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14:13 瀏覽量:1696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南粵大地的廣州酒家,家喻戶曉,不僅因為它是上市公司,更因為它是廣州飲食文化的品牌和老字號。每天從早茶到夜宵,顧客盈門的熱鬧繁華代表了嶺南人對其喜愛的程度。用廣州話說,到廣州如果不到廣州酒家去品品美味佳肴,就等于沒來廣州。而近期,廣州酒家的生意更趨火爆,其推出的新品——富硒饅頭和富硒雞讓酒家的“鐵粉們”欲罷不能,店里一座難求。酒家的富硒饅頭和富硒雞不僅能吃出30年前的鄉間味道,更能補充身體中缺乏的硒等微量元素。
富硒饅頭和富硒雞的研發者是廣州中科微量元素研究院院長李喜貴以及他的科研團隊。該研究院的前身是原隸屬于中科院廣東分院的廣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該所創建于20世紀80年代,雖在改革的浪潮中幾經變化,但4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微量元素的研究和項目開發?;诖耍钕操F為自己和他的科研團隊確定了研究方向:從大健康和數字化著手,把食物、藥物、人體和動(植)物含有的微(宏)量元素的研究、分析、診斷、評價和產品研發、微量元素企標、行標的制定作為主攻目標,并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創微量元素健康檢測、分析、評價、健康調理、疾病食療(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及疑難雜癥)等領域的數字化管理。
人體中的元素可分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宏量元素也叫常量元素,共有11種,它們是:氫、氧、氮、碳、硫、磷、鈣、鎂、鈉、鉀、氯。其中氫、氧、氮、碳、硫、磷6種是構成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核酸的主要成分元素,鈣、鎂、鈉、鉀、氯5種是體液必需的成分元素。11種宏量元素占人體總體重的99.95%,其中氧占65%,與氫結合成水占75%,碳占18%,氮占3%,鈣占1%,鎂、鉀、鈉、氯、硫占0.5%。宏量元素在機體中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內、外液滲透壓的平衡,調節體液的酸堿度,形成骨骼、肌肉、脂肪和支撐組織,以及維持神經和肌肉細胞膜的生物興奮性、傳遞信息使肌肉收縮、血液凝固等。微量元素占人體體重不足萬分之一。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含量雖然極少,但在維持機體代謝和健康方面卻起著重要作用。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約有15種,分別是鐵、鋅、銅、鉬、鉻、錳、硒、鈷、氟、碘、鎳、釩、錫、硅、鍺。如果說宏觀元素是人體健康的充分條件,那么,微量元素就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近年來,日漸興起的元素平衡醫學、元素醫學食療,是以傳統醫學為基礎,在元素平衡理論的原子分子生物學層次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元素平衡醫學認為,各種代謝疾病和免疫疾病都與人體元素的代謝失衡有關。通過檢驗人們頭發中的元素含量來診斷疾病,可以預報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疑難病癥。采用元素食物療法進行調整,是使人體中的微量元素趨于平衡,從而恢復人體的生理機制和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
例如,人體內如果缺硒,機體細胞會缺乏或喪失自我保護功能,全身的組織、臟器功能會下降,導致包括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綜合征等多種疾病的高發,還能引發機體衰老、生長遲緩、免疫力低下。人體中如果缺鉻,容易引起糖尿病的發生。研究數據證明,糖尿病患者血鉻比正常人低,補充鉻后即可加速血糖運轉代謝使血糖下降。冠心病患者血漿鉻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補充鉻可降低血脂及總膽固醇水平,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缺鉻還容易引起脂代謝紊亂,誘發血管病變、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還可能引起精神、生長發育不良等疾病。實驗結果表明,微量元素在人體生理機能和生化反應當中,具有五大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輸送宏量元素,二是構成酶的成分、是酶的活性中心,三是構成維生素的成分,四是構成激素的成分,五是參與并影響核酸代謝。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李喜貴帶領他的科研團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大量翔實的實驗數據和科研成果,在微量元素的數據、標準、理論和實踐體系上不斷取得突破:先后編寫《現代創新農業(3.0元素農業)》《孕婦(產婦)和家庭精準飲食》《腫瘤的營養支持療法》《微量元素在糖尿病上的應用》《微量元素在腫瘤上的應用》《元素功能食品》《人體頭發診斷及食物調節》《中藥微量元素大典》。其中,“社區科普宣傳持續發展思路”論文榮獲廣州市科協和廣州市南山自然科學學術交流基金會獎項;“中國微量元素研究和元素醫學”在《2016-2017中國健康服務產業藍皮書》上發表;《廣東人體頭發和全血42種微量元素評價范圍值標準》通過了省級專家鑒定并公示;制定了禽肉、鮮蛋、水產、茶葉、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七大系列富硒企業產品標準;開發出微量元素健康評價軟件系統,該項目在大大提高檢測準確性的同時,提高了檢測效率;開發微量元素中藥、食品評價軟件系統和手機APP軟件;李喜貴和他的研發團隊在2015年還率先提出中國現代創新農業(3.0元素農業)的新概念,并在廣州從化區、湛江農墾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珠海、清遠、恩平、陽江、肇慶(廣寧、懷集)、湖南、山東(威海、菏澤、青島)、新疆、黑龍江等地進行實施;2019年,李喜貴和他的團隊與廣東省科協合作,在珠海、湛江、肇慶建立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服務站”;此外,李喜貴團隊和廣東藥科大學中醫學院合作,申報了省重點項目《廣東特色藥材國際質量標準體系建立》和《中醫藥防治重大和難治疾病的相關標志物發現及轉化研究》兩個課題。目前,李喜貴帶領他的團隊與廣東省中藥研究所、廣東藥科大學中醫學院、中山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聯合籌備成立“廣東微量元素聯合實驗室”和“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廣東省第三批重點實驗室)”。
廣州中科微量元素研究院院長李喜貴
如今,與李喜貴和他的研發團隊合作的企業有: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公司、國藥集團國健健康開發城有限公司、PICC廣東分公司、黑龍江農墾總局九三局管理局、廣州酒家集團公司、菏澤市技術產業研究院、廣東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珠海斗門生態農業園、廣東省中藥研究所、海南豪仕集團、廣東天農食品有限公司、大連雙百食品有限公司等。雖然成績突出,但李喜貴經常說:“我的名字叫‘小微’,在微量元素的研發領域,我只是一個小兵而已。”
我國的耕地面積雖然很大,但土壤中硒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未來,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市場開發將是前景廣闊的藍海,它不僅涉及種植農業、設施農業、加工業、食品業、醫業、康養業等多種行業,也關乎個人和家庭的健康,關乎企業和社會的健康。
上一篇:酒業該如何應對政策調整
下一篇:臻語烘焙坊:將藝術與美味完美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