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09:12 瀏覽量:3000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近日,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接受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主編葉青專訪時表示,公司的總戰略都是圍繞 “為了人們的生活更美好”的宏偉愿景,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著“兩大主業、六大板塊、三個全球龍頭”的戰略目標。無論是 “十三五”雙綠色發展戰略,還是未來的“十四五”發展目標,通威股份正在規劃中穩步前行。
如果說過去30年,以通威為代表的農牧行業領軍企業已經解決了“量”的問題,那么未來30年和今后更長的時間,通威將繼續聚焦健康、安全的水產品細分領域,實現“質”的提升,打造中國乃至全球水產品領軍品牌。
“未來,通威將繼續打造和完善健康安全食品產業鏈,不斷適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努力培育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致力于將通威打造成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嚴虎表示,這也是通威股份農業板塊的愿景,鞏固公司全球水產飼料行業龍頭地位,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堅持飼料業務專業化和規模化并行。通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通威深知,做大的同時還必須“做強”。
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報道團隊
中國食品報:下個五年計劃,通威股份農業板塊的愿景、發展戰略和產業突破點在哪里?
嚴虎:2020年,通威股份繼續做強、做大雙主業業務。逐步實現了中短期發展規劃的打造高純晶硅世界一流龍頭企業地位、鞏固太陽能電池世界一流龍頭企業地位、鞏固水產飼料世界一流龍頭企業地位目標,并邁向長期發展目標:世界一流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運營商。
未來產業發展的突破點,在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安全食品供應商,鞏固公司全球水產飼料行業龍頭地位,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堅持飼料業務專業化和規模化并行。優化完善產業鏈,通過海外建廠、國內外并購等外延式發展和內生式增長,實現飼料產業穩定發展。基于公司水產飼料行業龍頭的養殖資源、渠道資源優勢,向下游深入拓展水產養殖,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產量。提升水產養殖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環保標準,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化漁業轉型升級,打造領先的全程可追溯安全水產品生產基地。
我認為,從終極戰略來說,就是長期戰略,打造世界級的安全食品供應商,第一是打造世界級安全食品,第二是打造世界級的光伏清潔能源綜合運營商。公司的中短期目標是做水產食品供應商,通威一直在路上,在堅持布局,從終極目標來說,通威目前第一重點是要以水產食品為主,光伏排在第二。
通威魚
中國食品報:如何規劃通威股份兩大主業的發展?
嚴虎:我們定制了通威股份三個中短期的戰略規劃:首先是要打造全球高純晶硅的龍頭地位,事實上,去年通威的產銷量已是世界第一位,產能世界第三位。通過十年的發展,我們公布了一個十年的投資規劃:首先“十四五”期間,在全球的市場達到40%份額。其次,是繼續鞏固已經取得的太陽能電池片的全球龍頭企業地位,在電池片行業我們已連續三年世界第一了,但目前是占到世界12%-15%的市場占有率,到十四五時期,我們有望做到30萬噸-40萬噸的硅料。第三是繼續鞏固水產飼料的全球龍頭地位。
另外,孵化目標也會成為未來“十五五”的一個戰略目標,在現代水產養殖,水產食品加工和貿易領域加快布局,逐步開始騰飛。
中國食品報:通威水產食品產業鏈現狀?通威水產系列品牌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嚴虎:作為水產行業的龍頭企業,通威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全、綠色的中國水產品第一品牌。公司已全面建立起從水產飼料生產、水產品養殖、水產品深加工,直供市場的交易到物流環節的水產全產業鏈。
為保障食品安全,通威三聯水產品交易中心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信息平臺,從養殖端到運輸終端,全程杜絕違禁藥品,采用控溫、增氧等技術,保障魚的鮮活品質,只配送全程質量可控的健康安全魚,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綠色的水產品。
從2017年起,通威水產公司及“魚老大”線上平臺,打通了養殖戶到批發市場交易的渠道,解決了養殖戶賣魚難的問題。全農惠公司及“全魚惠”線上平臺,打通了批發商到農貿市場、餐飲等的信息及交易的渠道,實現交易的自動化撮合。通威魚公司、“通威生活”平臺,打通了企業到消費者的渠道,滿足了中、高端消費者購買到安全放心水產品的需求。
在水產流通方面,通威股份向社會開放了信息化平臺探索,通威三聯水產品交易中心整合運營的APP魚老大、APP全魚惠、APP全農惠、APP通心粉四大線上平臺,已實現線上下單、線下配送,以及線下通威魚在成都500多個銷售終端點的所有資源,成為線上線下交易的中端平臺,搭建了養殖戶與市場的重要橋梁。我們完善了從養殖布局、品質標準、全程追溯體系來確保每一條魚都可以追溯,并都是安全可靠的。目前我們的“通威魚”“新太豐”“春源”“魚本家”等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和喜愛。
目前,“通威魚”系列品牌已布局廣東、江蘇、重慶、鄭州、湖南、福州、北京、上海等地。作為西南最大的專業化、智能化水產批發市場三聯水產品交易中心,數據可視化平臺顯示,水產品日流通量達150萬斤。
尤其是通威水產食品在深加工全面突破,通威(海南)水產食品的羅非魚加工和出口產品遍及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的 25個國家和地區,月出貨量100 余條柜。
中國食品報:您對食品產業發展和安全有什么建議?
嚴虎:全球疫情和中美貿易戰以后,國家出了兩個戰略,一個是糧食戰略,另外一個是生豬戰略。其實,水產養殖業,在所有動物產品里面,水產品是最好的動物蛋白源,轉換率高,糧食用的最少。而現在水產業還比較落后的,完全依賴于水資源和靠天吃飯,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傳統的像養豬一樣一家一戶的養殖方式,但未來的水產養殖業就會像今天的豬業養殖市場,一定有發展的風口。
我認為,中國在水產業的這個江湖很大,中國的水產品占了全球市場的1/3,養殖水產品占了全球的70%以上,中國的水產品將影響中國乃至全球。中國的水資源相當豐富,水產品的品種相對多,包括淡水的、海水的,以及不同的季節,不同區域養殖的差異很大。
通過5年或10年發展和一個洗牌過程,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就會跟今天的禽類養殖一樣有市場,但一定要走公司化、規模化、自動智能化養殖,才可能提高勞動效率,才有可能追溯全程產品的安全,才有可能確保產品的品質。
從目前水產業來看,近5年找不到一家水產養殖的上市公司,事實上,水產市場的未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需要很多探索,需要一個有眼光的探索,以及人們未來的消費方式也會也會得到很多改變。
通威一直在引領食品安全+綠色供應鏈理念,我認為,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要鼓勵、引導、扶持重點、核心、骨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以帶動和提升食品行業的現代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整體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同時,另一方面引導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消費意識和品牌消費意識,強化社會公眾在食品領域提升和促進食品安全。
尤其是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制度。比如,對追溯不到的食品源采取“倒逼終端”的反追溯手段嚴懲經營者,以確保管理流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