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09:15 瀏覽量:23352 來源:中國食品網
當前,6家上市和掛牌的酒類流通渠道企業中,只有華致酒行和海倫司2家營收實現了正增長,其余1919、怡亞通、名品世家、酒便利4家的營收和凈利潤則全部下滑。
2022年半年報顯示,華致酒行上半年實現營收53.75億元,同比增長35.94%,但凈利潤為3.21億元,同比下滑了12.44%。華致酒半年報顯示,公司保真連鎖品牌效應擴大、內部管理流程優化、連鎖門店分銷能力提升等,推動了營收規模的增長。
1919實現營收23.45億元,同比下降9.29%,凈利潤717.1萬元,同比下降89.25%。酒便利實現營收5.21億元,同比下滑7.92%,實現凈利潤0.155億元,同比下滑34.71%。名品世家實現營收6.07億元,同比下滑3.66%,實現凈利潤0.55億元,同比下滑7.67%。怡亞通酒飲板塊營收15.22億元,同比下滑31.78%。其中,酒飲品牌運營業務實現營收3.86億元,同比下滑30.53%。海倫司營收為 8.74 億元,增長僅 0.64%,凈利潤的虧損達3.04 億元。
從6家白酒上市流通企業的101.08億元成績來看,其所面臨的經營形勢已異常嚴峻,隱現“行業寒意”。
營收呈普遍負增長,凈利潤也出現收縮,透過半年成績單揭示了企業所獲凈利微薄外,還透露了酒類流通渠道領域哪些趨勢?
酒類渠道市場形勢嚴峻
與白酒行業上半年“穩得住”不同,從企業財報的現象看出,6家企業利潤下跌,營收方面除了華致酒行,其余全部負增長。
在營收端,6家新零售企業營收合計剛剛過百億,除了華致酒行和海倫司保持正增長外,1919、酒便利、名品世家、怡亞通都出現了全面下滑,其中,供應鏈龍頭怡亞通在酒類板塊則驟降超過30%,酒便利、1919、名品世家三家以連鎖為主要業態的企業下滑程度保持在個位數。
在利潤端,流通基本被寒氣籠罩。華致酒行和名品世家相對情況良好,酒便利大降34%,1919則增加突出,以超20億的營收盈利卻不足千萬,利潤下滑率高達89%。相較于上述三家企業,去年被封為“新物種”的海倫司則巨虧3.04億。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連鎖小酒館海倫司,正陷入由盈轉虧的窘境。其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為 8.74 億元,去年同期為 8.68 億元,增長僅0.64%,而凈利潤虧損達3.04 億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虧損為 2484 萬元,調整后的凈利潤虧損為 9990 萬元。尤其今年上半年,已有近70家海倫司小酒館閉館,因其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型酒類運營商,由盈轉虧正是終端型酒商面臨的群體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終端的問題不可忽視。終端在二季度的庫存消化不暢,除名酒和區域強勢品牌還能有部分動銷外,其他區域品牌幾乎“紋絲不動”,這讓終端“很受傷”。當前終端所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銷量大幅下滑、毛利率下降帶來的運營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酒便利是一個區域的酒類流通企業,目前隨著整個酒類消費結構性升級,其由于體量有限名酒資源以及渠道議價能力偏弱,發展空間受限,具體還要看企業下一步的的運作水平以及市場執行能力。
2020年至今,疫情對于商業體系中的酒類流通企業來說,是無法抵抗的原因。其中,上半年擁有30多家門店的蒲象酒行在鄭州關閉數家直營店,成為流通領域討論熱點。河南酒業今年表現出市場低迷、消費多極分化、煙酒店生存困難等特征,已經有1萬多家店被關停,有些專賣店今年的業績下降了30%。
同樣,在酒業消費大省的廣東、山東、湖南、河南等地上半年酒商注銷企業最多,全國共計注銷2萬個,而新注冊的為1.5萬個,也就是凈減少5000家酒商。
終端關店潮、跨界酒商退出、經銷商艱難維生等流通層面的這些真相,或許才是酒業的困難所在與要面對思考的。
如何打開成長空間的“鑰匙”,實現酒業新增量?
