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1:48 瀏覽量:16192 來源:農民日報
地處西北內陸的寧夏,雖然干旱少雨,但得益于黃河水的滋潤,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特色農業發展水平較高。近年來,寧夏積極探索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民族人文等比較優勢,不斷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交流與合作,建立了8個“中國-阿拉伯國家農業技術轉移中心”海外分中心,成為農業“走出去”的新載體。
自2015年被賦予“中國-阿拉伯國家農業技術轉移中心”職能以來,寧夏根據自身農業發展特點及對外開放需要,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寧夏農業對外開放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編制了寧夏農業對外開放規劃,建立了由16個部門組成的農業對外合作廳際聯席會議機制,制定了《中國-阿拉伯國家農業技術轉移中心海外分中心建設管理辦法(試行)》,不斷鞏固提升農業技術轉移中心海外分中心建設水平,打造促進寧夏乃至全國農業對外交流合作的平臺,加快特色優勢農業“走出去”步伐。
各海外分中心結合所在國家農業資源條件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畜牧養殖、蔬菜栽培、作物制種、牧草種植、農產品深加工、農機裝備等方面的技術集成示范。毛里塔尼亞海外分中心依托中毛畜牧示范中心,以畜牧技術合作為切入點,開展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260例,開創了毛里塔尼亞奶牛胚胎移植的先河。通過示范帶動,其他農業合作領域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共篩選出21個優質牧草、7個瓜菜、4個熱帶水果品種,建成畜牧技術和農機裝備展示廳兩座。利用此平臺,推動了山東東阿阿膠集團參與毛驢屠宰加工及相關制品項目建設,帶動寧夏企業投資魚粉及飼料加工領域,促進寧夏稻米種植企業在塞內加爾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建設,為寧夏及國內其他省(區、市)政府部門、企業在當地開展專業考察、投資洽談、信息咨詢提供了有效服務。
約旦海外分中心依托寧夏種業企業,在約旦河谷地區與當地企業合作開展寧夏優質蔬菜品種試驗示范,雙方合作開展了7大類300多個品種的蔬菜種子試驗示范,舉辦多期寧夏優質蔬菜種子研討對接及現場展示觀摩會,吸引了中東地區種業企業的踴躍參與。通過這個平臺,寧夏優質蔬菜種子銷售擴大到了中亞、中東以及非洲等區域的15個國家和地區,為蔬菜產業發展拓寬了國際市場。
海外中心通過強化技術轉移,有效提升了國際影響力。烏茲別克斯坦海外分中心重點開展高效農業栽培新技術示范推廣,利用連棟塑料大棚潮汐槽式栽培、水肥一體化、新材料保溫系統,展示推廣番茄、黃瓜保護地生產技術。吉爾吉斯斯坦海外分中心在距離首都比什凱克30公里處擁有300畝農業用地,主要開展設施農業、肉牛育肥、水產養殖等農業技術試驗示范,派遣專家實地考察并編制了《中國(寧夏)-吉爾吉斯斯坦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基地建設規劃》,先期將重點開展設施農業溫棚菜、冬季蔬菜等種植技術試驗示范,提升產品在中亞、俄羅斯市場的競爭力。肯尼亞海外分中心以蛋雞、桑蠶、肉牛為主線,重點開展家禽標準化養殖和禽病綜合防控技術示范推廣,聯合內羅畢大學、謝諾中非基金公司以產學研聯合方式開展合作,促進中非畜牧業發展與交流。
海外中心不斷拓展營銷渠道,有效促進特色優質農產品貿易。巴基斯坦海外分中心重點開展寧夏特色農產品伊斯蘭堡展館和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建設,展示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及先進農機裝備,借助新媒體、網絡商城等新方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輻射帶動與周邊國家的農業貿易合作。摩洛哥海外分中心重點開展生產基地、銷售平臺、儲藏倉庫建設,逐步拓寬水產品生產加工貿易、糧食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蒙古海外分中心重點以羊絨貿易為依托,逐步開拓其他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
近年來,海外分中心圍繞農業關鍵技術、人員培訓、隊伍建設、技術裝備等領域,以展覽展示、對接交流、現場觀摩培訓等多種途徑和形式,積極融入當地農業綜合開發。先后派出14名畜牧、園藝、牧草、水果、水稻等領域專家赴海外分中心所在地開展技術指導,成效顯著。在毛里塔尼亞開展飼草料種植、畜牧養殖、草畜工程機械等實用技術培訓共10期142人次,在約旦邀請中東地區70多家種業公司參與蔬菜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和技術培訓,舉辦現場觀摩會4次。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高效農業栽培技術示范推廣,舉辦現代農業新技術交流研討會3次、農業機械展示培訓兩期50人次,并參與當地國家展會,加快了國內先進實用技術的轉移。
上一篇:攜手推進中非農業現代化發展 ——2020年中非農業合作工作會觀察
下一篇:“一帶一路”國家海水養殖技術培訓班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