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15:25 瀏覽量:2245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為了進一步加強中美食品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及時掌握食品科技與產業發展的相關動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應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邀請,于7月15—19日赴美國芝加哥,參加了2018年美國食品科技學會年會暨展覽會。CIFST代表團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饒平凡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邵薇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教授,南開大學王碩教授,以及來自相關研究機構、企業、高校的代表組成。訪問期間,代表團一行還應邀參觀和訪問了雅培、基快富及麥當勞等企業的芝加哥總部,并進行深入交流。
CIFST代表團在IFT展會現場
瞄準未來 IFT年會暨展覽會聚焦創新、預判趨勢
食物供應鏈未來將面臨轉型
未來,產業轉型是以能源為基礎的。國家地理雜志原執行編輯Dennis Dimick指出,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食品供應鏈條,離不開能源。在傳統的礦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日趨耗竭的情況下,人類應該思考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如:當前低碳框架下如何保證食品供應與食品安全,在從礦物能源向新能源(尤其是太陽能)轉變過程中,如何使食品生產和供應實現“軟著陸”;礦物能源枯竭時,食品生產和供應過程中如何利用太陽能等。
對于我國,一方面要考慮如何實現食物供應過程中的低碳環保與安全,同時要為能源轉型所導致的食物未來供應的改變,做好遠期規劃。
未來應發揮好小型企業的作用
小企業往往會給人以產品質量令人堪憂,甚至假冒偽劣的印象。由于數目眾多,對小企業的管理也有很大的難度。此次芝加哥年會上,助理創業師Donna Rosa的發言令人耳目一新。他以“天才孕育在遠方”為題材,講述了一些小型創業公司以其模糊開發計劃,在解決食品供應安全問題方面做出的勇敢嘗試以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例如,烏干達特許經營的太陽能驅動的食品車,以及用簡單方式解決柬埔寨缺鐵性貧血。Donna Rosa建議,中國食品界亦應重視小型公司在未來的發展,在看到他們技術水平可能不高的現狀的同時,亦應重視他們在解決問題方面的靈活高效。
對于小企業,要加強引導,促進其與新科技的融合;打破常規,鼓勵有意義的創新,鼓勵其將精良的技術用于解決國內農村面臨的基礎問題,如營養不良,食品安全、儲存和運輸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鼓勵創新型企業發展
除學術方面之外,在激勵創新型企業發展方面,IFT亦有我國可學習借鑒之處。此次年會,IFT還舉辦了“食品顛覆性挑戰賽”。這是一項鼓勵企業創新的賽事,旨在幫助新興食品公司推進食品科技創新,進一步對全球食品供應產生積極影響。今年有6家公司:C-Fu Foods(針對昆蟲食品研發)、Inductive Intelligence(新型包裝材料)、Nebullam(提供人工智能高壓氣霧立體化栽培)、Renewal Mill(以豆類、蔬菜和水果的纖維、淀粉副產物生產高附加值的超級食品配料)、Rise Products(將生產啤酒過程中有機副產物大麥制成面粉)以及Re-Nuble(將食品肥料轉化為不含農藥、用于水培或土壤有機營養肥料),參與了此次賽事的角逐,優勝者將獲得25000美元的獎勵。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年來亦在鼓勵創新方面開展諸多工作,如連續10年與不同企業合作舉行大學生創新競賽,吸引全國百余所食品相關院校近萬名師生參與,共計3000余項創新產品計劃書榮獲獎勵。
營養與健康個性化解決方案將成趨勢
未來,追求個性化營養與健康或將迎來更大市場。BrandHive公司合伙人Jeff Hilton介紹了什么是個性化營養與健康,以及消費者定制個性化健康解決方案的原因。討論個性化營養對當今市場的重大意義,分析如何改變傳統健康觀念及新期望、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需求,并指出在此過程中,食品和飲料生產企業和營銷人員的重點工作。
在國內,伴隨人們健康觀念(包括身體和心理)不斷發展,以及國民營養計劃的持續推進,消費者在營養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對未來市場具有重要意義。Jeff Hilton提示業內人士需要調查、了解目前消費者對健康觀念的態度及期望,并通過與以往傳統健康觀念對比,發現新的個性化健康需求以及其變化的原因及規律,以期食品和飲料行業在此有所創新和突破。
美國食品標簽法規的制定及實施新進展
2016年5月20日,美國FDA發布公告,確定了最新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格式。這是美國經過兩年多的征求意見、反復討論等對營養標簽所做的一次較大程度的修訂。美國新的營養標簽將反映最新科學信息,包括飲食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關系,并將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好的食物選擇。
