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0:14 瀏覽量:13622 來源:寬窄研究院
繼攜手兩大諾貝爾獎得主后,聽花酒的最新廣告片登陸天花板級電視媒體頻道傳播,“天價白酒”聽花酒再次引發行業熱議。
顯然,聽花酒意圖明顯,意在借助兩大諾貝爾獎得主、央視頻道的強大資源,讓其品牌影響力得到提升。然而,無論是從早期推廣“極草粉片含著吃”概念的蟲草,還是曾經大造聲勢主打火鍋餐飲消費場景為“吃辣喝的白酒”的涼露酒,如今皆告失敗。
那么,現在聘請“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出任聽花酒首席科學家”為背書的“天價聽花酒”,青海春天還會有“春天”么?
天價酒沒有第二
聘請諾獎得主,押寶聽花酒?
值得注意的是,聽花此次聘請的“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出任聽花酒首席科學家”提出,“開創醬香PLUS”的升級跨代概念,助力聽花酒口感升級與飲用價值的創新。
聽花酒以諾獎得主助力研發下將酒體升級定型“醬香PLUS”,真能實現白酒的品質價值提升?
其中,斐里德·穆拉德由于發現一氧化氮能促使心血管擴張而于199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發現了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統中是一種重要的信號分子,并致力于探索一氧化氮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又因諾獎成果促進了萬艾可的發明,其也因此獲得了“偉哥之父”的贊譽。
另一位諾獎得主亞利耶·瓦歇爾則因“為復雜化學系統開發多尺度模型”于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其研究成果是一種運用計算機,并將經典物理學、量子物理學與生物化學進行完美結合的方法,用以揭示生物化學繁雜多變的世界。
聽花方面表示,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加入,在聽花酒后續工藝再提升的過程中,將憑借在各自領域的研究突破性成果,從不同角度助力聽花酒創造新的價值,助力聽花酒的研發。穆拉德將親自指導聽花酒團隊,基于“雙激活”釀酒理論,圍繞雙激活產生的一氧化氮提升等展開深入研究,實現更為系統全面的減害增益成果。瓦謝爾和團隊的科研成果將助力聽花酒在工藝與酒體風味、風味與人體感知等領域展開系統解析研究,實現美酒口感風味的更高目標,并能讓人獲得更加美妙的飲后感受與體驗,為中國白酒釀造技術的提升提供跨學科、多維度的幫助。
事實上,此次聘請兩名諾獎得主“加盟”意圖非常明顯,其主要目的除了以諾獎科學家為噱頭制造新聞點之外,更主要還是希望能借助“偉哥之父”來為聽花酒背書,引導人們聯想聽花酒具有“偉哥”之類的功效。
當然,聽花方面則自稱,聽花研發團隊歷時四年,從釀酒理論到技術工藝全面創新,開發出不同于“傳統”意義的超高端白酒產品聽花酒,實現了白酒風味口感升級與飲后價值的創新。
聽花酒的意思很明確,兩位重磅科學家的加盟,意味著醬香PLUS和濃香PLUS將是聽花酒在傳統白酒基礎上對品質跨代升級的探索成果,是聽花酒在超高端白酒賽道上獨樹一幟,就此開創的醬香、濃香升級跨代,更能強調其優質、錦上添花,實現酒體品質的飛躍。
就此,白酒行業人士指出,一些知名品牌都將PLUS作為品牌后綴,PLUS主要為升級更高品質、更好性能、更高價值等含義。顯然,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所謂“開創醬香PLUS”的升級跨代概念,明顯意在為聽花酒背書。
由此,人們不由聯想到青海春天連續兩年巨虧的現實,張雪峰這是指望這款天價聽花酒來拯救青海春天。
關鍵的是,被投資者譽為“冬蟲夏草第一股”的上市公司,青海春天的主營業務還是冬蟲夏草,并不是主營白酒,尤其是,2020、2021年青海春天的業績在持續下滑,其中凈利潤均大幅虧損,基本面惡化明顯。更何況入局酒行業之后,“天價酒”銷量并不高,青海春天業績表現并不出色。
在此背景下,同時聘請兩名諾獎科學家加盟,真能改變天價聽花酒市場所面臨的尷尬處境?
兩位大神背書
再現老套“蟲草”模式,借白酒翻盤?
