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0:58 瀏覽量:23125 來源:中國食品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以食為天。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這一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鞏固拓展。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本報訊 設施農業是保障我國蔬菜、肉蛋奶等農產品季節性均衡供應,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的重要資產資源,同時也是改變靠天吃飯、抵御自然災害、 加強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的重要設施。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沈志強認為,目前還存在著對設施農業的重要作用與作用意義認識不到位、土地資源供給不足、發展規劃不均衡、政策支持不配套、資金投入不足;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程度較低;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集成運用不夠;基礎設施、自動化裝備、數字智能化裝備和生產條件不配套等突出問題,設施農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對此,沈志強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進一步提高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的重要作用與重要意義的認識,以視頻方式等加大對國內外設施農業的宣傳與科學普及力度。改變各級領導干部及社會公眾對設施農業的認知,消除對設施農業的錯誤認知。
二是千方百計調整土地規劃,有計劃地大幅度增加設施農業用地指標,將目前的3億畝設施農業用地指標,盡快增加到6億畝設施農業指標。國家出臺有力支持政策,加大鹽堿地綜合利用力度,將2億畝鹽堿地規劃為設施農業用地。其他1億畝,國家也要出臺有力支持政策,將廢棄地、閑置地、復墾地、園地、果樹地、一般農地轉化為設施農業用地。
三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國家、省、市每年都要設立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并列入政府年度預算計劃,不斷提高財政投入績效。
四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支持銀行金融業對設施農業給予短期和中長期貸款支持。農業農村部門和商業銀行聯合出臺設施農業貸款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商業保險等參與設施農業項目建設。
五是國家相關部門等設專項資金支持設施農業加快發展。不斷提高設施農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現代生物技術、智能工程技術、數字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應用,不斷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立體化和標準化水平。建設一批集農牧光電、研發創新于一體的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
六是鼓勵支持在基本農田建設種植小麥、水稻等糧油作物的現代設施農業試點示范項目,為保障糧食安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探索新路徑、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
七是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化有關設施農業的“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馬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