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09:25 瀏覽量:1708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由中國微生物學會和四川省微生物學會主辦,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大學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2020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在10月23日在成都舉行,經過4天的專題學術會議和實地考察學習,本屆年會于10月26日圓滿收官。
10月24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成都金牛賓館大禮堂舉行,中國微生物學會秘書長東秀珠研究員主持開幕式,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鄧子新院士致大會開幕辭,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周利平女士,四川大學副校長侯太平教授,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教授分別致辭。
鄧子新院士致辭
侯太平副校長致辭
周利平副主席致辭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致辭
中國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徐志凱教授、張克勤教授和王磊教授出席了本次大會。來自全國400多個單位的1300余名微生物學工作者和會員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在大會開幕式之后,首先由國藥中生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葛永紅研究員做了題為“為生物制品事業奉獻一生的微生物學家——陳廷祚”的前輩事跡報告。
國藥中生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葛永紅研究員做前輩事跡報告
隨后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錢韋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許平教授和四川大學周學東教授分別做了題為“從SARS, MERS, SADS到COVID-19: 帶您了解蝙蝠冠狀病毒”、“病原細菌細胞受體組氨酸激酶感知寄主與環境的生物化學機制”、“微生物分解代謝小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機制”和“口腔微生物與全身健康”作了大會特邀報告。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做報告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錢韋研究員作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許平教授作報告
四川大學周學東教授作報告
10月24日晚上,在芙蓉樓二A報告廳,石正麗研究員以“蝙蝠病毒研究之心路歷程”為主題,跟與會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
石正麗研究員在“學者面對面”討論
本次學術年會圍繞“微生物與大健康”主題,設置了4個分會場主題,分別為:微生物資源與微生物組學、病原微生物與健康、環境微生物與環境生物技術、微生物生理代謝與合成生物學,有33位專家做了主旨報告并獲得主旨報告人證書,87位參會代表圍繞四個主題做了分會報告,會場交流互動非常熱烈。
經過一天半的報告和交流,共評出22位優秀學術交流報告人,分別是穆大帥、劉曉艷、姚長洪、常晶晶、彭顯、周英、李雨慶、柏銀蘭、吳頂峰、田懷玉、陳紫燕、于華莉、李濤、邢保山、孫煒寧、曾燕、譚高翼、李明、王連榮、曹靜靜、何進和黃嬌芳。在墻報交流中,殷超凡、陳永紅、顏飛、寧喚維和屠葉5位參會代表獲得優秀墻報獎。大會組委會給以上27位獲獎者頒發了證書和獎金。
本次大會增設了“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進展”和“微生物群體感應通訊系統及其利用”前沿熱點論壇,分別邀請了郭德銀、譚文杰、楊海濤、姜世勃、史瑞、陳娟、趙金存、秦成峰、張煉輝、何亞文、鄧音樂、陳紅、陳林旭、周佳暖和王琳淇15位專家學者圍繞前沿熱點進行了交流和研討。本次大會收集和編錄了論文摘要集,共編入440篇報告摘要、論文摘要和墻報摘要。
10月24日晚上,在金牛賓館俱樂部一樓西側廳小禮堂召開了中國微生物學會第十一屆第五次理事會會議、第九次常務理事會議和黨委會議。
10月26日,會議組織近100名參會代表參觀了成都生物城。
本次會議在主辦方的精心準備和各方力量的大力協助下圓滿結束。會議工作人員工作細致熱情周到,會議安排得井然有序,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贊譽。
年會進行期間,主辦方還同步在大會的會議廳外設置微生物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服務項目展示,提供參會代表相互學習交流合作。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辦公室、中國食品報聯合報道)
上一篇:郎酒千億征程吳家溝生態釀酒區支撐酒業強者硬實力
下一篇:聚力科技創新 成都高新區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