從半年報看,1919在線下門店營收業績受創的時候,線上業務卻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報告期內,天貓1919官方旗艦店實現同比124%的銷售增長。全網“6·18”大促期間,其在天貓食品榜單中穩居名列酒類店鋪前茅,抖音酒水行業戰報中綜合類店鋪第三名。電商直播業務板塊,“6·18”期間其天貓官旗天貓全時段總GMV突破1.48億,同比增長540%。
新零售的出色表現,讓1919在很大程度上穿越酒類流通企業在上半年普遍遭遇的不利影響,較為平穩地渡過了行業波動期。同樣,對于行業風向的變化,1919憑借著不斷自我變革,運營系統優勢、供應鏈優勢、品牌優勢、信息系統優勢為其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支撐,也為自身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
當然,分析華致酒行能營收掙錢,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門店數量和質量都取得了進步,二是名酒和定制酒銷售提升的貢獻極大。這也正說明當下酒業集中化、名酒化趨勢明顯,已從產業段傳導至渠道端,未來渠道將進入快速發展,精細化管理是最重要的競爭力。
目前來看,華致酒行作為中國酒類流通第一股占據著酒類流通領域的龍頭,但1919、名品世家、酒便利等企業也積極謀篇布局,帶來更多樣化的聲音,共同發力做大酒類流通規模。
渠道變革凸顯,全渠道編織消費巨網
對于酒類流通企業而言, 更重要的是自救,行業預測華致酒行、1919等企業隨著旺季到來,上半年利潤下跌的局面會得到扭轉,但這取決于企業是否做好了相關應對。
業界認為,酒廠的優商扶商能力成為這一輪調整中最關鍵的因素,同時酒商要提升精耕細作的渠道能力,不論是打造品牌和掌控渠道,大消費時代,更加的個性化、碎片化和及時化,都要圍繞消費者去做,特別強調了“不囤貨”的理性建議。
可以看到,與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新一輪自建終端布局不是以前的傳統零售,而是帶有新零售的基因,在模式上更加注重線上、線下一體化,同時品牌和品類的搭配更加專業化,背后還有資本的加持。
在有資本、名酒資源加持的新零售和大商來說,可以相對順利度過本輪周期,但對于大多數終端門店和小商,在渠道端已經“洗牌”一輪后,是迎接機遇的最好時機。
連鎖化為新零售酒商打造了超級網絡,即全國化的市場布局和網絡布局。如華致酒行擁有連鎖門店2000多家、優質零售終端30000多家,其廣泛的渠道布局,構建起了整體渠道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即使存在單點局部受損,整體系統仍然能以良好的狀態繼續運行;1919則依托C端和B端,線下布局800余座城市的2200多家門店;酒便利在河南、北京、陜西、江浙等地開設直營門店及前置倉達數百家,注冊會員超過400萬人。
同時,面對已開始的渠道變革,產品的定價最終都會以消費者為導向,一邊是經過層層盤剝產品售價虛高的傳統經銷商,一邊是砍掉中間環節直接將產品從廠家送到消費者手中。由此可見,這才是酒業新零售未來商業流通變革的趨勢。從價值鏈來看,無限靠近消費者永遠是對的。
在品牌端來看,華致酒行明確強化與上游名酒廠的深度合作,完善并優化了覆蓋全國的“毛細血管式”的全渠道營銷網絡。在產品方面,與茅臺、五糧液、釣魚臺、習酒、古井貢酒、汾酒、洋河、劍南春等諸多名酒企業緊密合作,在名酒的賦能下完成精品酒產品矩陣不斷豐富,共同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營銷渠道優化變革,讓華致酒行的名酒戰略準確踩在行業發展趨勢上。除此之外,華致酒行在京東、天貓、蘇寧、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建立官方旗艦店,結合酒水消費趨勢、消費者購物習慣和場景,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與此同時,隨著當前互聯網生態中的不斷變革,面對酒水零售業務渠道份額的線上5%和線下95%的1919,作為酒業即時零售領跑者,如何打開成長空間的“鑰匙”利用新零售進行突圍,其堅信擁有巨大的線上成長空間。
梳理發現,早在2011年,1919開啟電商業務,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在原來構造的屬于其獨特的酒類零售模式雛形的基礎上,打通“O2O”的信息化通路。2013年,為了真正打通O2O最后半公里,1919提出在成都、綿陽等十多個四川城市實現19分鐘內立即送。到“酒業即時零售”階段,1919門店數量已突破2000家。2022年以來,1919持續拓展不同類型的門店,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以B2C與B2B相結合的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為2022中國網絡零售Top100中唯一上榜酒類企業。
