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14:39 瀏覽量:2261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播報 近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生物產業園區治理格局,凝聚業界共識、匯聚業界力量、打造業界品牌,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成都高新區日前舉辦“業界共治再出發”歲末年初產業座談會,邀請張興棟院士、王莉教授等專家以及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工業重點企業、服務業、流通業重點企業及專業園區等多方代表一道,回顧2019生物產業發展狀況,共謀2020年產業高質量思路。
產業規模突破500億綜合實力躍升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迅速崛起,已經成為中國生物版圖的重要一級。在2019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排名第六。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就2019年生物產業的發展情況做了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模進一步提升,其中,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規上工業產值255億元,增長19.7%;產業基礎持續夯實,新增10億以上工業企業3家,5億以上工業企業達12家,瞪羚企業19家;先導藥物成為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成果轉化方面,2019年新增臨床批件24個、生產批件9個、醫療器械注冊證20個,16個一致性評價品種進入審評。新引進生物產業項目50個,投資總額達200億元。艾爾建公司1億元產品首單通關。
此外,健康新經濟進一步壯大。2019年,在醫美產業方面,艾爾建創新中心和體驗中心相繼開業,先后引進8個重點醫美項目,協議金額超24億元。目前,成都高新區有醫美機構120余家,聚集100余家互聯網醫療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區構建“4鏈1社區1體系”以產業鏈筑基、供應鏈通路、創新鏈賦能、金融鏈助力,融入國際社區,專業配套體系催化的生態圈建設初露端倪,并成為全國第四個生物制品(含批簽發)通關資質口岸。天府國際生物城36萬㎡孵化園交付使用,并吸引千名人才入園,成立全國首個PI協會,搭建全省臨床研究平臺和培訓中心。
對標對表打造世界級標準的產業生態圈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幾年來,成都高新區在“健康中國”政策的鼓勵下,堅定不移的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根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成都高新區位于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第六名,距離排名前幾位的中關村、上海張江、蘇州工業園、武漢東湖等園區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這種形勢下,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的未來該怎么走?如何才能發揮后發優勢?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認為,要抓住成都在供應鏈和臨床試驗方面的機遇,全力推動高新區和生物城產業發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實現創新便利化,成果轉化便利化,以及進入市場通道的低成本化。要積極推動國際醫療中心建設,加強高端醫療服務和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將基于真實世界臨床研究作為生物產業發展核心驅動源頭,把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和前沿技術,在國際醫療中心應用。
重構產業治理模式問道高質量發展
“高新區給我的感覺是整個政府系統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很高”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趙海表示。
“政府的開放程度不亞于沿海城市。”國藥集團川抗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日泉談到。
“近年來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令人很受鼓舞,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成都高新區的營商環境非常好,我們會將新的創新項目繼續落戶高新區。”成都蓉生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付道興表示。
在建言獻策環節,與會藥企代表對高新區政府工作的評價高度一致。在對未來工作的建議方面,企業代表關注最多的是如何應對藥品集中采購和MAH制度落地等帶來產業發展格局的變化、人才引進及培養、遺傳資源庫建設、產業生態構建、產業資源共建共享等。此外,企業差異化發展、醫美產業建設也是企業家們關注的焦點。
對于企業代表提出的問題,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回應,“企業的事情比天大,對于企業家及專家提到的相關建議,將逐個梳理并融入相關工作中,而對于企業需要政府解決的問題,會按照‘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三到精神,快速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會上對2019年一年來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專家聯合會各項工作進行了總結,聽取了先導創始人李進博士關于先導發展路徑的分享,并頒發了業界共治最佳參與獎、特別貢獻獎、特別榮譽獎。(葉青 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