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12:03 瀏覽量:1297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北緯45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擁有著享譽世界的“黃金奶道”和全球“玉米黃金帶”,是世界三大黑土層之一,黑土層平均厚度達70公分,可謂物華天寶。這一片富饒的土地,年產糧食超40億斤,果蔬滿園,雞牛滿圈,物產豐饒。這片熱土就是黑龍江的南大門——哈爾濱市雙城區。
提起雙城的優勢,雙城人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雙城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去年糧食總產達到43.3億斤。還是全國牛奶生產第一縣(區)、食品工業百強縣(區)、食品工業十大發展特色縣(區)、國家新型工業化食品示范基地、全國首批“百縣百品”農產品上行十佳縣(區)、全省放心食品產業城,躋身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區)、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和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區)行列。
許多人知道娃哈哈、完達山、匯源果汁、哈肉聯、旺旺食品等名牌商品和企業,但未必知道這些企業與雙城人之間的故事;或許也知道火遍大江南北的“老村長”“龍江家園”“喜豐收烤醋”,但未必知道這些知名品牌是雙城土生土長的。
這些食品企業在雙城這塊寶地上落戶扎根,開枝散葉,如今已經形成了規??捎^的食品產業集群,成為雙城區經濟的強壯筋骨。
而這一切,離不開雙城區委區政府“現代農業興區,食品產業強區”的戰略發展規劃,更離不開一產農業的強力支撐。雙城區食品產業的崛起,用雙城區委書記李洪銘的話說是在“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探索實踐中形成的獨有的雙城特色。
發揮優勢,長袖善舞,走出現代農業新路,作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這是雙城人的共識。雙城區委書記李洪銘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現代農業的發展,雙城區要全面樹立經營農業的理念,堅持一二三產融合聯動,努力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積極探索新時代雙城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雙城區區長劉志成在西官鎮設施蔬菜園調研
雙城區區長劉志成指出,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隨著“現代農業興區、食品產業強區”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食品主導產業地位將更加牢固,雙城在產業結構上必將實現一二三產全面融合,真正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產業富農。
綠色農業、經營農業、三產融合聯動等理念正在雙城區轉化為實踐,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穩步推進,一產的優勢為二產三產的發展夯實了基礎,為雙城“食品產業強區”的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雙城是著名的玉米產區,正是通過“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變原糧、原料為食品、商品,全區200萬噸玉米為酒業和畜牧業的強力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延攬世界及國內知名食品產業品牌入駐雙城上,雙城人可謂下足了功夫,用盡了心血。各種硬件軟件的建設、優惠政策的制定、強力服務保障措施的出臺等,就像栽下的一棵棵梧桐樹,枝繁葉茂,引來了八方鳳凰前來棲息。
其實,這些著名的食品品牌企業落戶雙城看重的不僅僅是各種優惠政策和園區建設,更是雙城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豐厚的資源優勢,看中的是雙城人為家鄉富強而不斷奮斗、不懈努力的赤子之心。為了把娃哈哈引進雙城投資建廠,當年的老書記七下江南,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終于感動了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這位從不在縣區投資的老總親自來到雙城考察,當即拍板投資建廠,當年8月開始建廠,來年1月娃哈哈乳品飲料產品出廠上架。這樣的建設生產速度令宗慶后十分吃驚,也對雙城人的傾心投入十分感動。此后,他幾乎每年都要到雙城分公司來考察一次,每一次都要到政府去坐一坐,就像走親戚一般。這樣的故事雙城人都能說上很多,其實,在招商工作中,雙城人的投入與付出又豈止幾個故事能說得清。
于是,娃哈哈、完達山、旺旺、匯源果汁、哈肉聯等1456戶食品企業接踵而來,這其中有國際國內500強企業20戶、國內外知名品牌55個、“中華老字號”2個。去年以來,雙城先后引進了投資20億元的海峽兩岸綠色食品產業園、鴻洋農業素食大豆深加工、漢洋食用菌加工等龍頭企業,用龍頭企業補齊短板,帶動產業發展。八方賓朋攜春至,傲雪寒梅香自來。雙城“政府搭臺、企業主體、農民受益、共享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已經形成。在這樣利于企業成長發展的大環境里,雙城自己土生土長的“親孩子”也嶄露頭角,茁壯成長。十幾年前還是小作坊水平的老村長、花園白酒、龍江家園、盛龍酒精、喜豐收烤醋等本土糧食深加工企業在家鄉沃土的滋養下競相發展,2017年,全區稅收超億元的企業中,雙城本土食品企業四占其三,這是令人驚嘆又令人贊嘆的可喜成績。
如今,雙城區食品產業已形成了乳、酒、肉、蛋、飲品、調味品、休閑食品、綠色有機蔬菜等八大食品產業集群,全區食品工業產值近500億元,占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產值的四分之一。
食品企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雙城一產農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龍頭企業在投資實力、產品研發、營銷渠道、物流資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龍頭企業與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聯合,有力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加快傳統農業轉型。雙城以老村長、盛龍酒精、龍江家園為重點的酒類企業,帶動建成玉米原料基地近80萬畝,年消耗玉米達100萬噸以上,有效實現了糧食的轉化增值。奶業是雙城的支柱產業,正是憑借完達山等乳品企業的拉動,雙城由過去最多時3.5萬奶戶,發展到現在141個奶牛規模場區,實現了由奶牛散養向規模經營的轉型。龍江家園是以高粱為原料的釀酒企業,今年這家企業從農民手里流轉了5000畝土地專門種植紅高粱,企業負責人自豪地說,等秋天來了,我們不僅有了充足的生產原料,還可以發展休閑觀光,請城里人來賞一望無際的紅高粱,喝醇美勁道的高粱酒。
食品產業的紅紅火火也帶動了三產的有機融合,去年以來,雙城通過與倍豐集團、中國綠盟、益助果蔬等合作,先后建設了單城鎮中福水稻基地、勝豐鎮國昌蔬菜基地、幸福蔬菜基地,基本形成了龍頭帶基地的全域化格局,形成了“玉米+老村長”“生豬+大眾肉聯”“肉牛+天順源”“肉鴨+興潤”“蛋禽+新勝市場”等三產融合典范。圍繞滿足老村長酒業等龍頭企業原料需求,探索企業與合作社和農戶簽訂訂單,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延長產業鏈條。
未來,雙城區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將發展到270萬畝以上,“三品一標”認證率將達到85%以上,率先建成全國“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