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13:57 瀏覽量:24474 來源:中國食品報
一直以來,山城重慶都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以火鍋、江湖菜為代表的重慶美食,不僅能滿足人們口福,還被賦予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內涵,黔江雞雜就是其中之一。
近兩年,黔江通過“美食+文旅”的創新方式,推動當地雞雜產業發展,打造專屬重慶的美食名片。
與此同時,隨著預制菜行業的爆發,重慶也在積極布局,把梁平打造成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讓“重慶味道”乘著預制菜之風,香飄全國。
文/呂翠平
黔江雞雜:從一道菜到一個產業
6月24日,第三屆中國黔江雞雜美食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黔江雞雜產業發展論壇在黔江區濯水古鎮啟幕。活動將以5個月的超長活動時間和數十家正宗黔江雞雜店參與的模式與力度,向世人展示黔江的美食文化和風土人情。
黔江雞雜美食文化節起始于2019年,旨在推動黔江雞雜品牌的發展,打造中國黔江雞雜美食名片,豐富中國黔江印象,首屆美食文化節就吸引了近10萬游客參加。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雞雜美食文化節把側重點放在了文化IP的挖掘以及傳播軌道上,將美景、美食與民族文化深度交融。此次活動也再次將黔江雞雜這一充滿地域特色的美食,展現在全國消費者面前。
“其實,雞雜就像鴨脖和毛肚一樣,都是變‘廢’為寶的經典案例。”,提到重慶的美食名片之一——黔江雞雜,重慶餐飲供應鏈聯盟(以下簡稱“餐供聯”)創始人陳經理這樣說。餐供聯是一家鏈接重慶餐飲企業和食材經銷商的平臺,致力于發掘重慶地方特色美食,并助力重慶特色美食走出當地,走向全國,黔江雞雜也是它們在關注的項目之一。
據《重慶寶貝 美食》介紹,自1992年開始,黔江城區開始出現眾多雞雜專營店,除了最有名的長明雞雜外,國慶雞雜、天龍雞雜等多個品牌也開始蓬勃發展,這讓越來越多人知道了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這種自發式的發展,一直持續到2008年,黔江區文化部門牽頭組織了一次“黔江雞雜源流調研”。
調研的人里有一個名為蘇康的人,他曾經自己開過多家飯店,但是始終對自己家鄉的美食——黔江雞雜情有獨鐘。2007年他回到黔江,尋訪到了長明雞雜的創始人李長明,向他展示了自己關于黔江雞雜未來發展的規劃:通過辦學,開一個雞雜的黃埔軍校,通過短訓+長訓的方式,培訓出一批批優秀廚師,讓黔江雞雜走出重慶,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在黔江建設一個雞雜的中央廚房和生產基地,讓將來全國各地的雞雜店用料和制作標準都能統一,實現口味的標準化;推動黔江雞雜申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雞雜的文化內涵,做成百年經典。
總結起來一句話:從一道菜做成一個產業。
2015年,李長明終于被蘇康的執著感動,收他為徒,并將黔江雞雜的傳統工藝悉數交予他。蘇康也創辦了自己的雞雜品牌“蘇鍋鍋”。
有業內人士表示,以上情節盡管有夸張的成分,但是基本屬實。遺憾的是,黔江雞雜并未因為蘇康而發展壯大,當前,蘇鍋鍋黔江雞雜僅有一家店在正常營業。
不過,黔江雞雜作為一個產業卻在蓬勃發展中。2012年,黔江雞雜協會成立,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黔江雞雜”集體商標注冊;2016年,黔江雞雜傳統制作技藝榮膺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動產業標準化,讓重慶味道香飄全國
在黔江雞雜集體商標申請的同時,一家名為重慶阿蓬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出現則引領黔江雞雜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速食時代。
在阿蓬記出現之前,黔江雞雜主要是一道菜品,消費者僅能在黔江雞雜店品嘗到。而阿蓬記旗下除了有餐飲連鎖外,還有一個阿蓬記黔江雞雜廠,主要生產袋裝雞雜,在超市和線上進行銷售。10個月的保質期,讓黔江雞雜不再是一道僅可在餐飲店品嘗的美食,而是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這款美食。
“我們是用現代化食品工藝對傳統美食黔江雞雜進行改良,實現了黔江雞雜的標準化和現代化。”阿蓬記負責人敖剛強說。阿蓬記旗下有袋裝、盒裝,還有開袋即食等多種規格的雞雜,方便消費者隨時可吃、隨處可吃。
他介紹,當前,阿蓬記僅工廠生產的袋裝雞雜,一年的銷售額就能達到5000萬元左右,此外,還有超過70家的加盟店,兩者合起來,一年的銷售額超億元。
加盟店和袋裝雞雜的快速發展,讓阿蓬記成為當地發展最快最好的雞雜品牌,也是當前唯一一個走出當地的雞雜品牌。而阿蓬記并不止步于此,據敖剛強介紹,近年來,預制菜產業的發展,也吸引了公司的注意。
