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12:06 瀏覽量:2576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4月18日,2018第十屆中國(滕州)馬鈴薯科技文化節在山東省滕州市開幕,旨在按照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總體要求,努力推進“百萬畝規模”“百億元產值”“百年品牌”馬鈴薯產業“三百”工程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滕州馬鈴薯產業,著力打造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的風向標。
滕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廣憲與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李振中(右)簽訂“中國食品名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與往年相比,本屆馬鈴薯科技文化節規模大、層次高、內容豐富、合作成果豐碩。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及眾多單位的專家學者、全國馬鈴薯主產區100余名農業局長參加。
本屆馬鈴薯科技文化節主展館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統籌劃分為馬鈴薯產業科技文化展區、地方特色農產品展區、農業生產資料展區、馬鈴薯機械展區、新型職業農民書畫攝影作品展區、園藝花卉展區等6大展區,1000多個展位,邀請各地農資、種薯、社會化服務等各類參展客商500余人,主展會持續時間達到3天以上,后期活動持續10天以上,開幕當天參觀人數超過兩萬人次。本屆文化節期間,成功舉辦了馬鈴薯主題展會、全國馬鈴薯主產區百名農業局長論壇、山東省馬鈴薯規模生產和效益產區評比頒獎、馬鈴薯形象代言人大賽、馬鈴薯高效種植現場觀摩、馬鈴薯主食加工園區參觀等系列主題活動。
滕州市以節會為平臺,加大招商力度,積極做好產業合作項目的洽談對接,滕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食品報社簽訂“中國食品名市”共建戰略合作協議,與山東泰宇種業簽訂馬鈴薯新品種繁育推廣及產業化開發合作協議,與臺灣財稅金融文教基金會簽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合作協議,與中國薯網簽訂中國(滕州)馬鈴薯大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合作協議,簽訂一批馬鈴薯購銷協議,為滕州馬鈴薯產業發展持續注入生機和動力。
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李振中表示,中國食品報社作為食品行業權威媒體,具有政策、資源和人才等多方面優勢,與滕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國食品名市”,將推進滕州市食品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將農業優勢轉化為食品工業發展優勢,圍繞全產業鏈發展,優化升級、提質增效。
滕州市將依托農業農村部部規劃設計院、中國農科院等產業規劃權威機構,編制完成滕州馬鈴薯產業5年發展規劃。著力加強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加工流通、產品營銷、品牌培育和文化創意等六大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百萬畝規模”“百億元產值”“百年品牌”的馬鈴薯產業“三百”工程。加快把滕州建設成為全國馬鈴薯科技研發、良種集散、物流倉儲、價格形成、信息匯集中心,著力打造國家馬鈴薯產業融合示范區和產業核心聚集區,示范引領全省、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
據介紹,滕州是中國馬鈴薯之鄉,種植歷史悠久、栽培技術先進、高產高效生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是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的風向標。滕州馬鈴薯具備品質優良、技術先進、標準生產、產銷銜接、服務暢通等優勢特點,先后獲得中國馬鈴薯之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原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入選中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等榮譽名片。
近年來,滕州積極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品種不斷優化。加強育種研究,篩選出10多個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新品種。二是主食產品不斷增多。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創建了一批馬鈴薯主食加工企業,已研究馬鈴薯主食產品300余種,饅頭、面條等傳統大眾型主食產品中馬鈴薯粉占比顯著提高,休閑時尚健康產品種類不斷豐富。三是文化宣傳氛圍日益濃厚。馬鈴薯文化展、文化宣傳叢書、主題公園等活動,讓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高。
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對于破解農業發展瓶頸、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引領農業綠色發展、帶動脫貧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滕州已在多方面加強馬鈴薯產業規劃。
優化區域布局 綜合考慮各地水土資源條件、農業區劃特點、生產技術條件和增產潛力等因素,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分區分類指導、突出重點領域的原則,優化生產布局。
推進科技創新 加強馬鈴薯種質資源引進,推進育種方法創新,加快品種改良,完善質量控制體系,推廣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提高生產科技水平和質量效益。打造一批馬鈴薯主食加工龍頭企業,研發節能處理、發酵熟化、蒸煮烘焙等主食加工技術和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設備,開發主食產品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延伸產業鏈條 以消費需求為引領,開發多元化主食產品,大力推進饅頭、米粉、面包等傳統大眾型主食產品開發,因地制宜推進馬鈴薯煎餅、年糕等地域特色型主食產品開發,積極推進馬鈴薯條、薯片等休閑及功能型主食產品開發。利用“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優勢,使馬鈴薯特色小吃走向市場。提高以馬鈴薯為主的特色文化,通過農業、旅游、文化的結合,不斷提升馬鈴薯產業內涵。 本報記者 王鑄金 姜非非 通訊員 魏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