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11:19 瀏覽量:21018 來源:中國食品網
當前,隨著中國制造的快速崛起與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日漸成為消費者喜歡的產品。
近三年的疫情及外部環境跌宕起伏之下,商業面臨百舸爭流不進則退,白酒板塊也是備受關注。那些成功的酒企到底贏在哪里?
在梳理酒企中,可發現成功的酒企要么贏在管理、贏在運營,要么是贏在團隊或是渠道上。還有贏在對趨勢的把握,對企業的新戰略、新創新、新構架的整體思考規劃。
郎酒開啟醬香兼香“雙香”大戰略
新戰略:品類細分,進入差異化競爭大時代
【不斷調整品類,走獨具特色的道路?!?/strong>
在白酒品類同質化嚴重,走獨具特色差異化優勢打造,已成為白酒行業發展的重要賽道。
2月8日,郎酒兼香戰略發布會在郎酒莊園盛大舉行,從“一樹三花”變陣為“醬香、兼香雙優”,新年開局郎酒兼香戰略正式開啟百億新征程。
郎酒的目標是顯而易見,走獨具郎酒特色的兼香道路,形成“醬香高端、兼香大眾、兩香雙優”的戰略格局。關鍵的是,2-3年內實現郎酒兼香100億元年營銷規模,成為濃醬兼香市場第一,成為大眾喜愛產品。
正是因此,汪俊林以戰略目標、戰略緣起、戰略機遇、戰略基礎、戰略保障、戰略路徑、戰略產品、戰略團隊等九大層次為企業戰略支撐,實現從3億到200億這一數字,見證著郎酒拼搏奮進的征程。長久以來堅持品質、品牌、品味“三品”戰略,讓郎酒家喻戶曉,讓人們愛上郎酒,這是汪俊林多年奮斗的目標,也是郎酒一直堅守的事業。
郎酒也正是圍繞“三品”做了充足的戰略準備,不斷做深、做透、做大市場。比如郎酒投資150億的兼香產區和龍馬酒莊將于兩年后建成,屆時兼香產區和龍馬酒莊將與醬香產區和郎酒莊園遙相呼應,二者相得益彰,筑牢郎酒兼香品質、品牌、品味根基。
對于郎酒的品牌成長,汪俊林提到的“聚焦戰略”,這也是郎酒在新時期、在行業不斷調整下取得成功的關鍵。
除了堅守“品質”這一立足之本外,郎酒充分挖掘豐富的酒文化內涵,以莊園為依托,以產品為紐帶創造出更多的業績增長點及品牌價值,為未來布局,蓄力下個階段的競爭。
汪俊林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從2015年起,我們就下定決心,只有極致品質,才是郎酒做強、做長、做大的唯一道路。”
事實上,郎酒抓住了品牌的“長期主義”道路,如果說從一粒米紅粱到一滴白酒,成就郎酒的歷練之路,那么釀好酒、存好酒則是郎酒的品質、品牌、品味發展之路。
在郎酒董事長汪俊林看來,戰略意味著,郎酒兼香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的行為,而是郎酒在歷史實踐中探索出來,與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濃香著名品牌差異化,具有郎酒特色的歷史性抉擇。
梳理發現,諸多白酒在差異化發展,涵蓋了品類的差異化和文化的差異化為主要方向。
在品類差異化方面,舍得酒實施了沱牌、舍得雙品牌戰略,旨在希望復星的生態資源能充分嫁接沱牌和舍得,能夠讓沱牌和舍得一起實現乘數效應。
金種子推出的新香型“金種子馥合香”,以其“芝頭、濃韻、醬尾”的獨特風格和品質,強化消費者對于其品牌的探索欲和好感度。
同樣,今世緣在產品層面也實現了香型的差異化,包括了價位段定位差異化覆蓋,通過創新性推出獨有清雅醬香產品。如國緣創新的“清雅醬香型”,并參與超高端市場競爭,其新香型上市的次年實現銷售1.28億元,不僅表明公司產品香型差異化創新的成功,在更深層次上也體現著公司的創新能力。
同樣,在文化差異化方面,洋河股份提出以“夢想文化”為“文化洋河”建設的內涵,著力打造“夢想的洋河,時代的洋河”,由此展開 “二次創業”動作。
舍得酒打出的是“哲理文化”,將舍得文化的大智慧與產品的品質融合在一起,不斷傳播“舍得即中國智慧”的核心內涵。
今世緣則實施“文化營銷”戰略,大力培育“緣文化”體系,以品牌力提升市場競爭免疫力,推進“做酒向做文化轉型升級”,并構建價值認同的命運共同體,讓合作伙伴成為緣文化的踐行者、傳播者。
今世緣的差異化發展,既同時涵蓋了品類的差異化和文化的差異化,又在其中的品類差異化中走出了價位段+香型并進的發展道路,在白酒行業差異化發展中,成為一個較為突出的案例。
新構架:對組織結構進行完善和優化
【酒類企業實現快速突破、發展壯大,重在建設組織能力?!?/strong>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一個月,華潤啤酒開啟金沙酒業從股權變化到人力進駐的重大調整。
2月7日,在金沙酒業召開的2023年第一次干部大會上,華潤啤酒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金沙酒業董事長侯孝海表示,金沙酒業已成為華潤酒業最重要的主力軍,是華潤酒業產業發展當中的龍頭企業。這意味著,侯孝海首次對金沙酒業的發展進行明確規劃,金沙酒業發展開啟新構架。
