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16:26 瀏覽量:23755 來源:中國食品報
作為全球食品安全與健康領域權威性與高端性并重的國際盛會,同時也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共同主辦的重要年度品牌活動,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立足科技創新,以服務政府決策和回應行業熱點問題為導向,匯聚全球智慧,為引領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受到業界同仁的高度關注。
往屆大會現場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連續14載攜手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將于4月25—27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2023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屆時,來自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以及各國科技界與產業界的優秀代表將齊聚一堂,碰撞思想,共謀發展,以科技的“強勁筋骨”支撐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以食品為載體,用科技創新滿足營養健康與感官愉悅“雙需求”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促進營養健康與產業發展融合指明了方向。發展營養健康食品產業不但是改善國民營養、強身防病的基石,而且能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而發展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的關鍵是科學與創新。在本次大會上,將以“國民營養改善需要健康食品產業”為題,針對科技賦能營養健康與食品產業的融合發展帶來深刻見解。
免疫力是健康的防線,新冠疫情讓人們更加意識到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能夠提升免疫力的功能食品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為此,大會將針對全球范圍內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能食品進行詳細介紹。面對琳瑯滿目的功能食品,科學的食品聲稱與標示可以成為消費者認識和選擇食品的有效工具,而目前我國的食品聲稱管理制度仍待完善與加強,為此,大會將圍繞國際食品功能聲稱管理的成功案例進行分享交流,以期為構建科學完善的中國食品功能聲稱體系提供思路和借鑒。
當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吞咽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市場對增稠組件類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目前,與增稠組件相對應的食品以日本居多,被稱為“介護食品”,是保障吞咽功能障礙老年人營養攝入的有效辦法。為此,大會將就日本介護食品的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展開探討,旨在為中國相關產品的開發提供經驗和啟示。
食品是營養素的載體,也是消費者獲得愉悅感、滿足感等情感關聯的重要因素。如何通過加工使食品既能提供健康,又能滿足愉悅感?國際知名專家將以新鮮視角科學解讀食品加工的重要作用。
傳遞食品科普“好聲音”,把脈食品安全新風險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當前是科技創新賦能食品工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為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尤為重要。為此,大會將圍繞如何切實加強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分享觀點,剖析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建言獻策。
食品安全監測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我國從2010年開始組織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為此,大會將就十余年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中的經典案例進行回顧、分析與總結,旨在為下一階段食品安全監測工作指明方向。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食品污染,面對不斷出現的新食品資源、新食品加工方式、新食品形態,會有哪些潛在的新食品污染風險相伴而生?本次大會將就全球食品污染的新趨勢與參會代表進行深入探討。
以科學為基礎,營造鼓勵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法規環境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和食品產業發展更是發生了劇烈變化。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食品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增強產業競爭力,服務經濟發展大局,都離不開科學、高效的標準管理體系。
為推動建設互補、協調發展的標準體系,發揮安全標準保底線、質量標準促發展的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本屆大會將就標準體系建設方向設置專題論壇。專題將圍繞夯實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科學基礎,安全標準、質量標準建設思路與規劃,相關國際標準發展情況,優化食品領域團體標準管理促進團體標準在產業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食品標準落實“大食物觀”要求的方向與措施,以及重點標準制修訂進展,推動國內國際標準接軌,助力國內國外雙循環等話題展開交流。
解密生物技術,為功能性配料開發帶來更多可能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功能性配料越來越受到關注,逐漸成為食品消費的主流。在食品工業“加”與“減”雙輪驅動發展格局下,功能性配料已經成為食品工業創新熱點,成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而食品生物技術的不斷深入與創新,為功能性配料的開發與產業化帶來更多可能。
在本次大會報告環節,來自相關部門的權威專家將針對功能性配料的安全與健康提出全面思考。此外,為探索生物技術在功能性配料開發與應用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熱點功能性配料服務于消費者健康的路徑,大會還將設置相關專題,針對各方關注的新興功能性配料的安全保障以及開發與應用、生物技術在功能性配料研發生產中的作用等進行交流,推動功能性配料生產開發技術水平提升,讓更多優質的功能性配料為消費者健康保駕護航。
依托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探索運動食品產業的新思考與新實踐
