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4:29 瀏覽量:21384 來源:農民日報
“新型緩/控釋肥料與穩定肥料研制”項目利用植物油、農作物秸稈纖維素等天然可再生高分子材料制備了生物基聚氨酯緩控釋肥包膜材料,可替代40%-60%不可再生的石化類膜材;利用接枝增韌、交聯互穿等改性技術,改善生物基材料成膜質量及其微結構,制備了系列生物基緩控釋肥料產品,產品控釋期延長50%以上。創新了緩控釋肥質量在線監測和控制手段,利用不同膜材及厚度導致的產品色差特點,采用高速相機對物料顏色、位置和速度進行快速鑒別,通過PLC控制壓縮空氣將不合格產品剔除,提高了產品養分控釋精準性;研發了懸浮失重式雙帶稱物料投入系統,實現了皮帶秤聯鎖同步工作和在線零點校正,避免了投料階段性不均勻現象,提高了配料比例精度和配料質量;建立了集成雜質剔除裝備與原料精準計量系統的作物專用生物基緩控釋肥摻混工藝,實現產品綠色、自動化生產,綜合加工成本降低16%以上。該技術已在山東菏澤、泰安實現產業化,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為我國化肥減量增效提供了技術支撐。
上一篇:拉動農業科技的強力“引擎” ——關于我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的調查
下一篇:共同打造安徽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