此前,作為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曾表示,在白酒業務已初步成型的情況下,組織架構的適配就變得非常重要。華潤啤酒原有的組織架構已不能適應下一步的發展需求,尤其非啤業務前期的小規模、基礎性、戰略性的組織架構,已不適應下一步工作向運營型、管理型組織轉變的需要,因此決定對組織結構進行完善和優化。
很明顯,隨著華潤方面的組織架構重新調整以及金沙酒業完成人事變動,可以預料范世凱的到來,對于接下來金沙酒業推進啤白雙賦能是非常強大的助力,這也讓金沙酒業在進入華潤時代以后能夠帶給行業更多的想象。
據了解,金沙白酒業務將由華潤酒業控股實施專業化管理,啤酒產業則由華潤雪花進行專業化運營,它們將分別在各自的酒業賽道上,按照事業部運營制的方式來管理業務。
事實上,各酒企間的競爭,戰略、品牌、商業模式、渠道運營都很容易被模仿,但組織能力卻難以在短期內被模仿。尤其是,在酒業存量競爭時代,酒企組織力才是決勝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月底,徽酒集團以一條幾近推倒重來的人事調整通知而刷屏,《關于高級管理人員最新任命的通知》中發布,涉及多個高管職務調整,宣布撤銷總經理崗位、新醬香、和諧年份酒、高爐家、高爐、雙輪事業部也均被撤銷。
而徽酒集團業績顯示,2022年的業績情況不容樂觀,而這種“一鍋端式”的組織調整曾多次在徽酒集團上演,無不對業績沒有影響。
細觀安徽白酒市場發展迅猛,在第一陣營的古井產值首次突破200億元,第二陣營的迎駕貢和口子窖體量在50億元左右,業績低迷的金種子在獲得華潤的加持后,成長空間則被看好。以徽酒集團近些年的發展速度,顯然短時間內很難追趕上這些省內同行。
自林勁峰入主的2009年到2014年徽酒集團組建,其銷售收入一直在5億左右徘徊,期間一度下滑至2億左右,其曾給徽酒集團定下到2025年實現百億銷售的宏偉目標已是遙遙無期,而曾定下讓徽酒集團2018年上市的計劃,更未能如愿。
短短十多年時間,從高爐酒廠到徽酒集團,以業績差為由CEO換了幾任,管理層更是換了幾茬,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方、投資方、企業老人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在業內看來,徽酒集團最大的還是人的問題,并也顯示林勁峰的長處顯然在資本運作,而非企業管理。
或許,徽酒集團真的要認真思考這個建議了。
其實,隨著酒企規模壯大和大趨勢的變化,企業組織與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酒企在這個階段的組織管理,都會出現思想迷茫、流程混亂、部門壁壘等迷茫癥狀。
在酒企的組織管理逐步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的當下,組織是否有效匹配戰略?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是否匹配戰略需求?文化和氛圍方面是否支撐戰略? 如何效促進企業戰略的實施?這些問題都要企業通過組織、人才、氛圍來支撐戰略的成功落地。
這說明,組織能力是整個公司戰略層面的事,跟業務戰略同等重要。制定業務戰略時同時考慮組織能力能否支撐其實現才會成功,而兩者相輔相成。
業內專家認為,如果要做一個優秀的企業,組織能力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兒,越早開始勝算越大。一方面,酒企在快速發展時,需要加強組織能力的打造。另一方面,酒企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需要重視組織能力的再造。更重要的是,酒企在戰略發生變革時,組織能力需要隨之調整。
新趨勢:只有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如果沒有品類的創新,最終將走向消亡,這是規律。】
同樣,品類創新也是促進白酒行業競爭層次,推動白酒行業發展的一塊基石。
而在根植文化與開創品類,白酒業在這方面見到了明顯的效果。
中國白酒已經進入了以品牌與品質為特征的“名酒時代”,這意味著消費者對于酒類產品有著更加豐富的需求,而五糧液等擁有品質、品牌、文化、產區、規模等多重優勢的頭部酒企,無疑是名酒化進程的最大受益者。在剛過去的春節銷售就驗證了這一點,五糧液的產品銷售與價格表現雙雙實現“開門紅”,春節期間旺銷可以說是“成色十足”。
值得關注的是,在行業內外的強壓下,五糧液逆勢增長,除夕當天,其新零售公司京東平臺進店量同比增長22.4倍,正月初一增長3.4倍。
