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10:17 瀏覽量:27153 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歡樂的舞蹈,潔白的哈達,醇香的美酒。8月16日至18日,一場由四川得榮縣委、縣政府、成都市葡萄酒協會聯合主辦,得榮縣農牧和供銷合作局承辦的“得榮縣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研討會”在有著“情舞故鄉”美譽之稱的得榮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規格較高、成果頗豐。近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葡萄酒行業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出席,見證了得榮縣人民政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正式簽訂共建檢驗中心戰略合作協議,得榮縣人民政府向中國葡萄酒教父李華教授頒發得榮縣榮譽市民證書,以及聘請15位專家學者擔任得榮縣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專家顧問團顧問儀式。這是得榮縣繼去年11月在成都首個以地方政府名義舉行葡萄酒產區大型推廣會后,再次在四川首開先河舉辦產區發展研討會。
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主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終身名譽院長李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助理吳勇,中國葡萄酒博物館館長王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黨委書記胡俊鵬,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執行主席、成都市葡萄酒協會會長周勁松,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WBO葡萄酒商學院院長楊征健,甘孜州政協副主席阿基布珠,成都市青羊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高志,得榮縣委書記雷建新,得榮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葡萄產業領導小組組長阿郎,得榮縣政協主席阿當扎西,得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錢永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研討會。
經過一天的葡萄基地和酒莊考察調研、產品品鑒,以及一天的研討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對得榮縣近年來葡萄及葡萄酒發展給予高度肯定,一致認為:位于四川金沙江干涼河谷地帶的得榮產區,作為世界高山葡萄酒產區代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地理優勢和藏區文化,是世界上獨具風格的優質葡萄酒產區,定名為金沙江干涼河谷高山葡萄酒產區。
獨特的風土,成就世界高山葡萄酒產區代表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區域優勢和人文環境使得榮成為世界高山葡萄酒產區代表,可謂實至名歸。
得榮縣地處川、滇、藏三地交匯的金沙江畔,位于稻城亞丁自然保護區和香格里拉旅游區環線,屬于金沙江干涼河谷區,素有“中國西部太陽谷”美譽,是四川世界高山葡萄酒產區四個主要子產區之一,
得榮縣在發展葡萄產業的獨特優勢表現在:一是具備自然條件優勢。得榮縣年降水量為363.3毫米,而蒸發量是年降水量的6.5倍;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年均氣溫14.8℃,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8.9℃,無霜期超過246天;土壤屬于石礫砂壤土,富含鈣、鉀等元素,是生產優質釀酒葡萄的理想土壤;日照時數超過2000小時,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葡萄物質積累多,消耗少,果實著色好;冬季溫暖干燥,葡萄完全能露地越冬,相對于北方產區成本低、品質好。另外,縣域境內海拔相對高差達到3609米,葡萄種植主要集中在海拔1500-2600米之間,屬于高海拔低緯度產區,形成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特征,氣候呈垂直地帶性分布,不同海拔地帶可以種植不同的早、中、晚葡萄品種,生產出不同風格的優質葡萄酒,具備生產世界最具特色的優質葡萄酒的天然生產條件。
二是具備發展葡萄產業的人文環境。得榮縣豐富的旅游景區和藏民族文化,為酒莊葡萄酒的發展提供了載體:康巴文化、藏文化、高原雪域文化,促使得榮的葡萄酒產業顯著區別于我國和世界上任何一個葡萄酒產區,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符號”;地處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中部,香格里拉旅游環線核心區、中國西部的太陽谷,翁甲圣山、下擁風景名勝、毛屋大峽谷等一大批旅游資源,促使得榮葡萄酒產業具備獨有的旅游“符號”。
葡萄酒產業積極融入實施精準扶貧見成效
得榮縣委、縣政府按照“小酒莊大產業”發展模式,堅定不移地推進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葡萄酒莊產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葡萄酒莊產業的發展,實現產區的全面繁榮,并致力將產區建設成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
近年來,得榮立足縣情實際和發展優勢,依托獨特的氣候優勢、區位優勢,將葡萄和葡萄酒產業作為農特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緊緊圍繞“1 2 5 6”特色產業發展思路中“發展1萬畝釀酒葡萄基地”這一首要任務,全力打造“世界高山知名葡萄酒生產基地”。以脫貧攻堅和成都市青羊區對口援建為契機,遵循“突出特色、發展優勢、強化帶動”理念,積極發展高山優質釀酒葡萄種植,堅持走“小酒莊,大產業”發展之路,傾力打造融種植、釀造、酒莊、旅游業于一體,實現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得榮將葡萄酒產業積極融入實施精準扶貧、全面推進小康建設發展戰略,納入對口援建、專項扶貧、富民強縣、生態建設等重要工作一并開展,為得榮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成立葡萄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明確產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為得榮葡萄酒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科技資源優勢,強化“院縣合作”,不定期聘請葡萄栽培、植保等方面專家,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和指導,為葡萄種植戶提供科學技術服務,為得榮葡萄酒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創新葡萄酒產業發展運行機制,建設得榮縣葡萄酒產業基地,推廣“政府引導、龍頭帶動、農民主體”的農民產業基地建設,采取“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實行“訂單農業”,為規模經營鋪平了道路。
得榮堅持以脫貧攻堅為引領,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總思路,探索形成“龍頭企業+村黨支部+貧困戶+3”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實現了貧困戶和龍頭企業雙贏。
專家學者為得榮葡萄酒發展把脈開方
在18日舉行的專家學者論壇會上,得榮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得榮縣葡萄產業領導小組組長阿郎詳細介紹了得榮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葡萄專家、農業部國家現代葡萄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站長劉曉做了“得榮葡萄種植現狀與建議”的主題報告,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秘書長、葡萄酒市場研究專家張建生做了“國內外葡萄酒市場現狀分析報告”的主題報告,中國葡萄酒協會聯盟執行主席、成都市葡萄酒協會會長周勁松做了“在葡萄酒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如何作為”的主題報告;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助理吳勇,四川省農業廳調研員、水果種植專家羅楠,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WBO葡萄酒商學院院長楊征健,成都市葡萄酒協會副會長、葡萄酒釀造專家吳八斤,成都全爭智業公司總經理、四川大學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化旅游策劃專家戴君,歐洲房子餐飲管理集團公司總經理、葡萄酒銷售專家吳江西等,圍繞“得榮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優勢和劣勢”、“得榮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建議”等主題進行了深度對話。
當天下午,劉曉教授還為得榮全縣葡萄酒生產企業及農牧系統的數十名技術人員舉辦了“葡萄種植與釀造培訓班”;同時,其他專家學者和嘉賓出席了“得榮扎西尼瑪龍酒莊建設規劃意見征集會”,并集體討論了得榮葡萄酒課程編撰大綱。
研討會上,還舉行了得榮縣人民政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共建檢驗中心簽約儀式;為感謝李華教授10多年來對得榮的葡萄酒產業發展傾注的心血,得榮縣人民政府授予李華教授得榮榮譽市民稱號,這是得榮縣有史以來頒發的第一個榮譽市民牌匾。同時,宣布成立得榮縣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專家顧問團,并為首批聘請的李華、王華、胡俊鵬、吳勇、羅楠、劉曉、張建生、楊征健、吳江西、周勁松、吳忠、吳八斤、房玉林和劉旭等專家顧問頒發證書。此外,李華教授得榮工作室也宣布成立。(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