業服務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等政策的申報和兌現,累計支持企業超過2000家,支持項目超過3000個,擬兌現政策支持資金5.17億元。
實際上,成都高新區一系列扶持企業發展的打法可以歸結為暢通產業源頭活水、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和探索業界共治模式。
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暢通產業源頭活水就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清障”、優化營商環境“暢路”、強化創新創業水平“提質”。通過一系列政府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效率,激化市場活力,鼓勵創新創業,因此,市場主體大量涌現。
在此基礎上再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成都高新區細化企業成長梯度,形成了鐘子期雛鷹、瞪羚、獨角獸和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培育四級梯度,并因應設計了不同的政策支持,促進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壯大。
比如對種子期雛鷹企業快速起步,提供最高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房租補貼、最高500萬元高層次創業人才安居補助,設立2億元應用場景專項資金和100億元的新經濟創投基金為企業搭建高效便捷的投融資對接平臺。對瞪羚企業首次認定給予10萬~30萬一次性獎勵,連續認定后根據地方實際貢獻增量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等等。
為了夯實新經濟產業生態圈,成都高新區充分借鑒國內外經驗,參照“業界共治+法定機構”的公共治理架構先后成立4個新經濟產業細分領域業界共治理事會,設立5000萬元業界共治專項資金,以區域內業界共治的模式集聚各方智慧,探索構建由政府、企業界、市場、專家等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區域內市場主體從被管理、被服務的對象轉變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體,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豐富企業服務手段,提升產業規劃和政策制定能力。業界共治理事會與政府相互支撐、職能互補,通過列席部門辦公會等方式,深度參與網絡視聽產業規劃、產業培育政策以及“人工智能與5G”場景機會清單等制定和管理,貢獻高質量政策建議200余條,服務企業1000余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