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09:28 瀏覽量:2010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提到餛飩,就不得不提它的老大哥——水餃。它們都是面皮包餡的美食,命運卻不同:水餃是速凍食品行業最大的品類,餛飩卻還沒全國知名品牌。
究其原因,除了與產品本身特性有關,主要是食品行業缺少專業、全自動的餛飩成型設備。而全自動元寶餛飩機的上市,或將改寫餛飩品類命運。
姚冰冰/文
現狀:半自動化用工多,制約餛飩品類發展
餛飩,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傳統美食,也是速凍食品行業近幾年關注度較高的一款產品。不少中小企業把餛飩作為主打,欲打造該品類第一品牌。
長治一公司總經理余燕江介紹,速凍餛飩從形狀上大致可分三類,北方比較常見的是元寶餛飩,顧名思義形似元寶;南方以官帽餛飩居多,包好之后,就像古代官員頭上戴的帽子;還有一種金魚餛飩,外觀類似金魚。
之所以沒有全國知名的速凍餛飩品牌,與缺少專業、全自動的餛飩成型設備有很大關系。
“餛飩生產目前仍是半自動化,一般是對餃子機進行改造,拿來生產餛飩。”余燕江介紹,應用最多的餃子機,根據成型原理不同分兩大類,一種以松川雷博的機型為代表,一種是長治凱興的機器。這兩種機器改進后生產餛飩,都需要人工整形,前者一臺機器需要4~5個人,后者則需要7~8人。
在缺人工、用工貴的今天,需要這么多人工,無疑是餛飩品類發展的一大限制,不少食品企業可能更愿意將資源匹配在高效率的生產線上。
關注:全自動元寶餛飩機上市,一秒成型效率高
余燕江表示,用餃子機改進后的設備去生產餛飩,需要人工整形,產品口感和傳統餛飩也有一定差距。
“從傳統工藝講,餛飩和餃子不僅在外觀、面皮和餡料上有差別,本身含水量也不同。餃子是含水量越高越好吃;而餛飩重湯,配上湯入口,要求含水量不能太高。工業化餃子的含水量在46%~47%,餛飩要求在40%~42%。”余燕江介紹,“低于這個數據,餛飩在速凍過程中面皮容易發干、發裂;含水量太高的話,面的口感較差。”
在他看來,優質的機制餛飩有四大特點,缺一不可——產品工藝沿襲傳統、含水量不能太高、皮厚薄適中、口感好。
如今全自動元寶餛飩機上市,實現了生產的全自動化,一秒鐘可以成型1次,每次出6個,整個生產過程不需要人工。“可根據用戶需求,生產不同規格和形狀的餛飩。產品規格調整后,效率也隨之變化。”余燕江說。目前,該設備已在某食品工廠試用,收獲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