其中,1月1日至26日期間,五糧液京東、天貓、抖音等官方旗艦店店鋪流量、成交訂單、產品動銷都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店鋪流量增長近100%,訂單量超12萬單,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0%,僅其京東平臺銷售就較上月環比增長185%、比去年同期增長85%。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旺銷成績,離不開五糧液的名酒基因,更離不開五糧液市場層面的充分布局與持續創新。作為享有“中國品牌”代名詞的五糧液,不僅傳統商務宴席與禮品市場領先性優勢不斷深化,還在大眾消費、家宴、自飲與時尚化等多個細分市場實現了突破與擴容,更為五糧液的未來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從以上成績可以看出,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五糧液一直踐行“三性一度”原則,在確保五糧液品質純正性、包裝一致性、產品等級性,增強品牌辨識度的前提下,推動五糧液的品牌價值提升。在企業經營高質量增長的同時,五糧液也正在以品牌魅力和品質實力不斷擦亮“大國濃香、和美五糧、中國酒王”的金字招牌,不斷驅動產品改革,而取得了今天的地位與成功。
這些成績都說明現在的五糧液,銷量是五糧液行業領導地位的最大背書,亦是消費者對于五糧液品牌的最強價值認同,其發展歷程也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通過深度融入春節生態來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借助春節流量來完成市場提速,不僅促進了產品的春節銷售,傳遞了品牌的高端價值,更為企業從渠道端向消費端轉型提供了強力賦能。
事實上,新趨勢之下,只有創新才能贏得未來,了解認識讀懂了這個規律,不盲目地創新才能有未來。如白酒品類創新包括在口味、包裝、消費群體、消費場景、香型等方面,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這些選擇方面則更加偏向多元化,或成為下一個品類創新的贏家。另外,新興消費群體的崛起,定位于宴席、商務、聚會、禮品性消費等推動了白酒企業內外部改革,進行產品升級等。
如由區域性品牌入圍全國性品牌的洋河,成功開創的綿柔型白酒,其柔雅、綿柔型等品類成為眾多區域性酒企學習的標桿,目前成為A股上市酒企市值第四名。同樣,瀘州老窖上市的輕奢光瓶酒—高光,其外形設計美感,色彩鮮亮,符合現在年輕群體的審美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市場主流香型代表的醬香茅臺、濃香五糧液、清香汾酒、馥郁香酒鬼酒、兼香口子窖、芝麻香景芝等外,酒企對于香型品類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如郎酒的濃醬兼香、國緣的清雅醬香型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釀酒工業的發展,酒的香味也會不斷發展、不斷增加,白酒的香型將更加豐富多彩。
正如此,隨著國內國外經濟雙循環政策的實施,釋放了巨大市場空間,白酒企業也以“走出去”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與世界其他白酒品類直接競爭。這也意味著,未來開放的中國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
業內認為,酒業是古老而充滿朝氣的行業,在時代前進中又有新的輪回,需要抓住規律,開啟酒業新的大時代。進入品類分化階段,不斷創新的品類將引領行業前行,也會成就很多細分領域龍頭。
在業內專家來看,新價值時代將不再以香型區分,而是以消費價值觀變革、商業變革、技術變革為方向的創新品類時代來臨,掌握社會發展趨勢,你才是贏家。
此刻的中國白酒需要勇站浪頭,敢為先鋒,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此刻的中國白酒,更是時不我待,未來可期。
“如果沒有品類的創新,無論以前多么強大,最終都會走向消亡。”正如今麥郎的董事長范現國近日所言,企業家不是做管理,而是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對品類的創新。而且他還提出了一點,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有未來,只有開創新品類、新物種才有大未來,在老樹上發新芽,那不能完全叫創新而叫進化,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是要成為基因不同的新物種,引領新需要。
(葉歌團隊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