在標簽設計方面,一方面突出食品熱量和份的信息,方便消費者計算并控制攝取食物的總熱量,進而緩解社會的肥胖化現象。另一方面,增加腳注%DV的計算“基于每天攝入2000卡路里的人體均值”。在更新信息成分表信息和聲稱方面,要求將添加糖的含量標注到總糖含量之后,在營養標簽去除維生素A和維生素C,增加維生素D和鉀為必須標記的營養素,以及去除脂肪能量值的聲稱,以便消費者更加理性地攝入有益脂肪。此外,還調整了份的參考量,以及鈣,膳食纖維和維生素D等的%DV值。會議期間,還就轉基因生物(GMO)的標示、標簽中易引發糾紛的問題進行了為期2天的培訓。
分享“2018年全球10 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
本次IFT展會期間,市場調研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 展示了“2018年全球10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Innova根據其在全球范圍內對食品飲料發布動態和消費者研究預判,未來即將影響食品飲料行業發展的10大趨勢,值得所有食品飲料行業相關從業者參考:
1、注重選擇:去年全球近一半的食品飲料新品都帶有“更加有利”的宣稱;2、“輕”享受:反映出整個行業都在迎合消費者既想縱情享受,又想減少身體負擔的需求;3、存“粹”加工:天然的加工技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4、全面循環:越來越多的產品強調使用再循環材料或可能被丟棄的副產品;5、咖啡與茶:咖啡與茶的各種口味都在飲料之外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6、繽紛色彩:以食物顏色為賣點的食品和飲料的新品發布量一直在穩步增長;7、美味任享:由于消費者渴望在家里品嘗高品質的餐廳式菜肴,以美食為定位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商店的貨架上;8、零食迷你餐化:全球食品公司推出了大量以健康原料為特點的方便食品;9、海洋饋贈:海洋食品為零食和膳食成分增添了新的營養成分和鮮味;10、多樣選擇:品牌商通過打破思維框架的食品創新,試圖重振傳統的食品品類,比如,花生醬、番茄醬等。
Innova Market Insights 公司發布“2018年全球10 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
成果斐然 中美兩學會多年合作關系歷久彌新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與美國食品科技學會開啟了相關合作,并不斷深入。作為全球會員數量最多,涵蓋食品產業體量最大的兩個國家級學會,中美兩學會之間的深度溝通與合作為全球食品科技與產業界的發展做出了諸多貢獻。近20年來,兩學會在食品科技類刊物出版、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食品感官技術與高水平論文寫作培訓、中美學生創新競賽等方面開展了務實合作,取得了大量成果。本屆IFT年會期間,中國科學家與優秀學生代表的突出表現,亦再一次印證了中美兩學會多年來的牢固合作,在引領中美兩國食品界飛速發展與健康成長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家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周光宏教授榮獲 IFT 院士
在2018年IFT年會暨展覽會期間舉行的美國食品科技學會(IFT)新任院士頒獎儀式上,2000余名與會代表參加了頒獎典禮。本次當選的10名院士中7名來自美國,其余3名分別來自中國、英國和智利。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教授以其在肉品科學與加工技術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成為2018年唯一一位當選IFT院士的中國科學家。多年來,周光宏帶領團隊研發出冷卻肉品質控制關鍵技術,為我國肉類生產消費由熱鮮肉向冷卻肉的升級轉變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研發出傳統肉制品和低溫肉制品加工關鍵技術,為我國肉品加工技術進步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牽頭制定出系列國際及行業肉品質量標準,實現了我國由引進、參與到牽頭制定國際肉品標準的跨越。
美國食品科技學會院士(IFT Fellow)是國際食品界公認的食品領域最高榮譽之一,獲此殊榮必須是“在食品科學和技術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并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士”。遴選標準包括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成果的廣泛應用、行業領域的高度認可及領導才能等。美國食品科技學會每年會對來自全球被提名的食品專家進行嚴格篩選,最終評選出10位左右的院士。
IFT 主席Cindy Stewart 為周光宏教授(右)頒發美國食品科技學會院士證書
兩名中國大學生被選拔參加“IFT18 全球挑戰”學生活動
自2017年開始,經過中國食品科技學會與美國食品科技學會的反復磋商,中美兩學會的年度合作中增加了選拔優秀中國大學生代表赴美參加IFT學生活動的合作事宜。在原有選拔工作的基礎上,2018年3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啟動了赴美學生選拔的相關程序。通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組織和實施的“2018年全國食品專業學生英文演講比賽”,來自全國40余所高校的學生被推薦參賽,經過50多名學生的激烈角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貝嘉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碩士研究生呂志楊榮獲競賽一等獎,并獲得了代表中國赴美參賽的資格。
