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6:25 瀏覽量:22850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基礎設施建設體量大,如何針對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開展精準監督成為了推動項目建設的重要環節。近日,記者了解到,當前,成都高新區紀工委監察工委通過聚焦精準監督,打破常規、創新方式,探索搭建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全流程、閉環式精準監督鏈條,實現高質量監督。
今年初,成都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探索搭建BIM+(建筑信息模型)工程項目監督平臺。探索BIM+人工智能,做到事前風險防控主動化,建立報建基礎審查數據庫和三級管控制度(一級自查、二級智能檢測和三級復核),實現24小時在線“自助報規報建”。同時,按照審批流程建立分級授權機制和實時追蹤機制,建立由審批過程、要件、技術指標等組成的廉政數據庫,做到審批過程“可留痕”“可追溯”,防止審批“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
在解決招投標環節監督環節方面,成都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推行廉政合同制度,制定印發《成都高新區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廉政協議》。指導國有企業加強監督,并督促工程建設單位清理監控隱蔽驗收等環節漏洞,完善“工程管理辦法”等10余項制度;督促區屬國有企業和80個承建單位將廉政合同條款納入管理制度,規范工程招標、管理采購等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截至目前,政府投資重大工程項目簽訂廉政合同600余份,覆蓋投資總額高達62.3億元,實現廉政風險精準預防。
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還積極發揮與審計局合署辦公優勢,突出審計監督“尖兵”專長,對成都高新東區28個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創新開展全過程審計監督,研究制定《高新區全過程跟蹤審計業務指導手冊》,指導和規范審計監督工作。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成都高新區紀工委監察工委進一步加大審查調查力度,堅決懲治工程建設項目腐敗問題,依托反腐敗協調小組,暢通紀檢監察與公檢法等成員單位在工程建設領域線索發現、移送、處置協作渠道,建立“三步走”快速響應機制,實現問題線索“隨查、立知、速處”,現已通過該機制處理4條工程領域涉嫌違法犯罪線索。針對人員少、區域廣的現狀,在全區劃分3個辦案協作區,實行片區協作、集中調配。全面推行“雙介入”模式,在審查調查階段,由審理室提前介入,嚴把調查標準;在審理階段,協調檢察機關提前介入,保障案件高質量移送。
據悉,去年以來,通過深化運用“四種形態”,針對工程建設領域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充分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60余人,妥善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17人,準確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5人,果斷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4人,工程建設領域政治生態得到有效凈化。(記者 陳兵)
上一篇:雙創“實戰專家”走進功能區 為生物醫藥學院派人才授課
下一篇:前11月 成都高新區129家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實現產值近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