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10:15 瀏覽量:28986 來源:中國食品報
對乳企而言,牧草種植、奶牛飼養、生產加工、質量追溯、渠道合作、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正不斷完善,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結構的日益復雜。如何更高效地進行鏈路管理,提高管理質量,是乳企需要逐步解決的課題。日前,伊利數字化轉型生態創新大賽舉行路演決賽,6家科創企業脫穎而出,共同成為乳業數字化的探索者。事實上,數字化的興起正影響并改變著乳業這一傳統產業的現狀,從養牛、擠奶,到生產、運輸,甚至到終端消費,數字化已經滲透到乳業的每一個環節。
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在當前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市場中,企業可以通過細分領域的深耕和差異化的競爭,找到新的賽道,打造出新的‘獨角獸’。”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曾表示,全產業鏈數字化的新應用是未來乳業行業的一大趨勢,是行業持續增長的內驅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乳制品行業帶來較嚴重沖擊。一方面,乳制品因短保質期而高度依賴終端動銷,在消費場景被急劇壓縮的情況下,存貨的折損非常嚴重;另一方面,因為奶牛不會停止產奶,又不能靠壓降生產節奏來削減成本,所以,全行業在第一季度的財務表現非常低迷。不過,乳制品行業在二季度很快恢復元氣,尤其是規模較大的企業,恢復得更快一些。其主要原因便是乳企這幾年在推動的數字化變革。
乳業通過更積極地擁抱線上渠道,更主動地做用戶運營,獲得了更多觸達用戶的機會,同時在供應鏈、內部管理等方面,通過提升數字化水平,對工作流程進行重構,使效率提升,履約能力增強。
數字化可以為傳統產業進行賦能,使傳統產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獲得升級、迎來更強大的競爭力。伊利集團副總裁趙昕認為,數字化時代下消費者是“人、貨、場”的核心,乳業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就要從產品服務、品牌等方面持續滿足全年齡段、各圈層、各場景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深挖乳品市場消費潛力,促進乳品市場繁榮,同時拉動內需增長,推動行業發展。
“一杯牛奶中包含了牧場、生產、物流等數據,初步統計一杯牛奶里總共包含了有170兆的數據量,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加。如果能夠用好這些數據,在全產業鏈上實現數字化運營,就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把更高品質的牛奶奉獻給消費者。”李鵬程表示。
健合集團中國區公共事務總監朱輝認為,除去優化自身產品品質和豐富產品類別外,從企業內部來看,想要穩定價盤還需要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因為企業失去了增速之后,會看重運營的能力,“原來是節能增效,現在要提高單店的產出,要提高滲透,包括質量、研發、物流,整個鏈條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已滲透全產業鏈各個板塊
在數字化轉型的早期,更多乳企聚焦在供應鏈的數字化控制、智能工廠的打造,如伊利建造原奶處理中央控制室和中心化驗室,憑借電腦就可實時監控生產運行情況,嚴格控制檢測環節。蒙牛與阿里云開啟“奶源數字化”項目,建立智慧牧場系統,實現800多個牧場的100萬頭奶牛都有“云醫生”監測。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推進,數字化轉型逐步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板塊。如澳優在財務報表實現數字化之前,財務工作人員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在每月15號左右做好報表,通過數字化改革,如今管理層4天之內就能看到數據;合生元依托數據化構建從奶源、原料、生產過程及流通過程的“一罐一碼全程可追溯系統”;貝因美攜手有贊打造線上渠道,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
對于乳企來說,數字化轉型不是數字化平移,數字化在助力乳企優化公司結構、提質增效之外,還能幫助企業實現創新。如何推動乳企管理、運營、營銷全方位數字化,是影響轉型結果的重要因素。
“傳統產業與數字化的結合不是簡單的1+1平移。”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要提高關鍵點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飛鶴則將數字化改革應用到企業的全鏈路中,實現了各方的聯通,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在行業端,飛鶴與戰略合作伙伴打通了系統,上下游可以實時了解各個環節的產能、生產計劃、原材料存儲等,大大提高協同能力;在企業端,飛鶴將數字化提升到戰略層面,全面推進組織優化;在消費端,飛鶴在2018年打造了一期數據中臺,通過C端觸點數字化和智能化,實現與消費者和商品全鏈路的連接。
當下市場需要什么,企業是否能解決,怎樣將兩者聯系起來?運營數字化為乳企提供了新思路。藍河曾攜手火山引擎進行數字化方向的戰略合作,首先針對市場需求的挖掘開展數字化改革,兩者通過“客戶數據平臺CDP”和“智能數據洞察ABI”,聯動“增長營銷GMP”等產品,構建更完善的數字化消費者運營中心。通過中心,實現了從基礎建設到智能洞察再到精準營銷的一站式、精細化的數據運營體系。
數字化營銷能助力企業精準認識用戶、捕捉消費行為軌跡、解讀用戶消費習慣,更精準地觸達消費者。例如君樂寶攜手巨量引擎利用創意視頻小游戲、超級拜年挑戰賽、紅包卡券等互聯網平臺的新鮮玩法,整合平臺端資源,實現770億的超大量級曝光,與數億用戶完成新春狂歡。菲仕蘭全球首個創新體驗中心落戶上海市黃浦區,通過線上線下全場景交互,給消費者帶來創新應用場景體驗,另外,通過“專家視頻連線”“QR code即刻溯源”等數字化服務,探索AI人工智能技術與無人值守零售的場景運用。
乳企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還需要優化人才儲備、信息技術、法律法規等各個方面。
與普通行業相比,橫跨一二三產業的乳制品行業產業鏈極為漫長。規模化乳企從畜牧養殖到生產加工,再到物流消費等多個環節都有覆蓋,數字化轉型顯然并非一蹴而就的小事,需要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共同努力。
那么乳業的數字化轉型究竟要走什么樣的道路?作為一項新的資源,數字化如何提升企業效率和企業服務質量?都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議題。而對于大型乳企來說,數字化轉型比起其他行業更加艱難。
以伊利為例,在數字化方面,伊利確實作出了不錯的成績。如牧場及奶源采集環節,大型牧場奶源自動化、數字化管理改造較早,普及程度較高;生產制造環節,單點自動化基本已經實現,部分環節數字化程度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伊利的全流程數字工廠仍然處于早期;渠道供應環節,分銷模式占主體,經銷體系數字化仍在早期;直銷渠道數字化程度較高,但孤島現象嚴重;消費者連接環節,仍然依賴于線下渠道,數字化使用效率不高,數據模糊、不可控,加之大型乳企業務線繁雜,數字化的滲透力被大大削弱。
所以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乳業來說,數字化的過程必須由內而外,從底層開始,逐一突破。乳業走數字化這條路是必然的,但如何走卻沒有標準答案。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
(楊曉晶 綜合整理)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傳統茶企如何吸引更多新生代
下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二〇二二年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發布 六個乳制品品類中,嬰配粉均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