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08:40 瀏覽量:13231 來源:食品網
“四川食品產業安全發展”系列報道①食品成都造
成都食品:著眼三品戰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食品報經濟觀察報道(付鵬程 黃照 李長江)
作為四川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5+1”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食品飲料產業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近年來,四川經濟和信息化系統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推進萬億食品飲料產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食品飲料產業新優勢、新動能,全省食品飲料產業總體呈現穩中加快發展態勢。
為提高四川食品產業發展中的安全保障能力,6月29日,四川省經信系統在成都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暨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培訓會。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市(州)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處室、部分食品飲料產業重點企業負責人共150余人參加會議。
馮錦花對四川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給予肯定,并指出,要牢固樹立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進一步加強食品工業行業管理,把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下更大決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值得關注的是,會上,成都市、宜賓市、遂寧市和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以及食品企業成都市新興糧油有限公司、四川雄健實業有限公司、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代表再會上作交流發言。
中國食品報作為服務賦能食品全產業鏈的行業主流媒體,連續多年對四川省經信系統食品產業會議作報道,產生了積極廣泛影響。本期推出“四川食品產業安全發展系列報道”,供行業共同學習借鑒。
近年來,成都市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圍繞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食品安全隱患和風險點管控等工作,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全面提升了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現代化水平。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綠色食品處處長萬中勇在會上作交流發言時介紹,截止目前,成都市食品工業企業2198家,其中規上企業389家,參加誠信體系培訓的企業人數累計達5000余人次。2020年,成都市規模以上綠色食品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5.7億元,實現利稅394.8億元。今年1-4月,389戶規上綠色食品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92.7億元,同比增長21.7%。
成都市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的四點做法:
健全監管體系,壓實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制定下發《成都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點》,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壓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推動工作創新,與成都市衛健委、市場監督局等部門每半年開展一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會商,協同構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緊盯重點時節,加強安全隱患排查。今年分別安排部署了歲末年初安全生產檢查、兩會期間的安全生產檢查和“迎大慶·防風險·保安全”專項行動及食鹽市場執法檢查等工作。組織全市食品企業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新津、邛崍等區縣也專門召開工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會,確保成都市工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抓好疫情防控,確保冷鏈食品安全。下發《關于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的通告》《成都市關于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市領導定期召開疫情工作調度會,分析研究疫情工作。成立疫情防控聯合工作組,多次開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大巡查,督促指導冷鏈食品企業落實“三專、三證、四不”要求,進一步筑牢成都市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控防線。
著眼三品戰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在郫都召開食品企業數字化改造現場會,支持水井坊、新華西乳業等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建設,引導食品企業向智能化、清潔化生產轉型。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郫縣豆瓣產業技術研究院、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究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鼓勵食品工業企業加大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研發和應用,提高企業生產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下一步,成都市將繼續做好食品企業特別是食品小企業的排查整治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按照成都市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相關要求,督促食品企業做好創建迎檢準備工作。
組織食品工業企業開展誠信體系建設培訓,持續提升企業誠信意識和守法水平。實施三品戰略,全力推進成都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食品工業企業智能化、清潔化生產水平,提高企業的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