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08:49 瀏覽量:2621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
“根”,在中國人心中是歸屬感與自豪感的代名詞,無論是始祖文化之根,還是姓氏血脈之根,都是不可磨滅的印記。中國人講求“根正苗紅”,而中國酒亦是如此。
從2017年到2021年再到如今,醬酒從火爆、高速發展階段進入了理性的中場階段,在消費持續升級、依舊濃郁的醬香氛圍中一場優勝劣汰的“生存之戰”打響。面對長期博弈,唯有真正有歷史底蘊、有優良品質、有品牌影響的企業才能“叱咤風云”。此時的行業,呼喚根基深厚的“正統軍”充當引領者角色。而王秉乾酒業,當仁不讓。
成都糖酒會期間,“王秉乾傳人新聞見面會”舉行。貴州百年黔莊酒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貴州三官樓王秉乾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強喊出“不要懷疑哥,哥才是王茅傳說”的最強宣言,還原“一杯王秉乾,半部醬香史”的歷史真相。
從“榮太和”到“榮和”,再到今天的“王秉乾”,“王茅”一脈歷經七代傳承,在百余年的歲月洗禮中不改釀好酒的初心,成就一個被標注非遺的“王茅傳奇”。面對品牌標識紛繁虛假的亂象,王秉乾酒抽繭剝絲,以尋根問宗來正本清源,把一瓶真正的好酒奉獻給世人。
貴州三官樓王秉乾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強
不是王丙乾,而是王秉乾!
眾所周知,天下醬酒,無人能出茅臺之右,而“三茅成一臺”,此言更是不虛。在茅臺推出王茅、華茅、賴茅前后,與“茅”攀上關系,沾親帶故,對于一些酒企而言便是搭上了發展的“順風車”,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則是一頭霧水,真假難辨。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行業市場上到處是“王丙乾”等王bing乾之流,舉著“王茅創始人”招牌,一定程度上已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在中國酒文化城里立著的王茅創始人塑像也非常醒目地寫著“王丙乾”。
很多人會疑惑:現在又冒出個“王秉乾”,到底是“王丙乾”,還是“王秉乾”?作為王秉乾的嫡系長孫,王德強堅定的說出真相:“王茅創始人不是王丙乾,而是王秉乾!”這一字之差的背后,到底暗藏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追溯王茅世家前六代,最早的關鍵人物之一就是王映奎(1828—1890)。王映奎系魯班笠堡村人,仁懷縣城懷陽書院就讀后獲取歲貢。王映奎由于家境困難,常為學款和伙食費擔憂。時仁懷縣城三官樓有一石姓大富人家,膝下無子,看王映奎天資聰穎,遂著人說和,王映奎過繼到石家,取名石榮霄。
1879年,王映奎聯合了王立夫、孫全太共同創辦了榮太和燒房。“榮太和”名稱,源自于三位聯合創始人名字和商號,“榮”取自石榮霄之“榮”字,“太”取自孫全太之“太”字,“和”取自王立夫祖輩在茅臺經營鹽業的商號叫“天和號”之“和”字。
然而好景不長,孫全太中途退出,燒坊名字少了一個字即為“榮和”,這也吻合了茅臺歷史記述的“三茅合并”之中的“榮和燒房”。這期間,就是1915年榮和燒房、成義燒房兩家送酒參評,獲得巴拿馬金獎榮譽后,兩家打官司,后經省長劉顯世折中判定,此殊榮兩家共享,獎牌留存仁懷商會。
榮和燒房傳至王秉乾已是第四代。王秉乾畢業于貴州師范學校,曾任茅臺鎮鎮長,茅臺小學校長。王秉乾經營管理期間,榮和燒房達到鼎盛,窖池增加到6個,產量由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增加到三千五至四千公斤,最多時能達到一萬二千公斤。同時為感恩祖上,王秉乾將嫡傳醬酒大曲配方命名為“榮霄散”,代代傳承。
1951年2月,王秉乾因被誣陷通匪罪被判處槍決,燒房停產。而沉冤終將得雪,到了八十年代,王秉乾平反恢復名譽,子女進入茅臺集團工作。1983年王秉乾后人繼承其釀酒技藝恢復王秉乾酒業于魯班鎮,創立貴州黔莊酒業,隨后在酒廠屋頂上按比例復建了王秉乾祖宅——三官樓四合院。
1998年,中國酒文化城建成開放,為紀念王秉乾為茅臺酒發展做出的貢獻,文化城制作并展示了王丙(秉)乾塑像。據王德強解釋,“王丙乾”可能是口口相傳同音不同字導致的筆誤,應當是“王秉乾”。他以1951年對王秉乾的宣判書以及當地政府街道辦開出的王秉乾家族的證明材料,正式而堅定的糾正了這一差錯。