在“IFT18全球挑戰”學生活動中,來自7個國家的20多名參賽學生被分成4-5人的小組,活動主辦方對每組設置了特定案例,并要求每個小組圍繞主題展開討論。這個活動立足于食品行業現有的產品品類,要求參加者結合全球新近出現的生產和消費趨勢,對某一食品從產品配方、加工工藝、營養功能和感官變化等不同維度進行創新改進。兩名中國學生經過為期4天的學生活動,在專業知識、創新能力以及思維模式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此同時,兩名學生首次赴美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差異與沖擊,也使其進一步開闊了眼界,使得這段難得的經歷成為其人生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美兩學會高層正式會面并深入交流
CIFST代表團同美國食品科技學會高層舉行了正式會面,會議由IFT前主席Herbert Stone教授主持。代表團團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邵薇教授對IFT多年來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支持以及對本次會面所作出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謝。她指出,中美兩學會的合作近年來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加強在人才舉薦、青年人才培養與新技術交流與培訓等領域的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IFT首席執行官Christie Tarantino-Dean與IFT現任主席Cindy Stewart,IFT侯任主席Michele Perchonok對代表團一行來訪表示感謝,對于中美兩學會的穩定合作關系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會間,雙方圍繞中美食品界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合作展開討論,并就中美兩學會在刊物出版、培訓、會議、學生競賽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
2018 年IFT年會暨展覽會現場
交流與借鑒———CIFST代表團訪問雅培、基快富、麥當勞總部
訪問期間,代表團一行赴雅培芝加哥總部進行訪問,并同雅培營養全球研發副總裁Hakim Bouzamondo的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圍繞游離糖的風險評估、糖在營養食品中的作用以及全球添加糖的法規現狀等問題展開討論,并就未來在糖的研究與應用領域的相關合作交換意見。據悉,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自2017年開始與雅培中國研發中心共同設置了“食品營養與安全專項基金”,旨在引領食品營養與安全科學技術的創新和跨學科融合,推動中國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的進步。本次訪問,正是基于雙方在2018年的基金研究項目開展的。
隨后,代表團一行對基快富食品有限公司美國總部進行訪問,重視中國食品行業青年人才培養的基快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也是兩位中國學生代表赴美國之行的支持方。代表團參觀了整個粉狀調料的生產線和裝配線,了解了粉狀調料的生產流程以及工廠的服務范圍、生產能力、原料來源、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等內容。在參觀感官評定實驗室時,基快富研發人員介紹說,食品調味品需要滿足用戶的感官要求,因而感官評定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在基快富公司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基快富實驗室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包括儀器分析、少量復配、新技術支持與發展、肉制品模擬生產等等,足見企業內部對于研發與解決方案研究的復雜和嚴謹。
代表團一行參訪了坐落于芝加哥市中心的麥當勞總部。麥當勞全球質量部食品安全高級總監蔣綱女士帶領團隊迎接了代表團,邵薇秘書長首先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與公眾科普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全面介紹。在交流中,麥當勞質量安全團隊系統介紹了麥當勞全球質量安全戰略、供應鏈食品安全管理以及風險預防與危機應對方面的工作。隨后,雙方就麥當勞在食品安全管理文化、企業員工培訓以及法規標準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并參觀了麥當勞實驗室。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湖北產小龍蝦飛迪拜“鍍金”
下一篇:脫貧食用菌遍地開花 高質量發展破解產銷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