在酒類新零售流通領域,從某種程度講,疫情加速了華致酒行、1919、名品世家、酒便利新零售的發展。以“線上線下”聯動、以消費者零距離服務及互動為重要特征的“新零售”,為商業酒類商貿企業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不可否認,資本不僅僅是看重酒品類的發展前景,更主要是看到中國酒類流通領域駛入了變革的快車道。
隨著當前互聯網生態中的不斷變革,作為酒類流通行業品牌連鎖加盟優勢凸顯,連鎖門店帶來的專業運營團隊、渠道品牌優勢、產品結構優勢、線上線下門店互聯優勢、創新優勢等各種優勢明顯,在不遠的將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有著巨大的線上成長空間。
新零售的第二曲線態勢
面對酒水零售業務渠道份額的線上10%和線下90%,隨著當前互聯網生態中的不斷變革,作為酒業即時零售領跑者的1919的戰略路徑來看,將在不遠的將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擁有巨大的線上成長空間。
隨著數字化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帶來的機會,酒類新零售紛紛加速完成了線上平臺、線下平臺、供應鏈平臺、物流平臺、大數據&云平臺、共享共建平臺等數字化升級,以進一步增強行業競爭活力。
在今年,怡亞通與國美在供應鏈領域形成合力,繼而在供應鏈與銷售端“擰成一股繩”,加速向著全場景、全渠道的共享零售消費平臺一路狂奔。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實現全渠道流量、貨源與資源的整合。
毫無疑問,縱觀終端型酒類運營商,與時俱進,則以變應變迎來新零售增長第二曲線。
從消費端來看,酒商新零售融合線上、線下、物流的新零售模式成為激活零售市場的關鍵步驟,通過連接傳統酒企和消費者,并發揮其渠道互通、數字化、場景化等優勢特點,為消費者帶來種類多、價格低、有保障的購酒體驗,推動中國酒水行業步入新階段。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流通領域的爭奪歸根結底是對消費者的爭奪,在變革中找到未來的“答案”,誰能為消費者創造更高的價值,贏得消費者信任,誰就能爭得市場。
事實上,2022年酒類流通領域呈現出品牌化、數字化、專業化、多樣化的變革趨勢,競爭格局和市場格局隨著行業的發展而加速變化。酒類電商讓渠道更加透明,也為直供模式制造了更大空間,更快的即時配送服務成為酒類新零售企業新的角逐點。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資本也格外青睞流通領域,是助推發展的關鍵之年。
2018年,1919拿到了阿里巴巴的20億元戰略投資,本輪融資后1919估值達70億元,“酒類新零售”階段的1919發展勢頭更加強勁。今年8月,1919與酒飲垂直類交易服務B2B平臺酒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酒多多平臺將承載起1919鏈接眾多品牌商、打通上下游、做強B端市場的重任,1919的B端商業版圖進一步得到拓展。同樣,在2022年6月,名品世家發布權益變動報告書,稱寶德股份擬支付現金5.34億元購買交易對方持有的名品世家51.00%股份。
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沖擊,曾經的煙酒店零售、渠道大商、酒類直供專營等都指向了同一方向的渠道變革。顯然,酒類渠道變革正從過去的單一化、多樣化,逐步走向系統化、成熟化、資本化,一場深度的變革戰已經打響,傳統的渠道模式面臨著更新迭代或洗牌。業內人士認為,營銷模式的變革推動了新老酒商的變化,數字化的發展推動了內容電商的發展,未來線上線下結合是發展方向。
在中國酒業協會正式發布《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中,對渠道商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培育千億級酒類大商至少一家,百億級5家,50億級大商10家。這意味著,百億大商、千億大商戰略,政策扶持帶來酒類流通的深度變革。
更意味著,酒類流通企業正在從橫向的“并購整合”做大做強,轉向縱向的“做深做實”以壯大自身,從野蠻生長轉向對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在這樣的趨勢背景下,酒類流通行業需要在自我變革與創新中謀求更大的突破,進一步提升市場滲透率。進入下半年,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在不斷變革中探索前行的酒類流通領域,將被業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