在百余年的嫡傳中,王茅世家秉承“王氏家訓做好人,七代傳承釀好酒”的祖訓,見證茅臺鎮醬酒的動蕩和變化。“王秉乾”三個字,一字不誤,方能象征著百年醬酒傳奇,亦代表著醬酒本源的正統血脈。
貴州三官樓王秉乾酒業公司總經理、酒業營銷界大咖李德印
酒癡尋根,守護“王茅傳說”
正如中國人有“家”,中國酒也有“根”,而“家”和“根”的文化源頭在于人。人既是創造者,也肩負著守護與傳承的使命。新生勢力的崛起、白酒價值的回歸,背后都離不開酒業匠人的堅守和付出。他們在汗水與靈感的交織中,描繪著中國酒業的璀璨畫卷。
在有著“酒癡——德強大爺”綽號的王德強身上,工匠精神更是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無論外表還是性格,王德強都是一個老實巴交的釀酒匠人。或許是生在釀酒世家,王德強從小耳濡目染,養成了和爺爺王秉乾相同的秉性,癡迷于把酒釀好而不善言辭。他不諳世事,不善交往,但說到酒又滔滔不絕。
正是這樣一個“酒癡”,他產生了一個念頭,認準了一件事就會堅持不懈地去做,不達目的不罷休。2022年仁懷市政府相關機構認證授牌的“王茅傳說”非物質文化牌匾,是王德強尋根問宗、正本清源的信念載體。
在很多人看來,王德強的“撥亂反正”行動開展的有點晚,而不知這“揭竿而起”的背后,他有著怎樣坎坷的心路歷程。
據王德強回憶:“當時我爺爺被定罪處以極刑,這對我們一家人影響很大,多年來不敢抬頭不敢見人,直到平反之后,感覺這已是從天而降的莫大恩賜,只有認真工作苦煉釀酒本事,將王茅世家的醬酒文化及釀造技藝一代代繼續往下傳承。”此外,對于王丙(秉)乾塑像的落成,王德強都是心懷感激,沒有太多想法。
王德強從未敢忘記歷史,也不在乎外界看法。每年去王秉乾墳前上香祭拜時,他都會與祖爺臨刑前的絕望痛苦、內心的糾結深深共情。他不想向現實妥協,他要不負列祖列宗的期待,守護好祖先們留下來的這“半部醬酒史”。
從茅臺酒廠退休后,王德強就決心“把根留住”,于是將貴州黔莊酒業總部門頭還原歷史的模樣,還在廠區用心重金打造王秉乾廣場、榮霄洞、王秉乾文化館,展現真實的王秉乾文化與茅臺鎮釀酒史。2021年,百年黔莊酒業集團總部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如果沒有王秉乾,王茅傳說就會斷檔。”王家有據可查的釀酒歷史,是王德強守護“王茅傳說”非物質文化的強大底氣。
面對市場上利用王茅故事追求利益的眾多“李鬼”,王德強表示他會持續維權,只要他們不染指“王茅傳說”非遺就行。商標可以用,但冒用王茅文化,冒充王茅世家傳人就是蒙蔽消費者。盡管守護之路充滿挑戰,但王德強無所畏懼,已然做好了百折不撓的準備。
嫡傳“榮霄散”,鑄就王茅之魂
一杯真正的好酒須得經過精心釀造,讓口味、品質、純度均達到上乘;一個好的酒企勢必將企業的生態形勢、釀造技藝、年代歷史和文化輸出都深度融合,最終由特定的產品來呈現。“醬酒熱”的興起、優秀醬酒品牌的誕生便是遵從此道,從而得以立足行業,打動消費者。
近年來,醬酒行業初步實現了規模化的市場布局和一定程度的價值認知度建立。隨著醬酒理性的回歸,產品的品質和價值被賦予更加關鍵的作用,市場呼喚真正的“實力派”。打著茅臺鎮旗號的醬酒不計其數,但什么才是正宗好醬酒?在王德強看來,好醬酒要通過古法匠心工藝將最醇正的味道傳遞給大眾。
秉承“將品質作為品牌護城河”的理念,王秉乾酒始終把產品質量放在企業發展第一位,充分發揮茅臺鎮核心產區優勢,嚴苛恪守12987醬酒坤沙釀造工藝,并誠邀數位釀酒大師、白酒評委和資深消費領袖為酒體層層把關,不負“一杯王秉乾,半部醬香史”的品牌美譽。
所謂“出來行走江湖,總有點功夫防身”,王德強和王秉乾酒縱橫醬酒江湖的“秘籍”便是正宗王秉乾釀酒技藝及嫡傳秘方“榮霄散”。
據王德強介紹,“榮霄散”由王家始祖石榮霄所創,由王秉乾通過優化改良,使其達到最佳的狀態。榮霄散賦予了“三官樓王秉乾”酒等其他系列產品醬香之魂,形成了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獨特風格。
位于中國醬酒核心產區——貴州茅臺鎮名酒工業園,貴州百年黔莊集團釀造基地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微生物環境,筑牢了醬酒釀造的生態防線,加上常年庫存基酒1.5萬噸,為王秉乾酒的產品和品牌打造提供了強有力的產儲能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百年黔莊集團擁有強大的生產、技術及研發團隊,其中,中國著名品評酒大師、釀造工程師茅臺八仙之一馮小寧作為首席勾調師,為三官樓王秉乾酒體的高品質保駕護航。
