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1:37 瀏覽量:12366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楊曉晶)日前,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在北京聯合召開2022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分別對各自領域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強調,要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部門協同,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會議指出,2021年各地區各部門緊盯突出問題,強化監管執法,全國種子、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8.7%、95.3%、98.4%和98%,農資質量總體有保障。會議強調,種子、肥料、農藥、獸藥等生產資料是農業穩產增產的重要保障,必須保證質量,不能有假、不容有假。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重點時節、地區、問題和環節,落細落實隱患排查、執法辦案、監管創新、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網絡銷售假劣農資治理、聯動機制等六項任務,切實規范農資市場秩序。
據了解,今年農資打假工作將突出抓好春耕備耕春管和夏種夏管兩個農資使用旺季;突出抓好農資產業園區基地和銷售集散地,抓好糧食、“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和監督抽查、群眾舉報問題多發區;突出抓好假劣種子坑農害農、肥料養分不足、農藥獸藥添加禁用藥物、農膜質量差等4類問題;抓住重點環節,生產環節以黑作坊黑窩點為重點,銷售環節以網絡電商平臺銷售和游商兜售為重點。各地以縣為單位,集中開展一次春耕農資拉網式排查。加強日常監管,不定期開展巡查檢查和暗查暗訪、飛行檢查。特別是對以往發現問題較多的企業和產品,加大檢查頻次。
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4件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危害農資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2年農資打假為民辦實事10項舉措,福建、山東、河南、四川有關部門負責人做了交流發言。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積極推動農資打假工作,依法辦理了一大批危害農資安全犯罪案件,表明了檢察機關依法從嚴打擊犯罪,保障農資安全和農民權益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
據介紹,此次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4件案例由山東、上海、吉林、黑龍江檢察機關辦理,涉及農藥、獸藥、種子、化肥多個領域。這些案例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嚴懲制售偽劣農資犯罪,保障農資安全。檢察機關對制售偽劣農資犯罪各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如張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中,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3名被告人均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對制售偽劣農資犯罪給予嚴厲制裁,對潛在的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二是精準認定案件性質,準確適用法律。如劉某某銷售偽劣種子案以銷售偽劣種子罪定罪處罰,易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假獸藥案等3件案例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處罰,體現了對危害農資安全犯罪的從嚴追究。三是積極追贓挽損,能動司法保護農民利益。檢察機關在嚴厲懲治制售偽劣農資犯罪的同時,積極幫助被害農戶挽回損失。如在劉某某銷售偽劣種子案中,辦案人員逐戶走訪被害農戶了解情況,確定農戶損失,敦促犯罪嫌疑人對全部被害農戶進行賠償,有效修復被破壞的農村社會關系。四是加強協作延伸檢察職能,凈化農資市場。辦案中,檢察機關與當地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法院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有效打擊合力。如在于某某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中,檢察機關將依法懲治犯罪與推動社會治理相融合,以制發檢察建議書等形式,聯合行政主管部門共同保障農資安全。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緊盯重點對象、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依法從嚴懲處危害農資安全犯罪,加強農資安全法治宣傳,多措并舉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合法生產、誠信經營,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保障農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