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16:36 瀏覽量:22775 來源:中國食品報
當前,中國與中亞五國持續深化務實經貿合作,貿易發展量質齊升。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與中亞五國進出口1730.5億元,同比增長37.3%。其中,4月當月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500億元,達到502.7億元,邁上新臺階。業內分析指出,這樣的突破得益于中國和中亞五國的特色產業互補,雙方的貿易聯系日益緊密。在當下“一帶一路”倡議與上海合作組織兩大國際戰略的推動下,雙方未來的合作將更進一步。
貿易額增長100多倍
500億元在我國進出口數據中處于什么水平?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之一,2022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40萬億元。因此,單月500億元的數額并不算巨大,但卻顯示出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貿易關系正在不斷增強和擴大。
事實上,中國與中亞諸國合作歷史源遠流長。以哈薩克斯坦為例,歷史上哈薩克斯坦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而今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五國又成為“一帶一路”經濟走廊里“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雙方經貿往來日益緊密。為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哈薩克斯坦也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進行對接。
正是這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合作的加強、聯系的緊密,被業內視作中亞五國與中國月度進出口規模首破500億元的重要原因。在此之前,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便已超過700億美元。建交31年來,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增長了100多倍。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超過150億美元。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一季度開行1103列,較去年同期增長39.6%,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成績。
“隨著中國與中亞貿易伙伴深化落實‘一帶一路’落地機制,包括貿投洽談會等在內的暢通道、拓貿易、促合作、穩規模、優結構等一系列措施亦廣受好評,充分顯示出‘一帶一路’倡議與上海合作組織戰略兩大國際戰略聚焦中亞地區的豐碩成果——雙邊多邊關系日趨緊密,經貿合作潛力無限,人民福祉持續提升。”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如是評價,這些成果離不開各成員國的群策群力。
在擴大雙方的市場規模、實現各自市場多元化和風險分散、惠及民生等各種優勢面前,陳佳認為,“一帶一路”與“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未來的發展前景無量。
而在如何促進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更進一步上,洪勇建議,首先雙方可以進一步簡化貿易手續和程序,降低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其次可以加強信息共享,推廣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支付等新型貿易方式,促進貿易的便捷和高效。最后,雙方可以加強質量監管合作,建立相互認可的質量標準和檢驗檢疫機制,“這有助于提升貿易品質和產品安全水平,增強雙方貿易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
農業合作再上新臺階
5月19日,位于山東青島平度同和街道的尚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把一箱箱凍干草莓、石榴等漿果食品打包裝車,通過上合示范區至中亞五國的班列,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郁東興透露,目前已向中亞五國出口凍干漿果食品120個標準集裝箱,一季度實現銷售300余萬美元。
說起這幾年的發展,郁東興明顯感覺到,共建“一帶一路”為國內企業提供了更多機遇。他說,公司針對中亞五國居民的飲食和消費習慣,正在研發適合其本土口味的產品,進一步開拓市場。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農業產業領域合作日漸深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進。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自中亞五國進口農產品25.8億元,增長42.9%。
“目前公司已經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年產30萬噸的油料加工場,同時種植了150萬畝的農作物。當地農場主和老百姓特別歡迎,因為提高了農民的收益,穩定了他們的工作。對我國消費者而言,也能在家門口買到更多質量更好、種類豐富的糧油產品。”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東萌表示,今年公司準備在哈薩克斯坦增加投資,進一步擴大雙方合作。“乘著中歐班列‘長安號’,越來越多的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面粉和食用油將擺上中國百姓的餐桌。”
中國與中亞五國正持續加強農業領域的全方位合作。5月18日,中國—中亞峰會召開期間,中糧集團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提升中哈農產品貿易規模等方面深化合作。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日前表示,在推進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方面,將重點深化農業領域合作,擴大進口中亞優質農產品。
為促進農食產品貿易發展,海關積極推動中亞國家糧食、水果、油料、乳品、畜牧產品等優質農食產品輸華,持續擴大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目前,中亞國家有百余種農食產品可對華出口,批準注冊企業超過4000家;海關已面向中亞國家開通8條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實現了公路口岸全覆蓋。
跨境電商讓貿易更便捷
2017年3月,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出第一個跨境電商貨物集裝箱。陜西跨境電商企業“絲路城”成為西安國際港務區首家使用“長安號”搭載跨境電商貨物的企業。
從最初幫親朋好友代購中國產品,到在哈薩克斯坦開設“中國商品展示店”,再擴大為“中國商品展示城”,并在西安建立“哈薩克斯坦商品展示城”, “絲路城”創始人元朝輝說:“中歐班列開到哪兒,就要把生意做到哪兒”。
留在陜西的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生葉麗婭,創辦了西安瑪納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從事陜西至中亞五國的進出口業務,在國外的電商平臺開設了多家店鋪。3月初,公司將采購的3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發往吉爾吉斯斯坦進行銷售。葉麗婭介紹,公司今年計劃拓展陜西至中亞國家的出境游業務。
近年來,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跨境電商這一新型貿易方式在中亞地區快速發展,2022年,中國與中亞跨境電商貿易額同比增長95%。截至2022年底,196家哈薩克斯坦企業入駐國際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并獲得“金牌供應商”賬號,100家烏茲別克斯坦企業在阿里巴巴平臺上交易。近300家中亞企業入駐中國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中亞優質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中亞峰會是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此次峰會達成了一系列重要經貿成果,商務部同中亞國家經貿主管部門建立了中國—中亞經貿部長會議機制,并分別就深化經貿合作、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合作發展等方面簽署了3份多邊合作文件,充分體現了各方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下一步,商務部將著力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繼續用好中國—中亞經貿部長會議機制等多雙邊合作機制,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務實合作量質齊升。鼓勵企業在中亞建設海外倉,支持中亞國家企業入駐中國電商平臺,推動中亞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束玨婷說。
(本報綜合整理)
上一篇:溫氏股份擬轉讓溫氏乳業35%股權
下一篇:2023中國網絡零售TOP100榜單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