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 09:32 瀏覽量:17475 來源:中國食品報
阿魯科爾沁旗位于內蒙古東部、赤峰市東北部,既屬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又是“一帶一路”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區。該旗總土地面積14277平方公里,轄14個蘇木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45個嘎查村,總人口30萬,其中蒙古族近12萬。
阿魯科爾沁旗歷史悠久綿延。阿魯科爾沁意為“北方弓箭手”,早在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居住,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有8000余年,歷史上曾是烏桓鮮卑的發祥地和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封地。全旗境內現存蒙古末代皇城——察罕浩特古城等400余處古遺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其中耶律羽之家族墓、寶山壁畫墓分別于1992年、199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1984年發現的“蒙古汗廷音樂”被譽為“文化活化石”,得到成功復原傳承,并于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阿魯科爾沁旗農牧業基礎扎實。阿旗是全國產糧大縣,全國優質綠豆三大主產區之一,耕地面積198萬畝,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5億公斤以上。阿旗還是自治區33個重點牧業旗之一,以及自治區重要的肉牛羊生產加工基地,已列入全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肉牛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11年被評為“全國適度規模化母牛養殖示范縣”,草牧場面積1560萬畝,大小畜存欄常年保持在250萬頭(只)左右。同時,阿旗也是全國集中連片種植紫花苜蓿面積最大的地區,優質牧草基地面積達到110萬畝,年產干草65萬噸以上,2013年被命名為“中國草都”。阿魯科爾沁旗現有“阿魯科爾沁牛肉”“阿魯科爾沁羊肉”“阿魯科爾沁小米”“阿魯科爾沁紫花苜蓿”4個國家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阿旗草業”集體商標。
“阿魯科爾沁牛肉"
阿魯科爾沁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獨特的經緯度、廣闊的天然草場,以及充足的水流域面積和足夠的光照時間,非常適合畜牧業的養殖和發展,生產出的牛肉以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聞名遐邇。
阿魯科爾沁牛是指在阿魯科爾沁旗地域環境自然條件下,即草牧場、生產傳統和地方政策條件下,飼養繁育幾十年已形成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牛種群、品系,具有體質結實,適應性強,肉、乳、役兼用的特點,其外貌頭大、重且粗糙,兩眼突出而明亮,角細長且向上向前伸張,角型不一,頸部細薄而長,肉垂不發,體軀狹窄,腹部大,薦骨隆起,尻斜而尖;四肢短而健壯,蹄小,蹄質致密結實;乳房較其他黃牛發達,乳頭小的居多;毛色以黑、黃、紅色居多,雜有黑白花、黃白花、紅白花、沙毛、黧黑等毛色,毛長而粗硬。成年犍牛挽力250—350公斤,成年母牛多為兩年產一犢,少數一年產一犢。旗內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用這些特色牛生產的牛肉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阿魯科爾沁牛肉”也于2012年11月7日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阿魯科爾沁羊肉“
阿魯科爾沁羊肉生產地域范圍在北緯43°21’43”—45°24’20”,東經119°02’15”—121°01’之間,處在全旗14277平方公里范圍內,整體氣候光照充足,積溫有效性高,非常適合畜牧業的養殖和發展,也是出產好吃的肉羊的區間,是適合肉羊繁殖、生長的區域。在這種自然環境下成長的羊產出的羊肉,與常規羊肉相比,肉質鮮嫩、細膩、色澤好、多汁、膻味小、適口性好、易消化、低膽固醇、低脂肪和高蛋白等特點鮮明,深受人們喜愛。
目前“阿魯科爾沁羊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通過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今后,阿旗的羊肉生產企業經申請后可在包裝及產品介紹中同時標注“阿魯科爾沁羊肉”注冊商標、中國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圖案和地理標志注冊號。
“阿魯科爾沁小米”
赤峰境內被國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類文化類型有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從考古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原始農耕、漁獵和畜牧的定居生活。赤峰市種植谷子歷史悠久,2003年在興隆溝遺址出土了距今8千年的栗和黍的碳化顆粒標本,經加拿大、英國和我國的研究機構用C14等手段鑒定論證后,認為是人工栽培形態最早的谷物,由此推斷赤峰敖漢地區是中國古代旱作農業起源地,也是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的發源地。據遼史記載:“保寧七年(976),漢有宋兵,使來乞糧,詔賜粟二十萬斛助之”。
“阿魯科爾沁小米”的生產地域范圍在北緯43°21’43”—45°24’20”,東經119°02’—121°01’之間,包含阿旗行政區劃范圍內的12個鄉鎮蘇木(天山鎮、天山口鎮、紹根鎮、巴彥花鎮、坤都鎮、雙勝鎮、巴拉奇如德蘇木、賽罕塔拉蘇木、罕蘇木蘇木、先鋒鄉、新民鄉、天山辦事處)14277平方公里的行政區域。因阿旗整體氣候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積溫有效性高,旗內山高水清,方便灌溉,土質、空氣無污染,耕地通風宜光,土層深厚,蘊氣保墑,特別適合谷類種植生長,因而出產的小米具有顆粒均勻、凝重飽滿、光燦如晶、色澤金黃的特點,口感香甜舒爽、綿滑圓潤、芳糯醇厚。其蛋白質含量11.7%、粗脂肪含量5.8%、碳水化合物含量72.6%、維生素A1含量0.19%、維生素B1含量0.63%、粗纖維含量0.1%、灰分含量1.4%,并富含鈣、鐵、鋅、硒、鉀等多種礦物質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油酸、亞油酸等,這是“阿魯科爾沁小米”獨特的優勢。
阿魯科爾沁谷子經簡單加工去殼即為小米,不需精制,保存了許多維生素和無機鹽。由于阿旗谷子種植歷史悠久,而且在獨特的地形、土壤、氣候等條件下生長的谷子加工出來的小米,在色澤、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獨具地方特色,被消費者稱為“阿魯科爾沁小米”。2015年5月21日“阿魯科爾沁小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成功。阿魯科爾沁小米現已銷往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吉林、黑龍江、廣東、海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深受廣大客商和消費者的贊譽。
由于生產區域內無工業污染,阿魯科爾沁轄區內基地全部被自治區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生產基地。該地大部分小米目前已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部分登記為地理標志產品。
“阿魯科爾沁紫花苜蓿“
阿魯科爾沁旗是國內紫花苜蓿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因所產紫花苜蓿草葉肥厚,營養豐富,被業內稱為“阿魯科爾沁紫花苜蓿”。從2011年開始,阿魯科爾沁旗以每年20萬畝的增加面積種植苜蓿草,如今規劃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7萬畝,達產面積70多萬畝,是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節水灌溉紫花苜蓿種植區。優質牧草年產量超過60萬噸,實現產值近11億元。預計今年第一茬苜蓿草產量將達到20萬噸。
圍繞著牧草種植,阿魯科爾沁旗還在高端養殖、飼料加工、生態旅游等方面做文章,已形成種、養、加一條龍及衍生產業發展的綠色產業鏈條。小小苜蓿草既保護了草原環境,又成就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目前,阿魯科爾沁旗已有美國辛普勞、北京首農、甘肅亞盛等25家大企業入駐,進行牧草種植;奧亞、太極、秋實草業、內蒙古綠田園等企業在此從事奶牛養殖、草產品加工、倉儲、交易等與牧草相關的產業。
阿魯科爾沁紫花苜蓿目前遠銷整個華北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等地區,主要用于蒙牛、伊利、三元、澳亞、現代牧業、完達山等各大牧場,為中國乳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江蘇揚州廣陵區“四個嚴查”護航省運會
下一篇:第二十屆亞洲食品配料中國展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