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17:10 瀏覽量:1440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四川訊 (記者葉青)通江縣地處四川省東北部低山區,不通航運、鐵路、高速、航空。與外界聯系的只有一條雙向兩車道的省道,路面狹窄彎急坡陡,從縣城出發到巴中市區約為一個半小時。盡管通江自然環境保護良好,孕育出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但難以走出去,而且成本也很高。目前通江縣還有貧困村85個、14088戶、46654人尤其是小農戶種養的產品數量很多,由于缺乏銷售渠道,即使辛勤勞作也難以擺脫貧困。他們期盼著,有一天他們的農產品能夠走出大山,走到全國人民的餐桌上。
現任四川省通江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春根,響應國家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號召,2018年4月,從浙江遂昌踏上了四川通江這片陌生的土地。通過深入調研發現這塊土地資源豐富,有很多特色農產品,但因為交通不方便、電商不發達、信息不對稱等造成農產品難賣和賣不出好價錢,還有一部分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借助浙江遂昌農村電商優勢,將這些優質農產品打造成電商商品,打通產業鏈,帶動老百姓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貧困農戶期盼的眼神
通江縣位于秦巴山深處,是中國有機農業示范縣,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2.59%。PM2.5常年平均為12.75。秦巴山是中國三大富硒帶之一。這里水、土壤富含硒、鋅等人體必必需微量元素。弛名中外的通江銀耳、皇氏貢品翰林茶葉、巴山土雞、空山土豆以及繁衍五千年的青峪土豬和臘腸等都是通江特有的農產品。
青峪土豬
青峪土豬有5000年的歷史,1978年青峪豬正式命名并被收錄國家地方物種保護目錄,2015年榮獲世界動物福利養殖“金豬獎”,現已被列為省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機食品認證。青峪豬的飼養一直秉承“大山養、粗糧喂、自然然熟”的原則,在水質、土壤、植被等各方面嚴格把控。種植有機玉米、大豆、小麥和紅薯、蔬萊瓜果等作為為青峪豬的食物,讓巴山土豬過著“吃百草、舔硒土、飲山泉”的悠閑青峪土豬屬盆周山地豬種,具有耐飼、腹脂多、更適應農村散養環境。豬肉雪花肉多、肉味香濃、口感細膩肥而不,用青峪土豬肉做的臘腸也是別有風味。
放養的青峪豬
青峪土豬飼養過程遵循黑豬生長的自然規律,在秦巴山深處養殖270天以上出欄,出欄毛重達到90KG上莒養價值極高。扶貧助農巴山牧業專業致力于青峪豬保種及全產業鏈開發。明確以養殖青峪豬為主,建建立“龍頭企業業+銀行+保險+合作社+養殖農戶”的利益聯結“五方聯動”機制。
青峪土豬肉做成的臘腸
巴山土雞
巴山土雞因其體型秀氣、個頭長不到太大,又喜歡飛被當地人稱作“小飛雞”。當地大木樹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以本地紅毛烏皮雞為種源,經歷嚴格挑選種蛋、消毒、19-21.5天孵化、嚴嚴格脫溫、免疫過程,再分群投放到自然環境進行散養平均每畝地投放100羽雞苗。
在長達8個月中的成長期,雞娃娃吃的主食是只經過物理方式處理后的玉米,佐以含有多重氨基酸的酒糟,再輔以動物性零食以及水果餐,還提供各類的中草藥湯藥。同時散養場地一批一換,采用輪休的方式讓場地進行自然休整。散養場地一批一換,每塊場地在一個飼養周期中只喂養三批次。有效利用自然力量為雞娃娃提供的各類食物與棲息場所,同時達到了自然環境保護的目的。合作社同時攜手16戶養殖戶,養殖戶年總出欄量5萬羽2017年11月開始幫扶貧困戶養殖12戶,貧困戶年出欄量預計6000余羽,戶年均增收5000元。
養殖基地
空山土豆
生長在神奇北緯30度富硒帶的脆士豆空山士豆生長地空山天盆空山土豆生長地空山鎮,位于北緯30°附近富硒帶,生長周期長(150天),比其它土豆長一個多月,產量相對低,因此格外稀有珍貴。淀粉含量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營養優質,口感特別爽脆。空山土豆是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打造了空山土豆巴中知名商標和15萬畝無公害土豆認證。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標準。空山脫毒種薯獲得國家農業部的認證,成成為全市唯一的種薯推廣品種,深受薯農喜愛。
空山土豆
通江椴木銀耳
最名貴的銀耳通江銀耳在歷代都是富貴滋補品,不僅可以食用,還能藥用,可謂是藥食兩用;曾是慈禧太后指定的膳食,每天不僅要吃銀耳羹還要用銀耳汁敷面,可謂是奢華至
2014年中國·通通江銀耳節“銀耳之王”拍賣會上朵重量23克、直徑13.5厘米、起拍價2000元人民幣的“銀耳之王”拍賣出2.2萬元。計算一下,這相當于1公斤通江銀耳賣價近96萬元。
位于神奇北緯30度的富硒礦地帶通江,氣候溫和濕潤,物產豐富,有五千年歷史的青峪土豬及其做成的臘腸、最土的巴山土雞、空山脆土豆、椴木銀耳等都是通江特有的優質農產品。為了讓這些原生態農產品走出大山,走上更多人的餐桌,扶貧縣長親自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