經過兩年的研究,阿蓬記推出了兩個系列的預制菜品,一種是半成品,主要針對的是全國各地的雞雜店,另一種是雞雜產品,主要針對的是家庭消費。當前,這兩類產品已經陸續上市。
有業內人士表示,黔江雞雜作為一個小眾產品,想發展成為像沙縣小吃那樣的全國知名品牌,尚有不少的困難需要克服。比如,從龍頭企業來說,僅有阿蓬記一家走出了黔江,且僅有70多家店,店面數量并不算特別多。而長明雞雜、國慶雞雜、天龍雞雜等幾個老品牌,掌舵人年齡偏大,再加上各種原因,沒有開展連鎖化經營,僅有一兩家店,發展比較慢。
不過他也對黔江雞雜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當前,預制菜產業正是風口。而黔江雞雜是標準的預制菜,黔江雞雜如果能夠搭乘預制菜的風口,再加上互聯網電商的推動,一定能走出黔江,走向全國。”
打造西部預制菜之都,展現重慶新“食”力
除了深挖美食文化內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名片,重慶還積極布局預制菜領域,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展現新“食”力。
今年5月底,重慶梁平區發布《梁平區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激勵措施(試行)》,出臺了一系列激勵預制菜發展的產業政策,提出了“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的目標。
上個月27、28日,梁平舉辦了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峰會。峰會期間,梁平區啟動了中國西部預制菜產業園重點項目開工及招商項目簽約儀式。據悉,此次共簽約項目24個,涵蓋食品加工、冷鏈物流、設備制造、金融保障、基礎設施、食品安全等涉及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多個領域,包括中央廚房及三產融合項目、預制菜加工項目、智能化豆制品生產項目、調味料酒生產項目、全自動預制菜食品包裝設備生產項目等,累積投資45億。
在日前舉行的“梁平區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梁平明確提出將以川菜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川菜、火鍋為特色的預制菜。
這一系列舉措,不難看出重慶梁平區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決心與魄力。
之所以選擇梁平,主要因為其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梁平區位于重慶東北部,是國家級重點產糧大區和中國商品糧基地,素有“小天府”“巴蜀糧倉”的美名。不僅擁有豐富優質的農業資源,食品加工還是當地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
歷經多年發展,梁平區早已形成了稻、柚、豆、竹、鴨等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具有相對完善的農產品加工體系。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梁平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95.6億元,同比增長11%。根據《農民日報》報道,截至目前,梁平有張鴨子、奇爽等30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食品加工企業。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突出的食品加工能力,為梁平發展預制菜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重慶市委、市政府還將梁平預制菜產業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特色消費品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支持梁平建設中國(西部)預制菜產業園。到2030年,預計梁平預制菜全產業鏈年產值將達1000億元。
未來,梁平將加快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產業投資“首選地”。通過上線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網站,加強線上線下渠道協同,策劃系列線上線下營銷活動;搭建預制菜產業、企業、產品全方位展銷平臺,舉辦全國性、行業性預制菜產業峰會、行業論壇等,不斷加強宣傳推廣,提升重慶美食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讓重慶味道香飄全國。
上一篇:調味品企業進入預制菜的六條路徑
下一篇:山東諸城啟動全國預制菜產業生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