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10:35 瀏覽量:26318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四川報道(付恩艷 張涵源)沐愛鎮感恩小區位于沐愛鎮石林村七組,是全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占地面積16.83畝,建房7幢10個單元,每幢6層,共115套,住房總建筑面積1.44萬平方米。安置貧困戶115戶412人。為切實解決貧困戶搬遷后續發展和治理問題,沐愛鎮積極探索建立“幸福易家”小區治理模式,讓來自11個村的搬遷戶成為幸福和諧的一家人。
堅持黨建引領,實現思想合“一”。以黨建為引領,整合小區黨支部、業主管理委員會和居民議事會三支隊伍,圍繞“協商自治、協同共治”的原則,不斷踐行新“鄰里文化”。一是沐愛鎮將小區所在地政治素質過硬、熟悉扶貧政策、善做群眾工作的支部副書記選配進安置點隊伍,和小區現有住戶中2名黨員組建筠連縣沐愛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感恩小區黨支部,在黨支部引領下,強化黨建帶群建工作;二是成立業主代表委員會、關工委、婦聯、老年協會等群團組織,業主委員會由業主選舉出的業主代表組成,下設綜治聯防隊,由業主代表+樓棟長+網格員組成,管理小區文化、衛生、治安、停車、公共設施等;三是把社區內熱心、有影響力的人組織起來,成立居民議事會,作為黨支部和業主管理委員會的補充力量,讓“鄉賢”“能人”參與社區治理,出點子、提建議,讓群眾信服,暢通民意訴求渠道、促進居民矛盾化解。三支隊伍共同治理,形成了資源聯享、治安聯防、衛生聯管、共治合一的小區治理新局面。
提升服務能力,實現辦事容“易”。一是創新代辦代管機制,在小區內設立辦事咨詢點,鎮便民服務中心設代辦窗口,定期為群眾辦好事情和證件,從點上咨詢到鎮上辦理,優化服務質量,提升服務能力,真正實現讓小區居民“只跑一趟”;二是組建志愿服務隊,針對行動不便老人、有教育需求的孩子等群體,實行群眾點單--支部派單--志愿服務隊接單--支部驗單的便民服務,石林村村支兩委組建便民服務車隊,公布便民服務號碼,針對有需求群眾,實施上門接送服務。組織政府、學校、社會志愿者,為小區孩子提供課后免費服務,分類分段實施便民服務,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打造公共服務資源共享、小區居民共融、居民辦事容易的代辦代管新格局。
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生活安“逸”。一是為小區居民提供就業和產業發展服務,舉辦就業培訓,針對年齡結構偏大的情況,著重發展輕技術手工業,引進微型企業,“召回”外出務工年輕人,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的美好生活,鼓勵土地流轉,承包給企業或者合作社種植經濟作物,既減少棄耕,又增加了收入;二是組建一支“溫柔有力”的美麗媽媽隊,針對留守兒童缺乏母愛的情況,每周開展一次做好事、解難事活動,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帶領小區居民提升環境質量,幫助行動不便老人打掃衛生,形成團結互助,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三是利用晚上空閑時間,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邀請沐愛鎮“廣場舞能人”教學廣場舞,既讓小區熱鬧起來,又拉近了小區居民與鎮上居民的聯系,讓小區居民切實感到生活安逸。
沐愛鎮通過三項舉措,統籌黨建資源,匯集各方治理力量共同參與集中安置點小區治理,讓搬遷群眾扎下根、穩得住、能致富,切實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綜合治理難、群眾增收難、凝聚共識難、等問題。
上一篇:筠連縣沐愛鎮大力推進“天府通辦”APP注冊工作
下一篇:南溪區市場監管局創新舉措護航經濟發展 專項整治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