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09:28 瀏覽量:23544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楊釬釬 葉歌報道)10月26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今年以來該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全面“穩增長”格局,呈現“穩步復蘇、持續向好”發展態勢。1-9月,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83.1億元、增長8.0%。
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4012.8億元、增長8.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營利性服務業(不含科技服務業)營收增長25.6%。值得關注的是,1-9月,成都高新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858.6億元、增長29.6%。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連續29個月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
此外,作為經濟的力量載體,市場主體培育發展成效凸顯。1-9 月,成都高新區新增各類型市場主體 47801 戶、增長 27.9%,注冊資本 2086.4 億元、增長 25.2%。累計市場主體達到 22.1 萬戶,注冊資本 1.8 萬億元,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
“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圍繞本地轉化強鏈補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就地、高效轉化,促進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本土化。”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成都高新區著力引進全球領軍龍頭企業,三年來引進落地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重大項目27個。今年前10月,落地10個百億級項目。
“龍頭企業強力拉動,帶動電子信息產業快速增長,加速向四千億級邁進。”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9月,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4.6%。其中,英特爾、鴻富錦、戴爾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外貿進出口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奕斯偉高端板級封裝系統集成電路基地等項目的落地,則填補了成都高新區在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企業空白,進一步強化產業鏈。
今年,成都先導、苑東生物兩家企業相繼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1-9月,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97.2億元,同比增長12.8%;醫藥工業營收175.7億元,占成都市比重35.9%。
騰訊、百度、字節跳動、愛奇藝等頭部企業落戶的成都高新南區,正形成新經濟發展動力源。1-8 月,成都高新區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收 784.3 億元、增長 12.1%,較 1-5 月大幅提升 9.2 個百分點。其中,軟件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收增速達 30.8%。
“我們正圍繞頭部、重點企業,聚焦產業鏈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大力精準招引,打造完整產業鏈條。”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是“創新創業主體”,在加大招引力度的同時,也深耕產業培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最優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作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始終將產業培育作為“生命線工程”來落實。今年9月,成都高新區發布今年首批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共計485家(次)企業上榜,兌現資金7485萬元。早在2018年11月,成都高新區就重磅發布產業培育新政18條,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快速成長、瞪羚企業壯大規模、獨角獸企業提升效益、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行業整合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日前,《關于支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相繼出臺,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環境。
數據顯示,三年來,成都高新區新增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超過2.9萬家,實施高企倍增計劃,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500家。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企業近15萬家,科技型企業超5.5萬家,累計上市及過會企業42家,實現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98.2件。
打造高品質科創空間 構筑主導產業新的動力源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地區提出將力爭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中心。在此背景下,成都高新區正圍繞集聚創新人才、增強創新實力和推進成果轉化打造“創新陣地”,加速推進高能級科創載體建設。
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先后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6名、院士20名、國家高層次人才328名,人才總量達60.59萬人,人才競爭力排名全國第6。同時大力實施產業教授引育計劃,蓉歸派、海歸派、學院派、創客派“四派”人才引育計劃,創新團隊引育計劃,2020年已累計引進各類創新團隊669個,高層次“四派”人才企業215家,人才結構進一步完善。
如何通過發揮人才優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今年3月,成都市發布了《2020成都市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工作計劃》,提出要聚焦“5+5+1”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功能區的顯示度、集中度、辨識度和供應鏈區域配套率,今年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
科創空間既是產業基礎能力和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承載區,也是未來產業生態功能和新市民生活空間的集中展示區。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布局未來科創中心、AI創新中心、IC設計產業園等7個高品質科創空間。
其中,IC設計產業園以構建IC設計產業生態圈為戰略,已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建EDA設計、封測、人才培養、產業孵化等服務體系,同時設立IC設計專項產業基金,優化金融投資營商環境;生物科創園瞄準生物醫藥及高端器械領域,落戶成都瀚辰光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邁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36個科創企業,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創新機構;AI創新中心已聚集百度智能駕駛、快手直播電商全國總部、360物聯網安全全國總部等行業領軍企業,正計劃引入電子科技大學與中移成研院、新華三成都研究院等頭部企業共建5G與人工智能科創平臺。
為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活力,成都高新區聚焦構建“創新共同體”,深化校地院企協同創新。全國首創科技成果確權校地分享“事業合伙人”新理念,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建校企聯合技術合作平臺,已建立電子科大-京東方聯合創新研究院等平臺9個。在全國首次運用“撥改投”模式,與四川大學共建前沿醫學中心,已入駐高水平研究團隊22個,在研產品含23個1類新藥品種,引進魏于全院士團隊領銜的生物醫藥國際平行實驗室。
科創空間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創新成效凸顯。目前,聚焦重磅醫藥品種培育轉化,成都先導DNA編碼化合物合成與篩選技術填補我國乃至亞洲該領域空白;聚焦衛星導航技術應用轉化,振芯科技在北斗導航抗輻照應用領域居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以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為新起點,加快推進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構筑主導產業新的動力源,著力將五大產業功能區打造成支撐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全面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