實際上,去年“聽花”就廣受市場關注,青海春天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張雪峰,作為聽花的酒設計師,便公開將天花酒與他前幾年的“蟲草”一樣賣出天價。
聽花酒官網顯示,聽花酒標準版售價5860元/瓶(750毫升),精品裝58600元/瓶(750毫升),其一瓶精裝版聽花酒遠超飛天茅臺的價格定位,相當于39瓶飛天茅臺。
而細觀發現,張雪峰以神秘的傳說、神奇的功效、令人震驚的天價、鋪天蓋地的廣告等這套營銷操作的聽花酒,與當初宣傳“蟲草”時的套路大同小異,運作模式也如出一轍。
彼時,2014年青海春天借殼ST賢成上市,成為了A股市場的“冬蟲夏草第一股”,主營產品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張雪峰通過極草打造出了一套保健品業務模式,借助央視等平臺鋪天蓋地的廣告,他不斷對外推廣“極草粉片含著吃”的概念,同年,青海春天實現營業收入20.63億元,凈利潤3.65億元,市值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50億,這讓張雪峰身價也超過了100億。在這個過程中,他將自己打造成一位蟲草專家,還獲得“青海省藥學會常務理事”“人類健康研究發展基金會理事”等諸多頭銜。
而自從2016年極草業務被叫停之后,曾一度占據青海春天總營收的90%以上的蟲草業務一落千丈之下,始終無法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于是,入局酒行業的張雪峰將聽花酒視作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
2018年,青海春天斥資3385萬元收購西藏聽花酒業100%股權,推出公司第一款白酒產品“涼露酒”,還是熟悉的套路,張雪峰寄予對涼露酒的厚望,為涼露酒大造聲勢主打火鍋餐飲消費場景,通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推廣產品,青海春天2018年的銷售費用為9290.79萬元,同比增長近8倍。然而,被定位為“吃辣喝的白酒”涼露酒市場表現不及預期,當年雖實現營收2519.62萬元,卻凈利潤實際虧損6546.34萬元,業績凄慘。顯然,涼露酒并沒能對青海春天起到提振業績的作用。
2020年10月,因涼露酒的營銷失利,張雪峰將品牌故事背景以太上老君托夢的“玄學”概念為聽花酒造勢。于是,聽花酒可以壯陽、聽花酒能提升免疫力、聽花酒改善睡眠狀態等諸如此類的消息襯托之下,聽花酒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張雪峰對聽花酒寄予厚望,寄托了天價白酒讓青海春天扭虧為盈的希望。他曾表示,“酒好不好,可以聽出來”,而這些無疑遭到公眾諸多質疑。
細觀可見,青海春天主營業務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以冬蟲夏草類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板塊,二是以酒水產品銷售為主的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二者共同作用下,青海春天業績持續下行,凈利潤也不斷下降。
從青海春天大健康板塊來看,蟲草業務受到沖擊后萎靡不振,2021年完成營業收入約9546.02萬元,與其鼎盛時期20多億元營收規模相比已經縮水90%以上。
正如青海春天在2022年半年報中表示,由于冬蟲夏草深加工方面的政策依舊未明朗,目前該方面業務處于發展緩慢狀態。
而被寄予厚望的聽花酒也不見起色,2021年以聽花系列酒為主的酒水快銷品板塊,僅完成了2539.48萬元的營收。
如今,青海春天依然以“太上老君托夢的聽花酒”為故事,大手筆巨資營銷,投放了CCTV5女足亞洲杯決賽中場廣告,登陸央視六大頻道全時段,以及全國諸多國際機場,借白酒翻盤。
行業質疑最多的是,“天價酒”宣傳運營背后,到底是炒作還是真反轉?
另類的強勢傳播
業績連續虧損,青海春天還能挺多久?
那么,憑借天價酒出圈的青海春天,旗下比飛天茅臺貴出39倍的聽花酒銷售如何?
從青海春天披露的2022 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九月,青海春天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57.90%,但凈利潤為-7540萬元。
事實上,今年以來,青海春天仍然難以擺脫持續虧損的局面,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出現下滑,且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157%。加上在疫情情況,如果不出意料,青海春天2022年很可能繼續延續虧損趨勢。
梳理財報發現,青海春天2020、2021年連續兩年滑入巨虧漩渦。其中,2021年青海春天雖然減虧7093.33萬元,卻依然錄得凈虧損2.49億元的業績數據,虧損額幾乎是當年公司1.28億元營業收入的兩倍。
同樣,青海春天的白酒收入也并不理想, 2019年青海春天酒水收入5174萬元,2020年則下滑到1687萬,2021年凈虧損2.49億元,2022年上半年僅為873.5萬。毫無疑問,青海春天的業績并不樂觀,根本無法挽救其困境。
回顧2021年,張雪峰曾對外表示,預計聽花酒5年內能做到300億元的銷售額。只是,業績虧損連連的青海春天“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再來看2022年上半年財報,青海春天實現凈利潤為虧損4893.88萬元,并沒有什么起色。對于業績的變化,青海春天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酒水快消品業務的相關產品仍處于市場發育和持續投入階段,加上疫情反復散發等大環境的影響,公司營收雖然保持較大增長但暫時未能取得相匹配的利潤。
青海春天2022半年報顯示,以聽花酒為代表的酒水業務發展迅速增長,成為公司營收的主要支撐。上半年實現營收7269.82萬元,同比增長746.14%,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達70%。
然而,看似漂亮的成績單則遭到質疑。上交所要求青海春天說明,報告期內酒水業務前十大客戶名稱、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本期銷售金額、形成應收款項以及同比變動情況和原因;公司對上述客戶的具體營銷情況,是否存在銷售折扣或費用返還;公司酒水業務銷售費用前十大支付對象;核實公司銷售費用支付對象是否涉及公司經銷商、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等問題。
同樣,目前市場對于聽花酒仍存諸多疑問,而青海春天自身也只能依靠不斷激增的巨額的銷售費用來換取酒業的營收,短時間內其似乎仍然難以借此扭虧為盈。
顯然,最關鍵的是,現在的青海春天如何實現扭虧為盈,將是其面臨的首要考驗。
梳理青海春天歷年的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青海春天凈利潤持續下滑,分別為3.11億元、6844.7萬元、580.8萬元、-3.20億元、-2.49億元,已連續兩年虧損5.69億元。尤其是營業收入也從2014年起不斷下滑,從2014年的20.63億下滑至2021年的1.28億。2021年和2020年年全年營收之和還不及2017年的凈利潤。
毫無疑問,此時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是,已連續兩年虧損的青海春天將有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面對持續性巨額虧損該如何對股民和投資者交代?天價聽花酒真的能激發消費者熱情進而獲得認同嗎?青海春天還能挺多久?
進入2023年,操刀超高端賽道,開創“醬香PLUS”的聽花酒還能挺多久?青海春天還會有“春天”么?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寬窄研究院也希望“聽花”一路走好,破解神話創造酒業奇跡。
(寬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