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6 09:39 瀏覽量:2796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背靠長江三角洲的遼闊腹地,面向太平洋的廣闊海域,一千多個島嶼遍布其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了浙江舟山“東海魚倉”的美名。說起舟山,就不得不談到嵊泗。嵊泗縣又稱嵊泗列島,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大縣、陸域小縣,素有“一分島礁九九海”之說。嵊泗漁業資源豐富,是中國十大重點漁業縣之一,地處著名的舟山漁場中心,被稱為“東海魚倉”和“海上牧場”,盛產帶魚、大小黃魚、墨魚、鰻魚、鰳魚和蟹、蝦、貝、藻等500多種海洋生物。
在嵊泗,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嵊泗貽貝,舟山方言稱之為“淡菜”。“淡菜”這個在舟山人餐桌上絕對美味的存在,還有一個響當當的雅號:東海夫人!淡菜學名貽貝,別名海紅、紅蛤、殼菜。為什么叫淡菜?普遍的說法是淡菜在烹制的時候不用放鹽,新鮮淡菜在捕上之后,若暫不鮮吃,則可不加鹽晾干,所以江浙一帶把貽貝叫作淡菜。
嵊泗貽貝是嵊泗縣的特產,也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之一。嵊泗縣海域環境優越,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溫度適中,有利于海洋生物棲息,為嵊泗貽貝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嵊泗所產貽貝個大、肉肥、味鮮,營養豐富,為海鮮中的佳品。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嵊泗貽貝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聯系也更加緊密。
食用歷史悠久
據考證,采集野生貽貝供人類使用、交易,在嵊泗已有悠久的歷史。先民究竟是如何開始在嵊泗諸島上采貽貝的,雖然無明確史料可引述,但在當地,一直流傳著一則“貽貝和島猴”的傳說。
相傳在上古時期,島上的先民通過山上打獵采果和海邊捕魚捉蝦,就能維持生計,山里的猴子則依靠野果為食。后來受氣候變化影響,島上林木品種漸少,猴子們的食物驟減,發生了嚴重生存危機。于是,饑餓的猴群就從山林來到海岸邊,尋覓果腹的食物。最后猴子被先民們叫作貽貝的海貝吸引,開始抓食貽貝肉……這則“貽貝與島猴”的傳說,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民國初期,島上的老漁人、老樵夫,還看到猴子采食海礁上的貽貝時,因其爪尖被貽貝快速閉合的硬殼所夾,痛得“吱吱”直叫的情景。
到唐朝時,嵊泗貽貝制成的貽貝干就因質量上乘,被時稱翁山縣的舟山官府選作進貢朝廷的御供珍品,呈送京城,史稱“貢干”,歷代不衰。
到明代,嵊山、壁下山(即陳錢山、下巴山)等諸島上的貽貝采獲已具相當規模。同時,這些來自鎮海、奉化、象山等地的沿海漁民把經過加工的嵊泗貽貝干帶回了浙東沿海大陸乃至更遠的杭州和江西、江蘇、福建一帶銷售,使得嵊泗貽貝的清香遠飄四方。
營養美味并存
貽貝收獲后不易保存,歷來將其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由于淡菜所含的營養成分很豐富,其營養價值高于一般的貝類和魚、蝦、肉等,所以有人稱淡菜為“海中雞蛋”。貽貝產品可加工為淡菜干、鹵菜、冷凍貽貝肉、貽貝罐頭、貽貝湯汁等5類。
其中,將蒸煮后剝出的鮮貝肉烘干或曬干即成淡菜成品,一般在陽光下暴曬2—3天即可入庫,成品的含水量為10%左右。
在陰雨天氣,貝肉取出后不能加工干品,就把貝肉腌起來,即成鹵菜。
冷凍貽貝肉,是將鮮肉洗凈瀝去水分后裝在紙盒內,盒外包塑料薄膜,然后放入冷庫速凍保藏即可。經過冷凍后的鮮肉,在零下18℃—20℃可保藏1—2年,可根據食法加工成各種菜肴。
貽貝罐頭,罐頭制品可長期保存,便于運輸和組織出口,產品一般以原汁貽貝罐頭為主。
貽貝湯汁,在蒸煮貽貝開殼加工過程中流出的貽貝湯(淡菜露),含有大量可溶性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加工濃縮后,可煉成美味可口的調味品貽貝醬油。
市場潛力巨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一到冬汛,蘇、浙、閩、滬等省市的10多萬漁民,便駛船來此捕撈生產。入汛期間,著名的嵊山漁港萬船云集,桅檣如林,白晝魚市興隆,入夜漁火點點,堪稱海景一絕。黃龍的開洋、枸杞的貽貝、大洋及金平的海蜇皮、嵊山和枸杞的海蜒等,也都馳名中外,暢銷國內各地以及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等地。同時利用沿岸底棲魚蝦類資源和星羅棋布的島礁、港灣和灘涂,嵊山漁港又開辟場地,配置設施,大力發展新興的海洋產業。
嵊泗縣貽貝養殖始于1973年。當年從大連裝運紫貽貝苗種3000斤進行試養并獲得成功,后來通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在貽貝北苗南運、人工育苗、自然海區采苗、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斷進步,涉養鄉鎮達6個。
2001年,枸杞鄉被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命名為“貽貝之鄉”;2003年,嵊泗縣被評為省級萬畝貽貝產業化示范園區,2005年全縣貽貝養殖面積已達到16365畝,產量為48808噸。
2007年5月,“嵊泗貽貝”被國家商標局批準注冊,獲準使用“中國地理標志”。這也是我國海洋水產品首個使用地理標志集體商標。2010年5月,“嵊泗貽貝”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批準在韓國注冊成功,成為嵊泗縣首個在外國注冊成功的國際商標。
2019年,嵊泗厚殼貽貝養殖面積總計2萬畝,養殖產量達1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70%。2010年,中國漁業協會組織專家組實地考察了嵊泗縣貽貝養殖、加工及市場流通現狀等情況,并正式給嵊泗縣授了牌,使嵊泗成為首個“中國貽貝之鄉”。
值得一提的是,嵊泗是我國著名的列島型風景名勝區,以“碧海奇石,金沙漁火”為主要景觀特色,融海洋文化與海島民俗風情為一體,以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和科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列島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國家級海洋公園、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擁有著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
嵊泗縣港口資源十分豐富,島群之間互為屏障,各自環抱,自然形成了大小洋山、泗礁黃龍、綠華花鳥、嵊山枸杞4個深水港域,水深在-10 — -20米以上岸段、港灣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可利用深水岸線約5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