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4:53 瀏覽量:11180 來源:中國食品報
2021年,多數乳制品企業增勢良好,2022年的春節旺季延續了這一良好局面。春節后雖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多地乳企銷售遇阻,一季度業績下滑,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疫情也再次增強了消費者的飲奶意識。
生鮮乳收購價高位回落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國內主產省生鮮乳收購價自2021年以來,一直處于高位震蕩走勢。自去年8月份開始,奶價開始持續保持溫和回落。從一季度生鮮乳收購價來看,即便是經歷春節銷售旺季,奶價相比四季度仍然進一步回落。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近年來各大中型企業牧場建設逐步進入投產期,原料奶產能逐漸得到釋放,市場整體并不缺奶,春節期間原奶供應充足。隨著春節旺季過去,二季度奶價仍有望繼續回落調整。
對未來原奶價格影響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2月份爆發的俄烏戰爭。由于烏克蘭是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戰爭爆發導致玉米等飼料價格上漲成為定局,國際奶價也紛紛上漲。受此影響,國內原奶生產成本必然會增加,這一因素將對未來國內的原奶價格走勢構成支撐。
去年產量增長明顯突破前期平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牛奶產量達到3683萬噸,同比增長7.1%,連續兩年增速超過7個百分點。通過比較2010年至今的數據可以發現,最近兩年牛奶產量已經明顯突破前期平臺,牛奶生產規模繼續擴大。
乳品加工量達到3031萬噸,同比增長9.0%。過去10年的數據分析表明,2021年的乳品加工量已經突破2016年的前期高點,市場需求創出新高。
乳品行業銷售收入達到4687.38億元,同比增長11.7%;利潤總額375.77億元,同比下降4.83%。這一銷售收入意味著中國乳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而利潤總額同比下降意味著行業規模在增長的同時,在產品結構上基礎型產品的增長,以及企業在成本方面的增加,使得行業利潤沒有同比增長。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394.73萬噸,同比增加18.5%,進口額138.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并且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
2022年1—2月,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74.21萬噸,同比減少2.5%,進口額28.39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從進口的主要品類來看,大包粉、奶油、酸奶增長外,其余品類產品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事實上,從單月來看,自去年9月份以來,乳品進口就已經出現明顯疲軟的態勢。隨著國產乳品供應的充足,國內乳企對市場的掌控力越來越強,國內市場對進口乳品的需求也將逐漸達到峰值,2022年或將成為進口乳品的拐點。
另外,近年來國內持續的大規模牧場建設,使得進口活牛需求旺盛。2021年我國共進口活牛36.11萬頭,同比增長40.8%。而1—2月份,我國共進口活牛7.19萬頭,同比減少7.8%。預計隨著大企業牧場建設的完工,奶牛需求逐漸飽和,未來活牛進口將會逐漸減少。
多個利好發展政策出臺
2月11日,國務院發布通知,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期間“三農”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規劃》提出,實施牛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建設現代化飼草產業體系,推進飼草料專業化生產。《規劃》還提出,實施奶業振興工程。改造升級一批適度規模奶牛養殖場,推動重點奶牛養殖大縣整縣推進生產數字化管理,建設一批重點區域生鮮乳質量檢測中心,建設一批優質飼草料基地。
2月16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100萬噸左右,百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5%左右,奶牛年均單產達到9噸左右。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文件提出,“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為2022年我國奶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政策的出臺推動了建設現代化飼草產業體系,推進了飼草料專業化生產,對于提高奶業競爭力至關重要。而升級改造規模化養殖場,推動重點奶牛養殖大縣整縣推進生產數字化管理,有利于打造優質奶源產區,提高養殖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奶業的競爭力。
(侯軍偉)
上一篇:成本上漲奶價下行 牧場普遍承壓
下一篇:工信部繼續推廣嬰配乳粉追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