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09:54 瀏覽量:14142 來源:經濟日報
短短十來天,王正璽已基本掌握蘭州牛肉拉面的技巧
3月13日,甘肅靖遠縣興隆鄉小川村村民王正璽趕到蘭州后,晚餐一口氣吃了3碗牛肉拉面。放下碗,這位40歲的貧困戶心里對脫貧有了底,他將通過45天的學習,練出一手做拉面的本領。
“這么好吃的牛肉面,開個店生意肯定好。”王正璽之前在青島的一家小飯館打工,從洗碗做起,慢慢學會了拌涼菜,每個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過完年,王正璽接到村干部的電話,告訴他省里要為貧困戶辦牛肉拉面培訓班,免費學習,還管吃管住。有餐飲行業從業經驗的王正璽沒有多考慮,立刻辭了工作回到家鄉。王正璽說,不能一輩子待在小飯館里拌涼菜,要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就得學一門真正的手藝。
甘肅商務廳副廳長任福康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有牛肉拉面館5萬多家,從業人數56萬人,年銷售額達166億元。為了推動“拉面經濟”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走出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拉面脫貧”之路,甘肅省商務廳與天津市商務委加強東西協作扶貧,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啟動了“百店千人”牛肉拉面扶貧行動計劃。
“在這里要學會拉面、煮肉、調湯,結業后如果找不到工作,學校和政府會推薦我們去天津的拉面館就業。”3月26日,記者見到王正璽時,他已經可以熟練地拉出幾種面型正宗的蘭州牛肉面,“自己不掏一分錢學手藝,當地政府部門連來蘭州的路費都幫我們出,這個培訓班就是給我們這些想學手藝的貧困戶定做的‘脫貧套餐’”。
在這個培訓班里,王正璽有80多位同學,都是來自甘肅各地的貧困戶。“原以為只有我們貧困戶才來學拉面手藝,沒想到這個學校里還有幾位拉面館的經營者。”王正璽空閑時會跟培訓班之外的其他學員交流,探討開面館的經驗,“我結業后先去別的面館工作,每個月至少有5000元的收入,有經驗了再自己開店,脫貧致富肯定沒問題”。
記者了解到,根據甘肅、天津商務部門的計劃,從2018年到2020年,雙方將用3年時間,每年在天津開不少于20家、其他城市不少于10家蘭州牛肉拉面館,解決1000名貧困人口就業。甘肅省商務廳將按照“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協會統籌、企業建店”的推進機制,以“免費培訓學員、獎勵補貼企業、貧困人口實現就業”的模式,在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40多個深度貧困鄉鎮開展牛肉面扶貧行動計劃。
“通過培訓,實現貧困戶技能立身、勞動致富,通過創業就業改變命運。”任福康表示,下一步,甘肅商務部門將根據貧困戶報名情況開展牛肉拉面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培訓,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