自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來,全民健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十年來,人民群眾的健身意愿持續增長。特別是新冠疫情,也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運動健身已成為時尚和潮流。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更是點燃了民眾的運動激情,也促使全民健身運動飛速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在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背景下,運動食品產業如何滿足大眾健身人群對食品的需求,也是亟待科技界與產業界突破的話題。與傳統食品產業相比,運動食品產業作為一個跨界融合的學科,既有人體科學,又有營養學和食品科學的加持。對此,大會將就大眾健身人群對運動食品的需求與實踐方向設置專題,通過國內外運動食品的市場分析,不同健身人群對運動食品的需求,各類營養素對運動食品的作用等方面的交流,為運動食品產業依托科技“找準新定位、塑造新優勢、展現新作為”提供思路。
引領數智變革,助推食品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進入工業4.0時代,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是國家提出的方向和要求,也為解決食品行業的安全、美味和創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是未來十年行業的增長引擎,有助于提升企業決策和分析能力。將數智化能力與全產業鏈進一步融合,在構筑線上能力之外,實現營養健康的產品供應與企業協同發展,將引領行業整體的更新迭代。
對此,本次大會報告聚焦“數智化助力食品產業健康轉型”議題,同時特設相關專題,將邀請來自計算機科學和食品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的專家,圍繞食品計算,從食品視覺分析、食品大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及在食品智能制造、食品質量檢測、食品浪費、食品營養和安全、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介紹最新研究成果,并對未來食品計算的發展進行探討。
探路食品科學與臨床醫學融合,精準設計優質食品
“醫學食品”是以普通食品的表達形式強化某些營養素的食品,是住院患者營養治療的基本手段,也是預防多種慢病進展、提升免疫力、提升生活質量甚至延長壽命的重要輔助工具,同時是節約醫療資源及社會經濟成本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的特醫食品無法滿足精準、個性化營養治療的實際需求,“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亦明確提出要“開展臨床營養行動”,策略之一為“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指向要大力發展我國“醫學食品”,推動“醫學食品”的研發及臨床規范使用。
為加速食品科學與生命科學學科交叉,滿足食品工業對臨床營養學的合作需求,大會將設置醫學食品相關專題,擬邀請業界知名臨床營養專家、食品科學家和企業家,就“醫學食品”的特性、相關研究進展、產品研發和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議題涵蓋“醫學食品”誕生的背景及迫切性與必要性,“醫學食品”的健康效應評估體系研究,臨床試驗設計原則,在重要疾?。ㄈ绱x綜合征、免疫力低下疾病、腫瘤)及腸道微生態以及食藥同源應用等學科交叉領域中的研究和應用,并結合行業實際案例進行分享。
科技賦能“雙碳”,多點發力提升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發展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其發展思想是指既能滿足當代人的各種需求,同時又能保護環境,不至于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的發展。作為人類生存必需的產業之一,食品工業對社會、環境和經濟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人口增長、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的不斷加劇,食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一個日益重要的議題。
“雙碳”目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驅動力,不僅從技術層面為實現“雙碳”提供實踐方法,還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發揮著推動作用,為此,大會報告環節將就“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賦能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展開探討,并將圍繞科技賦能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設置專題研討。專題將基于目前我國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現狀,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的影響等突出矛盾,著眼于企業利潤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點,減少食物浪費,水和包裝材料等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難題,邀請科技界與產業界權威專家共同助力我國食品工業快速邁入可持續發展之路。
從理論到實踐,聚焦“大食物觀”系統下致敏原管控與產品創新
隨著食物過敏問題逐漸為消費者和食品企業所熟知,食物過敏原的管理和控制問題也逐漸受到各方關注。從糧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觀”,這是與時俱進的觀念轉變,也是內涵豐富的觀念創新。落實“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也為我國食物過敏原的評估和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實施食物過敏原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對保護過敏患者及特殊膳食食品的創新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為促進更豐富的食物資源落地應用,進入尋常百姓家,大會將就食物致敏原的管理與創新實踐設置專題,會議將系統性分析當前全球食物過敏發病率與危害,國內外過敏原風險評估與管理新進展,微藻、昆蟲蛋白等重點新型食物來源中潛在的致敏物質及其控制和檢測技術等。會議還將特別設置圓桌論壇,邀請科技界與產業界專家圍繞“麩質不耐受人群特殊膳食食品的科學問題及標準制定”進行研討,通過科技與產業攜手,共同推進特殊膳食食品的技術轉化和產品創新。
強化乳品技術與健康研究,驅動乳業迭代升級
經過70多年的發展,乳業已成為我國食品工業中規模較大、發展水平較高的重點行業之一,也是科技界研究與投入較大的領域。而隨著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乳制品作為補充人體所需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之一,消費者對品質更好、成分更健康的乳制品的需求在增加。得益于乳品科技的扎實積累,使得現階段我國乳品行業高點競爭的特性非常明顯,其中乳品科技創新更是重點。
為對接乳品技術創新與乳品健康效益,本次會議特別設置乳業技術創新與健康相關論壇。會議將圍繞乳品加工關鍵技術、功能配料的創新研發、新型產品核心技術研究以及乳品與全生命周期營養健康等話題展開研討會,以科技創新驅動乳業不斷迭代升級。
更多精彩內容仍在持續更新中,期待與八方來客相聚北京,共襄食品安全與健康發展盛舉。
上一篇:市場監管總局:去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呈現十大特點
下一篇:古井貢酒60城“感恩之旅”合肥首秀 經典設計文化理念復刻時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