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16:15 瀏覽量:1970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暖陽灑下,目之所及,山林披金,匯聚成一幅雄雞報曉圖;夜幕降臨,星空與煙火融為一體,升騰在廣袤鄉村的土地上。
暖冬的一縷陽光照進農家院落,平橋區郝堂村“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美麗風光,河南信陽市新縣田鋪大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浉河區“一湖碧水、十美鄉村、百里茶廊、千峰競秀、萬頃林海”的獨特魅力,成為很多人記憶中抹不掉的鄉村記憶。
如果僅僅是一個個美麗鄉村的“獨美”,那倒也算不得什么,但這項信陽人誓要走在前列的工作,信陽從“十三五”走到“十四五”,越走越有“型”,越走越有“范兒”,越走越有“戲”。新縣山村刮起“電商風暴”,67歲的村民邵春蓮用手機直播賣貨,“以前智能手機都不會用,現在每天直播兩個小時。”“老古董”學會“擁抱”新時尚,不等不靠奔幸福,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曾經的“軟弱渙散村”“深度貧困村”,到“市級基層黨建示范村”,再到“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紅旗村”,固始縣李店鎮劉營村實現了的嬗變。曬暖的老大爺樂呵呵,直呼“俏巴”!5年間,息縣欣茂果蔬示范園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強,從“破爛王”,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再到“致富明星”,一個又一個身份轉變的背后是依靠黨的好政策,不斷實現人生“逆襲”。
商城縣其鵬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正祥被評為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近日,他在朋友圈里感慨:“這是值得守護、奮斗一生的事業啊。”將這些個體的獲得感連串成線,我們會發現:信陽的鄉村要振興,農業必須強,也可以更強。信陽是特色農業大市,壯大“多彩田園”特色產業,圍繞茶葉、油茶、優質稻米、弱筋小麥、優質畜禽、水產品、中藥材等農業主導、優勢特色產業,構建全產業鏈條,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鏈式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綠色食品千億級產業集群,農業一定強。
信陽的鄉村要振興,農村必須美,也可以更美。以“十百千萬”為引領,在全市范圍內建設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每年建設100個示范引領村、1000個生態宜居示范村,并將剩余村莊建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達標村,加強后續管護,邊建邊提升;堅持生態宜居與鄉風文明一起抓,既要“面子”美,也要“里子”美,狠抓環境整治塑形,倡樹文明鄉風鑄魂,農村一定美!
信陽的鄉村要振興,農民必須富,也可以更富。用足用好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深化“三塊地”改革激活農村要素資源;用好紅色基因,在紅色傳承中建設鄉村,用好綠色寶庫,在綠色發展中美麗鄉村,用好古色神韻,在文化賡續中豐富鄉村;留住農村之形,護好鄉村之魂,同時加快補齊農村交通運輸、農田水利、農村飲水、電、氣、物流、通信等基礎設施短板,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農民一定富。
扛起鄉村振興大旗,走好加快老區振興、加速綠色崛起之路,信陽市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在推動鄉村振興上奮力走在前列”。該市市委書記蔡松濤在多個場合以多種方式強調過“鄉村振興扛旗”,傳遞出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鮮明導向,傳遞出鄉村振興要“跑起來”的擔當作為。
站在兩個大局交織、兩個百年交匯、兩個五年交接的歷史節點上,回望鄉村發展變遷,可以清楚地看到,鄉村振興一頭連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鄉土田園夢,一頭連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戰鼓聲聲,催人奮進,在更壯闊的征程上鐫刻新的傳奇,把圓夢的輝煌寫入豫南大地的遠方,為推動信陽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走在前、作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