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09:05 瀏覽量:1517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1月25日,記者獲悉,2020年成都高新區148家電子信息規上工業企業全年累計實現產值3776.89億元,同比增長13.56%,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2.5%。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體現著成都高新區為企業解難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動作為。在1月14日華為成研所2020年合作伙伴頒獎典禮上,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獲得華為成都研究所最佳合作伙伴稱號。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以來,圍繞國家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總體布局,成都高新區正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為主線,加快完善電子信息芯屏端網四大產業生態。目前,成都高新區擁有英特爾、德州儀器、京東方、華為、富士康等龍頭企業,已形成了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制造到軟件服務的全產業鏈條。
創新企業服務 試點政策“免申報”兌現
2020年是德州儀器成都制造基地落地成都的第十年。十年以來,德州儀器持續增加在成都制造基地的投資,逐步將成都高新區建設成為德州儀器唯一集晶圓制造、凸點加工、封裝測試和晶圓測試于一體的制造基地,是德州儀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談及當初將中國大陸的首個晶圓廠落戶成都高新區的原因,德州儀器成都公司總經理陳泰祥表示,“成都高新區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重要承載區,在平臺服務、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基礎配套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有著強大的基礎與優勢。”
10年里,德州儀器感受到成都政務服務的專業性。“特別今年新冠疫情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的情況下,正常的生產貿易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高新區在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的同時,積極安排部署各項防疫措施,確保了企業的平穩生產,讓我們的產值再創新高。”陳泰祥說。
不僅如此,成都高新區大膽創新,想辦法為企業減負。“在對外經貿領域,成都高新區率先試點探索政策‘免申報’兌現機制,免除企業申報需提交的工商、稅務及大量業務單證等各種申報材料,變‘企業申報’為‘主動送政策’,為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政策兌現機制。”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德州儀器是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英特爾成都工廠加大研發投入,已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時更新封測設備及技術工藝,進一步鞏固了成都工廠在英特爾全球晶圓預處理和高端封測環節的技術優勢,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京東方投資百億在成都高新區打造智慧創新中心項目,預計2026年實現全面穩定運轉,年申請專利可達3000多項,為打造光電顯示產業生態圈注入新動能;富士康加快轉型,與電子科技大學成立IAI工業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并與中國電信達成“5G+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已上報世界經濟論壇“世界燈塔工廠”評選,有望成為全球第45家、全國第13家、成都高新區繼西門子工廠后的第2家“燈塔工廠”……
從吸引企業“扎堆”到注重創新要素“扎根”,成都高新區正在營造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我們將圍繞頭部企業聚點成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吸引配套企業入駐,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該負責人表示。
激活新增量新動能 培育一批瞪羚企業
在成都高新西區所在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不僅有京東方、富士康等一批頭部企業,還沉淀了一批優秀的中小科技型生產企業。這些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普遍具備“專注細分領域、研發生產并重、側重硬核科技”的特點,且大多具有電子科大等科研院所背景,集聚一大批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強的人才,是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創新發展的重要活力源泉。
成都納能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能微”)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納能微是一家由海歸人才牽頭的高科技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專注于集成電路IP核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和持續創新,擁有國產先進工藝數模混合高速SERDES IP核等多項核心技術,已經為大量國內外客戶完成了十余類集成電路IP核的設計開發與流片驗證。不久前,企業剛剛入選2020年四川省第二批瞪羚企業。
“成都高新區的企業扶持政策全面立體、實用,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我們成立初期享受到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房租補貼、創業啟動資金等。經過幾年發展,年研發投入過千萬元,又獲得了研發投入補貼。此外,成都高新區的人才政策,也吸引著不同層次的人才流向高新區,助力企業招人留人。”納能微行政總監陳利君說。
據悉,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業,已在國內率先完成國內14nm工藝SERDES IP核的流片驗證,近三年的產值增速均超過100%,近兩年企業人員數量也在翻番。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電子信息功能區高成長性中小企業主要集中于‘芯屏端網’細分領域,研發投入占比基本超過5%,均有多項發明專利,在行業內建立了競爭優勢,正加快成長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針對這些企業,我們將鞏固和加強與傳統創新平臺的合作,在優化政策、產業載體、金融支持等方面進行支持,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養瞪羚企業,激活新增量新動能。”
據悉,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共有40家電子信息類企業被認定為高新區首次瞪羚企業,19家企業被認定為連續瞪羚企業。
中國食品報四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