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 16:31 瀏覽量:17885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記者楊曉晶)中國奶業協會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情況顯示,相關指標水平進一步提升。其中,全國參測奶牛147.9萬頭,每頭參測牛平均產奶量較上年增加57千克,平均體細胞數減少0.3萬個/mL,平均乳脂率上升0.3%,平均乳蛋白率下降0.3%,為奶業振興增產增效、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作為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群體遺傳改良進展的總體水平。據了解,2021年,全國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工作的實驗室有38家,分布在23個?。ㄗ灾螀^、直轄市),測定范圍覆蓋全國。
據中國奶牛數據中心統計,共有1306個奶牛場的147.9萬頭奶牛進行生產性能測定,測定記錄達820.8萬條。參測泌乳牛數量比2020年增加13.6%,場平均泌乳牛規模達到1133頭,同比增加12.5%。
參測奶牛測定日平均產奶量達到33.2千克,較2020年同比增加2.5%,較2017年同比增加14.5%。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為23.6萬個/mL,較2020年同比減少0.3萬個/mL。
參測奶牛測定日平均乳脂率為3.93%,較2020年同比上升0.3%;平均乳蛋白率為3.35%,較2020年同比下降0.3%。
奶業主產省區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寧夏、新疆,參測牛只數115.61萬頭,占全國總參測量的78%。
根據奶牛養殖地域的不同,全國劃分為東北和內蒙古產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華北產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西北產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南方產區(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海南、云南、貴州、四川)和城市及周邊產區(北京、天津、上海、重慶)。5個區域中,2021年華北產區的參測泌乳牛66.36萬頭,占全國參測牛數的45%,位居第一。
從不同產區的奶牛生產性能情況分析,城市及周邊產區的測定日平均產奶量最高,達到34.7千克;東北和內蒙古產區測定日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最高,分別達到3.95%和3.38%,測定日平均體細胞平均控制水平最佳,低至21.4萬個/mL。
奶牛場的不同養殖規模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管理水平和綜合生產水平。在全部參測場中,泌乳牛群規模集中在200至499頭(全群存欄約400至1000頭)的參測場,占總參測場數的30.6%,其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9.2%,排名第四;泌乳牛群規模大于3000頭(全群存欄約6000頭以上)的奶牛場占9.0%,但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40.6%,位居第一。
泌乳牛規模大于3000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最高,達到34.8千克,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控制最好,保持在20.9萬個/mL;泌乳規模在1000頭至2999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乳脂率最高,達到3.99%;泌乳規模大于500的奶牛場平均頭日單產均高于32.1千克,平均體細胞數達到26.9萬個/mL以下,控制在較低水平。
上一篇:嬰幼兒奶粉二次配方注冊閘門開啟 行業格局明確:強強博弈 弱小離場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促進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