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16:10 瀏覽量:1940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四川訊(蔣雪 張倩)7月20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511億元,同比增長25.7%,進出口總額躍居全國綜保區第一。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外貿進出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成都進出口總額突破兩千億元。其中,成都高新綜保區上半年進出口總額占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0.5%,成為推動全省和全市外貿增長的主要力量。
“成都高新綜保區持續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通關時效居于全國綜保區前列。”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將緊抓“一帶一路”建設和四川推進內陸自貿試驗區建設契機,以“簡政集約、通關便利、安全高效”為原則,持續深化外貿供給側改革,推進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進出口總額躍居全國綜保區首位 占四川省六成
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多年來,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額長期穩居全國各綜保區前列。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511億元,超過昆山綜保區和新鄭綜保區,躍居全國綜保區首位。
作為四川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加工重鎮,成都高新綜保區也成為推動四川省、成都市外貿增長的主要力量,據成都海關統計,上半年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9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高于同期全國整體進出口增幅。成都上半年實現進出口值2162.9億元,同比增長26%。成都高新綜保區上半年進出口總額占四川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0.5%,拉動全省外貿增長15.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15.5億元,同比增長34.3%;進口695.5億元,同比增長17%。
“區內新項目的達產量產,拉動了外貿整體增長。”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英特爾“駿馬”項目實現量產,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成為綜保區內領軍企業,對進出口整體增長貢獻最大。此外,鴻富錦、戴爾等龍頭企業業務不斷增長,也很好地推動了全區進出口實現增長。
據介紹,成都高新綜保區重點發展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制造,晶圓制造及芯片封裝測試,電子元器件、精密機械加工以及生物制藥產業。截至目前,已吸引英特爾、德州儀器、富士康、戴爾、莫仕等世界500強及跨國企業入區發展。
深入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 政務效能全國領先
“通關時效對企業生產、運營有直接影響。” 鴻富錦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成都高新綜保區實施的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等系列通關便利化改革,讓企業感受到通關環境的巨大變化,通關時效有了質的飛躍。
“通關便利化程度,是營商環境的一面鏡子,通常反映一個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綜保區深入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以“優化流程,簡化手續”為突破口,深化“一簡一優”改革,積極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7×24小時”通關和“互聯網+企業注冊”服務,通關時效名列全國前茅。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全面啟動“千企服務”專項計劃。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實地走訪鴻富錦、戴爾、芯源等成都高新綜保區內企業,破解企業通關難題。“針對‘先進區、后報關’作業模式下,鴻富錦等企業深夜貨物抵港的通關問題,我們統籌協調成都海關、綜保區海關及口岸海關,并多次會同企業進行溝通和探討,最終采取口岸場站理貨、報關等措施,有效解決企業通關個性化需求,得到企業的一致認可。”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日前,成都召開對外開放大會,提出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建設通關便利示范城市,高水平打造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開放高地。該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提升綜保區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積極推動企業技術、產品、裝備升級,實現產業規模和水平始終保持在全國綜保區前列,助力成都高新區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成都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