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14:38 瀏覽量:23535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加快四川食品飲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道
長期以來,大米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隨著我國糧食生產穩健發展,科技不斷創新,水稻的品種早已日新月異。而位于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的茂禾植保專業合作社,見證著這里生態富硒大米的崛起。
富硒大米基地
興文縣茂禾植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杭宗玉,精明能干得讓人心生敬佩。從宜賓農校畢業后的她,抱著對農業的情懷和對家鄉的熱愛,和丈夫毅然投身富硒大米的不斷摸索和技術研究中。
據悉,經過十多年發展,合作社現有成員已達150余人,建有富硒水稻生產基地1500余畝,帶動興文縣富硒區域種糧大戶種植面積2000余畝,年產富硒稻谷共190余萬公斤,產值達800余萬元,社員年收入達13000元以上,增加貧困戶及當地閑置勞動力務工9000余個工作日,輻射全縣受益農戶達2000余戶。
杭宗玉接受記者采訪
杭宗玉介紹,在興文縣的僰王山鎮水瀘壩村,這里四面環山、光照充足、水源來自世界地質公園的僰王山景區,天然竹根水灌溉,方圓50公里以內無污染,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自然富硒,具備孕育有機富硒稻米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所種植出的富硒農產品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作用,深受市民喜愛。
合作社充分利用該縣自然富硒生態資源,以核心基地種植為標準,帶動全縣富硒區域種植戶增收致富,打造“自然生態、綠色富硒大米”為主要產品,注冊“瀘硒”、“瀘泰”、“水瀘壩“等大米商標。
注重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在生產實踐中,積累較多行之有效的技術經驗,帶領社員及種植戶科學種植,已建成富硒大米種植、生產、加工、包裝和營銷體系。
“瀘硒”牌富硒大米
同時,合作社還向產業化、品牌化推進。通過電商、微商銷售平臺,將富硒大米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人吃上放心的富硒大米,為興文縣硒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鄉村振興工作做出貢獻。(黃照 付恩艷 寧江 沈小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