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14:58 瀏覽量:1126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訊 (記者王京臣)西北區域食品安全預警交流協作首次會議暨西北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聯盟(簡稱“西北食品聯盟”)成立大會近日在陜西西安舉行。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副司長梁鋼強調,要以預警交流為基礎,創新預警交流方式方法,將區域合作具體化、制度化、常態化,切實落到實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風險預警交流新思路、新模式,形成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區域合作的成功經驗。
陜西省市場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寧指出,建立西北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協作機制和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聯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區域食品安全協同監管,推動社會共治的有效抓手。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是系統掌握食品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和處置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重要手段。
就發揮西北地區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聯盟作用、提升區域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張小寧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守好食品安全底線。二是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抽檢數據通報、風險預警交流會商、食品安全科普培訓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做到橫向聯通、信息共享。三是積極適應新形勢食品安全要求,做到“查得嚴、報得快、抓得緊”,形成“集團作戰”優勢,推動食品安全共治。四是加強風險預警交流制度設計和大數據分析研判,進一步完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和風險預警分析、發布、響應系統,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向主動防范轉變。
西北食品聯盟主要職責包括: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數據的通報交流方面,各方按照對等原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數據的溝通和交流,主動通報抽檢監測、日常監管、輿情監測、執法處置中發現的各類重大食品安全信息,開展各類輿情信息的實驗室篩查及確證等;在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會商合作方面,定期和不定期召開多層級、多形式的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會,對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早發現、早溝通、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在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合作方面,各方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內容、科普專家、科普平臺的合作,聯合開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動等;在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技術培訓方面,聯合開展食品安全預警交流基本理論、預警分析方法、風險交流技術、信息化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培訓,全面提高預警交流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等。
為切實發揮西北食品聯盟作用,聯盟搭建了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抽檢數據通報交流、風險預警交流會商合作、食品安全科普、技術人員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技術平臺,由“食品安全風險物質篩查平臺”
“食品快檢篩查平臺”“食品風險信息交流平臺”“食品安全科普培訓平臺”等四個子平臺組成。同時組建聯盟專家委員會,吸收西北區域法律法規、檢驗檢測、風險交流、食品安全監管等方面專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
會上,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市場監管局的代表共同簽署了聯盟成立文件。參會代表還就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工作和西北區域協作機制建設進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