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17:08 瀏覽量:14779 來源:中國食品網
小區被封后,附近菜市的新鮮蔬菜、肉類供應是否穩定?有沒有商家偷偷漲價?菜市場的防疫措施做得如何?針對近期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記者跟隨青羊區市場監管局走訪一天,看他們如何嚴把農貿市場“防疫關”,全力保障市民“菜籃子”安全。
?。吩拢玻比丈衔?,記者跟隨青羊區市場監管局干部隊伍一道前往光華街道、府南街道,深入中高風險區附近的3個農貿市場進行實地走訪,了解目前市場蔬菜肉類的供應情況,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是否到位等。
“農貿市場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場所,關乎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農貿市場人流量大,人員結構復雜,病毒傳播風險高。”帶隊的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宓洪告訴記者,自本輪成都本土疫情發生以來,該局實行“領導包干+干部巡查”模式,對全區30個農貿市場的防疫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每天都安排干部職工深入各農貿市場開展宣傳引導、協同巡查等工作,督促市場開辦方、經營戶和群眾積極落實測溫、掃碼、規范佩戴口罩等要求,同時提醒警示經營者依法經營,加強價格自律,做到疫情防控與保供穩價兩不誤。
“我們市場方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對商戶進行索證索票建立臺賬,9點前完成至少15批次的入市產品農殘抽檢并將結果進行公示,專人值守要求進入市場群眾掃碼測溫戴口罩,農貿市場環境每天不低于4次消殺。”益民菜市家園店店長茍明朝表示一直牢記市場監管所保供穩價的告誡,“近期旁邊的怡馨花園小區被封后,我們配合社區為居家隔離觀察的177戶居民提供新鮮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并且價格低于周邊市場價5%-10%,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
記者了解到,該局還建立健全了《農貿市場疫情應急預案》《農貿市場疫情防控“黑白名單”管理制度》,完善《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告知書》,建立商戶體溫臺賬和健康碼臺賬,壓實市場方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確保農貿市場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同時加強核酸檢測力度,一方面組織開展農貿市場人員一周兩次核酸檢測,建立檢測臺賬,對高風險區附近的農貿市場,增加檢測頻率,另一方面組織對農貿市場經營環境及廢水污水廢棄物等進行核酸檢測,不留任何安全死角。截至目前,市場人員核酸檢測和農貿市場環境采樣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中國食品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