“天工稀音,好品自言。”王秉乾酒攜獨韻匠心尋正道而行,在精工慢釀中成就每一滴酒。秉承“做好人,釀好酒”的使命,用“王茅嫡傳,百年醬香”致敬美好生活,王秉乾酒在時代的潮流中將有品質、有風味、有工藝的文化醬酒傳遍四方。
“善釀+善賣”,重塑品牌價值
“一個企業的長期發展,需要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定位、精準的戰略加上高超的戰術。”“人類的一切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品’和‘產品’的競爭。人類的一切勝利,都是‘價值觀’的勝利。”……
在貴州三官樓王秉乾酒業公司總經理、酒業營銷界大咖李德印的朋友圈里,他的一些真知灼見總能令人受益匪淺。從河南區域經銷商開始,最終沖進鄭州大本營,再后來通過名酒買斷向全國織網,李德印成就了一代資深大商的地位。20余年的從業經驗,讓他具備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前瞻性。
同時,李德印也是王德強振興王家祖業、守護“王茅傳說”的強大助力和重要推手。王德強發起并聯合李德印等共同出資組建了貴州三官樓王秉乾酒業公司,在王德強心中,李德印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兩人的攜手,是“善釀者+善賣者”的強強聯合。
“是王德強老板的真誠感動了我,更是王秉乾這塊重見天日的真實招牌打動了我”。中國白酒向來是“你方唱罷我登臺”,李德印深信一個產品只有具備了歷史文化根基、品質保證,才能稱之為品牌。而三官樓王秉乾酒就是如此。
在李德印看來,三官樓王秉乾酒用匠人文化為魂、獨特品質開局,塑造一個別具一格的醬酒品牌,讓文化和傳承、品質和品牌相映生輝,會帶給合作伙伴前所未有的共贏。基于對王秉乾酒堅定的信心與期待,李德印公開承諾未來三年將不低于2億的銷售目標。他表示:“不想火得太快,只想火得更久,醬酒的整體產能僅占白酒行業的8.4%,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無疑,王秉乾酒“決勝千里”,離不開這位酒界傳奇大商的操盤。據了解,李德印幾乎擔任過酒水銷售和供應鏈打造的全方位工作,更對營銷環節、市場管理、銷售痛點、營銷模式等多方面有獨到的見解。由李德印掌舵的營銷團隊,將會讓三官樓王秉乾發展勢如破竹。
2022年8月18日,三官樓王秉乾酒業在鄭州召開品牌發布會,同時在鄭州糖酒會現場進行展示,以“正本清源·非遺傳承”的名義,強勢登陸中原。“王秉乾·締造、王秉乾·傳說、王秉乾·本尊和王秉乾·王尊”四個系列產品,呈現200元—1499元不同價格段的性價比,對廣域消費層級進行王秉乾文化及品牌、品質輸出,重塑王秉乾的品牌價值。
在李德印的戰略規劃中,三官樓王秉乾將執行“雙百共贏·股權商合作”模式,打造數字王秉乾,于重點城市重點扶持100位城市合伙人,同時開放戰略合伙人9家,與全國99個優秀經銷商合作共贏。計劃當年完成9家大商合伙人聯盟制,一年左右傾力打造100家三官樓王秉乾文化體驗館,三年內打造三官樓王秉乾品牌文化館500家,五年內完成999家王秉乾品牌文化館建設。
目前,“加速跑”的三官樓王秉乾酒已經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酒類大商和行業協會領導關注。三官樓王秉乾經銷商王敏女士表示:“選擇三官樓王秉乾有三大原因:一是品牌自身攜帶的歷史文化;二是李德印的入局,讓三官樓王秉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三是在當下的環境,選擇具備文化、歷史、特色以及發展潛力的品牌,才能穿越調整周期獲取更大的發展。”
正如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提出的優秀醬酒“6個有”標準——有品質、有品牌、有文化、有性價比、有創新的合作模式、有好的團隊,三官樓王秉乾酒業已具備了多維度的發展優勢。王秉乾酒業將在短時間內打響品牌知名度加快,實現三年左右成為全國醬酒一線品牌的目標。
“有人問我,為啥王秉乾一經上市,就被人看好并且銷售超越預期?我說因為趨勢,趨勢是一旦發生就再也不會回頭的東西。”李德印表示,王秉乾酒在發展過程中一直跟隨著趨勢,踐行著自己的方法論,他將其總結為“縈繞于心,觸手可得。”搭上了趨勢這輛列車,王秉乾酒將跑得更快、更遠。
一杯王秉乾,七代傳真諦,半部醬酒史。歷史成就了王秉乾酒,王秉乾酒選擇了未來。在醬酒調整期中,王秉乾酒能否完成文化醬香“黑馬”的華麗轉變?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