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15:42 瀏覽量:2617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據第一財經報道,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義烏市市監局)食品監管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我們沒有接到在全市下架檳榔的說法,而是要把檳榔當成‘檳榔制品’來銷售,不得按照食品來銷售。且要分區域售賣,檳榔不能跟食品混在一起售賣。”
目前,在義烏的各家便利店中,還有不少在售賣檳榔。在記者采訪的幾家義烏市便利店中,一部分表示暫未接到檳榔下架的通知;一部分表示接到了通知,但是目前還有售賣。
歌手去世
曾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檳榔所致
2022年9月10日,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終年36歲。傅松曾在其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檳榔所致,呼吁大家“珍惜生命,遠離檳榔”。
據紅星新聞消息,9月15日,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街道的便利店老板徐先生反映稱,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求商家下架店內檳榔,不得銷售。
“市監局的人9月15號下午在微信群里通知:所有便利店銷售的檳榔全部下架,不得銷售。”徐先生說,他當日剛從檳榔經銷商處進了一批貨,下午便收到了下架檳榔的通知,暫時不知如何處理店內的檳榔存貨。
據徐先生透露,由于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的事情,近期到其店內購買檳榔的顧客相比平時要少一些。“平時我們這兒買檳榔比較多的是一些喜歡抽煙的年輕小伙子,大家看到那個新聞可能會有點擔心。”
9月19日下午,某知名檳榔品牌在義烏市的經銷商表示,前幾日有多家商戶向其詢問有關檳榔下架的消息,但他們一直未接到有關部門的上述通知。“9月14日公司說暫緩進貨,但沒想到是這么嚴重。但如果商家有檳榔賣不掉,我們也會過去幫他收貨的。”
今年9月初,浙江省開始下發有關通知
禁止檳榔作為食品銷售
對此,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上述通知屬實。該工作人員表示,近期上級有關部門要求,“浙江省內的食品經營者不得銷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識的檳榔制品”。
“這個通知基本是永久性的,不是說短期(下架)。”該工作人員稱,如果之后商家存在銷售檳榔的行為,相關部門會對此進行處罰,“現在就是先引導商戶對檳榔進行下架處理。”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亦告訴記者,浙江省是從今年9月初開始下發有關通知,禁止檳榔作為食品銷售的。據該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取消了食用檳榔的類別,檳榔作為食品的生產許可和監管便缺乏了依據。
記者經梳理發現,近年來我國的檳榔監管政策逐漸推進且趨于嚴格。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檳榔果列入了一級致癌物;2019年,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要求湖南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從該年3月7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取消了“食用檳榔”的類別;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
四川多地要求下架檳榔制品
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為落實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加強檳榔制品銷售監管的通知》要求,有效監管檳榔及檳榔制品銷售行為,近日,營山縣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縣檳榔代理商和經銷商進行了集體約談。
另外,9月16日,成都市新津區市場監管局微信公號消息提到,為進一步加強檳榔制品銷售監管,近日,花橋所開展檳榔制品專項清查行動。此次行動,將校園周邊、超市、便利店、小型商場等作為重點檢查區域,深入排查違規銷售檳榔行為,同時利用線上外賣平臺檢索違規銷售檳榔商家,再進行線下檢查,做到精準打擊。
澎湃新聞注意到,稍早前的7月29日,四川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答復《關于消除檳榔制品對未成年人危害的建議》時表示,該局今年在“春雷行動2022”、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春季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行動、鐵拳行動等專項行動中統籌安排對檳榔產品銷售情況進行了檢查。
在各類專項行動中對792家校園周邊經營店開展重點檢查,對存在經營檳榔制品的80余家經營店,要求商家下架檳榔制品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檳榔制品,督促商家在店內顯眼位置張貼“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檳榔”“檳榔制品不再作為食品銷售”“請大家謹慎購買檳榔制品”等警示標語。
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到,檳榔制品很長時間作為一種食品已相對普及,但是存在一定的食用風險隱患,尤其針對未成年人群體,他們普遍心智發育尚未健全,對事物的危害和后果缺乏準確的判斷,且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一旦缺乏正確引導很容易由嘗試逐步轉為成癮,造成嚴重不良后果。
長期嚼檳榔為何會致癌?
嚼檳榔是不少人的愛好,然而,檳榔果早已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至于致癌原因,一是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的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二是檳榔較硬,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創傷。
2017年,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科在《中國牙科研究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湖南口腔癌患者數量的研究論文,文中對長沙當地五所醫院口腔癌患者進行統計,發現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因檳榔導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從23.94%飆升至85.53%,人數則翻了將近20倍。
2019年,國家衛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的解讀中提到,要對長期咀嚼檳榔等高危行為進行干預等,促進群眾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在中國,廈門是較早對檳榔進行地方監管的城市,早在1996年該市就禁止在當地生產、銷售檳榔。今年,廣州也開展了對檳榔廣告的清理工作,自3月18日起,全市媒體、戶外廣告均已停止發布檳榔廣告,廣州還加強了檳榔廣告的日常監測,從源頭上管控檳榔廣告的發布活動。
本版文圖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第一財經、中國青年報、紅星新聞等
上一篇:防疫和服務兩不誤 珙縣市場監管局全心服務企業辦理營業執照
下一篇:國酒觀察:打造長江、黃河兩大名酒產業帶的價值意義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