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0:59 瀏覽量:14231 來源:中國食品報
餐飲行業是最終消費和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對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餐飲行業也是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餐飲、住宿、零售、旅游、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如何幫助餐飲行業渡過難關、挖掘新需求、帶動新消費,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本報訊(記者王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集團董事長嚴琦帶來了“關于著眼保三農 支持和穩定餐飲行業發展的提案”。嚴琦表示,餐飲企業是民生企業,在解決社會就業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餐飲業也是基礎性的樞紐產業,產業鏈條長,能夠帶動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賓館、鄉村旅游、特色小鎮等多個行業共同發展。
自2020年年初以來,餐飲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損失嚴重,餐飲企業競爭加劇。近期,國內疫情反彈趨勢明顯,各地疫情防控壓力加大,餐飲企業面臨新一輪沖擊。雖然2022年,在各大城市倡導就地過年的大環境下,不少餐飲企業延續前一年的“春節不打烊”策略,多地餐飲市場獲得階段性回暖。但是一些企業表示,目前餐飲業的回暖只是暫時,在集中性熱度過后,未來餐飲業發展面臨激烈的“內卷”。此外,由于今年上半年許多惠企政策即將到期,一些外賣平臺傭金價格畸高,餐飲企業資金鏈普遍較緊,企業家預期更是不穩,信心嚴重不足。嚴琦說,如果不能有效減負,估計到今年年中,將會有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這不僅會給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影響,甚至還有可能誘發區域性的失業風險。
著眼支持和穩定餐飲行業發展,嚴琦建議:一是繼續延期實施減免和延期稅收政策。緩繳2021年餐飲企業所得稅1年,減免2022年餐飲企業6個月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減免2022年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殘保金、工會經費和垃圾處置費等,切實以惠企舉措增強企業信心。政府有關部門對餐飲行業的幫扶政策不受企業經營規模限制,將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納入幫扶范圍。
二是加大餐飲企業用工補貼力度。減免或者緩繳餐飲企業6個月社保,允許餐飲企業享受困難企業社保優惠政策,單位部分按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為社保繳費基數。對不裁員、少減員、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并對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給予不低于50%的返還。對組織員工參加各類線上職業培訓的,按實際培訓費用給予全額補貼。
三是推進實施銀行向餐飲企業讓利行動。鼓勵各銀行大力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實質性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對企業到期貸款和利息,給予6個月以上的延期。對信用評估良好的企業,增加1年期的政府貼息貸款、無息流動資金貸款、純信用擔保貸款或無抵押政策性貼息貸款,放寬最高額度貸款、項目貸款、長期貸款的授信政策,以助企業緩解現金流不足。
四是減輕餐飲企業能源、房租和物流成本負擔。各地所屬的能源、資源、交通類國企繼續降低水、電、氣等收費標準和物流交通運輸成本。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屬于市級以上收費的,按最低標準收取;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補償費、不動產登記收費、城市道路占用費、戶外廣告資源有償使用費、仲裁案件受理費,給予全部免除。財政要減免各種市政和地域性收費,確需收費的按最低標準收取。引導商業物業業主適當減免餐飲企業租金及物管費,對采取減免措施的商業物業方提供稅收減免或財政補貼;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餐飲企業,減免租金及物管費。
五是指導外賣平臺降低餐飲企業傭金比率。國家發改委要制定餐飲平臺傭金上限,如外賣不超過12%、團購不超過2%,實質性減輕企業負擔,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國家市場監管部門要實施強力監管,規范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二選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餐飲企業權益,打擊平臺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