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15:01 瀏覽量:28699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楊曉晶)日前,第六屆山東現代奶業大會在煙臺舉行。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振峰在會上介紹,當前我國奶業整體基礎穩固、發展態勢向好。2021年全國奶類產量接近3800萬噸,乳制品產量超過3000萬噸,奶類消費總量超過6000萬噸。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70%,荷斯坦奶牛年均單產8.7噸,規模牧場100%實現機械化擠奶。2022年上半年,我國奶業逆勢上揚,牛奶產量增長8.4%,奶業發展潛力足、韌性強。
“但也面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深層次問題和系統性挑戰。”周振峰同時認為,首先,全鏈條方面,利益聯結不緊密,不能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其次,在養殖領域,還有資源匱乏、成本偏高、糞污治理點多面廣等問題;另外,在加工領域,主要是產品品類單一、科技含量不高,設施、包材和技術等自主創新不夠。
如何創新驅動?周振峰分析,首先綜合考慮空間、資源和環境等要素,逐步優化產業布局。既要重點統籌北方黃金奶源優勢集群和荷斯坦牛高產品種,也要同時兼顧南方及大城市周邊奶源帶和乳肉兼用牛、奶水牛、奶山羊、奶綿羊等奶畜品種,優勢集群、重點突出、統籌兼顧;其次,科學分析當前狀況、市場空間和未來需求,持續調整乳品結構和品類。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積極發展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等本土優勢產品。開發乳清粉、乳糖、奶酪以及功能性乳品,拓寬乳品結構和品類,滿足多樣性和功能性消費需求;第三,立足規模擴大、品質提升和效益提高,扎實推進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創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和體系,突破創新壁壘,激活創新活力,提升奶業供給,創造奶業需求。加強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牧場和工廠,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綠色轉型,踐行雙碳戰略,強化奶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
另外,奶牛養殖業的粗飼料供應問題成為與會人士關注的另一熱點。近年來,隨著產業政策、市場形勢和國際大環境的復雜變化,國內奶業向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產業格局進一步集中。頭部乳企憑借資本力量和資源優勢,大規模投資并購、擴建奶源基地。同時,當前原材料的重要性、供應鏈的穩定性越來越舉足輕重,已成為大乳企進行產業布局的首要考量。產業鏈重心向上游轉移,逐漸由“奶源中心戰略”轉向“飼料中心戰略”,越來越多的新上牧場和乳制品廠在飼草料供應能力強的區域布局,如伊利、蒙牛、中地等大型乳企已經在山東擴群建廠。
“未來兩年,山東省奶牛存欄將突破百萬頭,奶產量達到300萬噸以上,粗飼料需求劇增。”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王成武指出,當前粗飼料供應問題成為奶牛養殖業發展的瓶頸。
山東是奶業大省,2021年全省奶牛存欄86.1萬頭,規模化比重達到93%,高于全國20個百分點,萬頭以上奶牛場達到22個,牛奶總產量288.3萬噸,居全國第四位;全省乳制品產量242.6萬噸,占全國8%,居全國第四位。農牧融合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社區直供、奶農辦加工、觀光牧場等發展迅速,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奶農養加一體化試點省份。
“山東奶業發展還存在短板,亟待補齊。”面對目前形式,王成武建議牧場要做好農牧結合、種草養畜,提高自身飼草料的保有量和自給率;同時通過挖掘內部潛力、健康養牛,實現牧場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