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14:25 瀏覽量:29159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管局以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和為抓手,通過“三強一引一抽考”的形式,強化源頭治理,落實專項整治,督促落實主體責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守住安全底線。
一、“三強化”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
(一)開展宣傳培訓,強化責任意識。通過報告會、培訓會和集體約談“三合一”的食品生產企業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報告活動,督促企業落實 “五防”要求:一是制度落實要防“空”;二是質量管理要防“松”;三是風險管控要防“舊”;四是能力建設要防“虛”;五是經營管理要防“疏”;希望企業清醒認識,切實增強維護食品安全的責任感;知行合一,充分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嚴格自律,扎實履行食品安全各項法定義務。
(二)實施分級管理,強化動態監管。一是根據《浙江省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監管辦法(試行)》,根據動態和靜態風險值之和將221家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實行監管頻次分級管理;二是對白酒、蜂產品、肉制品、茶葉、包裝飲用水、食用植物油、調味品、淀粉制品和水產制品共九類食品開展重點地產食品風險隱患治理攻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60人次,檢查企業72家次,發現11項風險隱患問題并整改到位。
(三)巧用智慧平臺,強化監管實效。依托“食品安全監管云平臺”,將監管端、企業端和公眾端之間的數據相關聯,打下全鏈式食品安全數字化監管的基礎,企業通過平臺登記證照情況、從業人員、設施設備、購銷數據、食品召回、生產數據等基本信息,并可通過監管平臺自主提交自查報告,有效提升了監管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二、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助推食品生產監管
今年3月以來,該局通過積極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百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安全體系評估(檢查)工作,共排查發現13大類問題,對存在問題統一制定整改計劃,對評估中發現存在條款重點問題的7家企業實行掛牌督辦、重點管控。截止2019年9月底,涉及問題整改的企業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
(一)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的獨立性與專業性。第三方機構是相對獨立的社會機構,其審查人員具有食品相關專業的背景,持有注冊審核員等資格證書,熟悉企業的產品生產工藝,以及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能夠發揮其技術性和專業性優勢,客觀精準排查食品風險隱患。
(二)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過程閉環。該局食品科牽頭明確涵蓋企業生產環境、進貨管理、生產過程、貯存檢測、人員管理等食品生產全流程的評估檢查內容。第三方評估機構完成評估方案、計劃和過程記錄的實施與備案。基層市場監管所監督企業落實整改。對重點單位,三方聯合開展復查工作。通過固化“檢查—備案—整改—復查”的工作流程,實現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過程閉環。
(三)緩解了基層監管任務較重與監管人員不足的矛盾。通過引入具備食品專業的背景、熟悉食品安全監管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的專業評估機構,有利于緩解基層監管任務較重與監管人員不足的矛盾。同時,通過與評估機構的工作交流與互動,提升了基層一線執法人員的監管能力。
三、推廣“食安員抽考APP”,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根據國家總局要求及省市局的安排部署,該局全力做好“食安員抽考APP”軟件推廣使用和運用管理工作,實現了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抽考全覆蓋,進一步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一)高度重視、部署到位。按照相關要求,該局于將食品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查考核納入重點工作,并在全局季度工作會議上專題進行部署,進一步強調了監督抽查考核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了具體要求、細化了工作責任,為后續推進食安員監督抽查考核和“食安員抽考APP”運用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廣泛宣傳、動員到位。為實現“食安員抽考APP”安裝注冊使用全覆蓋,該局通過網站、公眾號、媒體等途徑進行大力宣傳,利用微信群、郵件、電話告知等方式開展層層動員,借力日常監督、雙隨機檢查等時機,手把手為企業法定代表人、質量負責人和化驗員等安裝APP,幫助注冊和學習,并要求各生產企業內部先行開展培訓和考試,著力強化了監督抽查考核工作的覆蓋面和有效率。
(三)注重效果、推進到位。為做好抽考工作,該局舉辦了全區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專題培訓,現場對抽考題庫、《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食品安全標準進行講解。2019年,該局共有效組織考試12次,累計參加企業219家,參考人員538人,覆蓋率達100%、合格率為97.77%,企業參與度達2.46,遠高于全市1.97的企業參與度,有力提升了全區食品生產企業安全風險意識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