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14:32 瀏覽量:28452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劉鵬飛是河北省沙河市橋東學區副校長,1999年參加工作,2004年7月入黨,20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不計得失地工作在教育第一線。2014年12月,劉鵬飛作為發起人之一,經民政局批準,組織成立了沙河市微力量公益協會,任支部委員會書記。疫情暴發以來,他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
記者見到劉鵬飛時,他正在河北省沙河市一隔離點,徒手運送被隔離人員的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我是黨員,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雖然不知道還需要做多久,但只要隔離點一天不撤,我就堅持每天清理。”
為了踐行自己的承諾,從2月1日開始,他便堅守在這里。
沙河全市共有6個隔離點,由于人手嚴重不足,被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堆滿了樓道,無人清理。劉鵬飛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率先請戰,帶領黨員及協會會員分包各個隔離點。經過醫務人員的培訓后,穿上隔離服,深入隔離區,將樓道內被隔離人員的醫療垃圾、生活垃圾裝袋,運送到一樓裝箱清運。
劉鵬飛(右)在抗疫一線忙碌
3天沒有清理的垃圾,裝了整整55袋,隔離區位于五樓、六樓,劉鵬飛一人要通過樓梯肩扛、手提,一袋袋運送到一樓,整整裝了15個醫療垃圾箱,工作到后期,他累得腿打起了哆嗦,肩膀疼得抬不起來。面對充滿感染危險的環境,劉鵬飛沒有懼怕,更沒有叫過苦叫過累。當他走出隔離區脫下隔離服時,衣服、頭發全都濕透了。
自2月2日起,為了有效阻止疫情蔓延擴散,沙河市區內各個路口、小區開始設卡戒嚴,橋東辦事處、褡褳辦事處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劉鵬飛組織并親自帶領30余名志愿者加入到檢測點的執勤當中,為出入小區的人員登記、量體溫,協助居委會入戶排查……從早到晚,辦事處所轄各社區到處都有劉鵬飛忙碌的身影。
在劉鵬飛的倡議下,協會克服了食材緊缺、物資不足等重重困難,組織志愿者動手做飯,每天為百余名一線疫情防疫工作人員提供午餐。劉鵬飛個人也為執勤人員捐贈了1000多元的物資,包括暖瓶、水、餐具等;組織協會會員和黨員干部籌集物資并帶頭捐款,為沙河市的環衛工人、供暖企業等捐贈口罩1.6萬余個。
而就在不久前,劉鵬飛的外婆病逝了,送走外婆后,他又驅車來到隔離點。他知道,為保證被隔離人員的健康,垃圾必須每天清理。30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疫情當前,刻不容緩,身為共產黨員的劉鵬飛勇挑重擔,不辱使命,勇于擔當,事事沖在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