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0:26 瀏覽量:1217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今年以來,湖北省荊州市市場監管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根據本地傳統特色產業的現狀,適時放寬和調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性政策,按照“取締一批、規范一批、轉型壯大一批”的思路,大力發展地方傳統特色小作坊產業效果明顯。
調整目錄促發展
荊州在去年年底之前,初步統計共有各類小作坊440家,對保障當地群眾實際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條件環境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小作坊存在“小、散、亂”等問題,急需整治規范。2017年原荊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訂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性目錄,豆制品、米酒、米粉、面條等均被納入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目錄之中,符合條件的小作坊不能生產、無證小作坊屢禁不止,對此社會各界呼聲較高。機構改革整合后,監利市、公安縣兩地的檢察機關先后提出檢察建議,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對小作坊進行整治規范。市司法局(法制辦)也要求市場監管部門重新制定既尊重傳統、滿足需求、合理合規,又保證安全、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荊州市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目錄。
荊州市市場監管局以荊州市委開展的“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大討論主題活動為契機,從清理規范性文件入手,于今年元月開始反復征求系統內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針對意見分歧較大的問題,即豆制品是否納入禁止性目錄,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開展專項檢驗,對小作坊生產的食品,產品送到荊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進行專項檢驗。針對檢驗結果,組織各業務科室、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城區各局等相關負責人分別從抽檢、風險評估、日常監管等不同維度,開展了專題論證。在法規科對調整《目錄》做了合法性審查的基礎上,于今年4月30日報請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市司法局對調整《目錄》,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了聯合審查通過。5月12日,該局印發了《荊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的通知》,擴大了小作坊規范生產加工項目,將具有傳統特色、消費面廣、老百姓認可度高且安全風險較低的米酒、豆制品、米粉、面條等從禁止性目錄中刪除。
放寬目錄解民憂
一個小作坊的背后,往往就是一個或多個家庭的生計。新的小作坊禁止加工目錄出臺后,荊州市場監管局將基礎條件好、發展意愿強的市場主體,通過市場監管部門指導改進生產條件、優化生產工藝、規范管理流程后,辦理小作坊加工許可證,截至目前,該局辦理食品加工小作坊證538個。對于不符合條件的小作坊,也不是一關了之,牽線搭橋,促成其與龍頭企業合作,轉型成為龍頭企業的專營經銷商,共同發展,截至目前轉型為食品經營許可的41個。對臟亂差且不愿改造的,堅決取締,截至目前取締臟亂差無證小作坊245家。
靠前服務暖民心
荊州市市場監管局結合抓整治抓創建,指導推進小作坊生產條件再提高、生產工藝再優化、管理流程再規范。使一批食品加工小作坊在規范中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轉型升級。2020年荊州就啟動了“食品加工小作坊轉型升級提質壯大二年行動”,今年是收官之年。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抓整治促規范,抓示范促規范上下功夫,收到了明顯效果。監利市以酒類釀造為主的備案食品加工小作坊98個,按照“取締一批、規范一批、轉型壯大一批”的思路,共關停“小灶酒”41家,責令限期整改小作坊116家,基本達到取得生產許可證條件小作坊7家。公安縣局組織全縣89家白酒小作坊業主代表召開了全縣白酒小作坊提檔升級暨行業自律工作現場會,現場觀摩學習勇泰酒坊,現場指導白酒小作坊建設、生產和儲存規范,使全縣所有白酒小作坊業主學到了真經,有力地促進了規范發展。
荊州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傳統特色,充分挖掘荊州美食文化價值,提高地方特色小作坊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米酒、面塊是荊州一大特色,荊州區市場監管局幫助轄區內小作坊方充分利用有限加工空間,優化傳統制作工藝,引導以更美的環境、高標準新建生產加工廠房,達到硬件升級、軟件完善、場所整潔、管理規范的示范標準。公安一家名為夾竹園豆腐的小作坊,深受消費者喜愛,在公安縣市場監管局幫助引導下,另選新址修建,于今年6月升級為湖北省公安縣葉老幺豆制品有限公司,7月申請了“夾竹園葉老幺”商標注冊,憑借良好的口感和品質,開通線上銷售渠道,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方式,豆制品從以前的公安15個鄉鎮到現在的荊州、石首、江陵、澧縣等省內外市場。日產量從以前的0.3噸增加到現在的7.5噸,日銷售額從以前的0.6萬元增至如今的15萬元左右。
為大力推進小作坊優化組合,荊州沙市區市場監管局指導八月空間的特色糕點小作坊,按照企業生產標準,新建300多平方米的加工場所,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經營模式從零售轉為批發兼零售,年產量和銷售額在原有基礎上翻3倍以上。江陵縣指導幫扶26家“大桶水”、豆制品和面條、米粉小作坊整合轉型,升級為4家食品生產企業。
對標龍頭健全制度
為了規范管理提品質,荊州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了肉制品、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2021—2023年),引導轉型升級的食品生產企業對標大型龍頭食品企業,完善內部管理,督促大型食品企業建立原輔料供應商審核制度,建立完善從原輔料進廠、食品配方、生產控制、食品添加劑使用及管理、產成品檢驗、產品銷售等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監督大型食品生產企業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全市已有ISO9000、HACCP(或ISO22000)系列體系認證企業45家。湖北旭樂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在荊州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幫助下,全面實施了FSSC22000、HACCP質量管理,全體員工通過培訓學習,嚴格按照工作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技術標準化運行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根據袋面日期在系統內追溯到原料、輔料、內包材、外包材及對應生產日期的所有信息,全面實行數據信息化,目前該公司是良品6大核心供應商之一,年產值約1.2億元。
截至目前,荊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538家,小作坊轉型為食品生產企業的20家,督促整改規范了145家,取締了245家,成為專營經銷商41家,保障了當地群眾生活需求,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上一篇:一芳田童趣農莊創建循環種養結合農業模式
下一篇:國家市監總局限制酒類等過度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