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09:16 瀏覽量:11905 來源:中國食品網
白酒品質,其實并沒有香型之分。因確定了香型的存在,因此,白酒總是繞不開香型話題。地域、原料、工藝的差異化造就了不同的酒體風味,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催生了各種各樣的白酒品類,共同營造中國白酒發展的良好生態。
白酒香型的消費市場占比,從清香到濃香,再到當前催生出的風口品類醬香與兼香型火熱勢頭,其實是品類之間的競爭具象。正如兼香型白酒,走出單一香融合兼容多香,就是進入追求品質生活需求新階段的消費變化。
兼香型白酒一步步從小眾到主流,以適飲多樣的風味口感、堅實的品質基礎細分市場,激發行業新活力。郎酒、口子窖、白云邊等代表企業,具備品質與傳統釀造工藝的穩定性,如何引導消費講好兼香品質故事,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和品類價值,需要持續注入成長動力。
濃醬兼香的價值之選
追趕中的兼香
一方水土一方人,更釀造一方美酒。多樣化的生態氣候造就了中國白酒的特色各異、風格不一。一直以來,以香型為基準的品類競爭,都是中國白酒市場競爭的重要特征,也彰顯了中國酒各美其美、百花齊放。
“兼容并蓄、博采眾長”,兼香型白酒在傳統和創新的碰撞中造就一酒多香、富于變化的特質,不斷滿足消費者對美酒的更高需求,品類優勢持續放大。
1965年起,全國知名酒類專家進行專項調研,初步形成劃分香型的概念。到1979年8月,在大連召開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首次以香型分類白酒風味,當時正式確立了濃香、清香、醬香和米香4大基礎香型,而兼香型等被列為其他香型。
盡管那時對“兼香型”并無明確定義,僅概括為多香并存、諸香協調的白酒,但因其香味幽雅馥郁、口感細膩豐滿逐漸獲得愛酒之人的青睞,擁有了較為穩定的受眾群體。
到1983年,全國“濃醬兼香型”白酒風格學術研討會正式將兼香確立為第五個獨立香型。2011年,中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兼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第一屆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上,首次提出中國白酒“大兼香“概念,為兼香型白酒的發展拓展了思路。
數據顯示,2020年,兼香型白酒以3%的產能占據了7%的市場銷售份額,擁有3億人次以上的兼香受眾群體。2022年,兼香型白酒約有近400億的體量,擁有廣闊的消費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時至2023年,兼香型白酒已走過了40年。
追溯兼香型白酒的歷史,不難發現兼香型白酒的誕生源于滿足各方酒客的喜好。對于整個白酒市場而言,“兼香型白酒”提供了一個產品風味創新與追求獨特風格的自由場,使其在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工藝創造白酒的更多可能。
相較于單一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獨特,具有一酒多香的風格,將醬香、濃香、窖香、糧香、曲香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口感醇厚,回味悠長,帶有一定的甜度和豐富的層次感。它注重風味平衡,改善醬香味粗、濃香味重等厚味感,以“中庸”之道拓寬了市場適應面。
近年來,隨著大眾消費時代的全面來臨,白酒消費渠道不斷下沉,飲酒場景進一步細分,需求愈加優質化、精細化、多元化、個性化,兼香型白酒迎來了新的機遇。
在目前濃香依舊占據半壁江山但競爭趨于飽和,醬香高速發展而受產能產區限制,清香全面復蘇等待進一步突破的情形下,具備風味優勢、創新勢能的兼香型白酒,正在呈現迅速崛起之勢,為白酒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力量。
個性彰顯的醬香
如今的兼香賽道,群雄逐鹿,在持續深耕中把脈市場趨勢,深挖兼香品類價值,做大品類唯有共舉兼香大旗,共同擘畫兼香版圖,彰顯個性風格表達,捍衛共同價值中堅持個性化發展。
郎酒、口子窖、白云邊、玉泉等兼香典型代表企業,今世緣·國緣清雅醬、勁牌毛鋪、山東國井、李渡酒業等大兼香創新企業,在工藝技術、產品品質、品牌建設等方面不斷探索,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給兼香型白酒行業增添更強的活力與動能。
口子窖
作為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兼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不僅是兼香白酒行業的推動者,還是兼香標準的制定者,以“兼三香,聚五味”的品質密碼奠定領軍地位。
濉水與溪河交匯處的安徽淮北口子鎮,位于北緯33度,地處黃淮名酒帶核心區域,這里南北交融,形成了口子窖酒開放多元的文化特色。口子窖的釀酒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700年前。戰國時期,古濉溪是汴河入濉水之口,俗稱“口子”,口子人世代釀酒為生,因地得名“口子酒”。從“張果老仙指井”的神話傳說,到“歃血為盟”的歷史典故;從隋唐大運河柳孜碼頭的南北通達,再到明清七十二酒坊爭雄的繁華盛景……口子酒文化傳承,延綿不絕。
1998年,口子酒業推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兼香型”白酒,開創了中國白酒香型的新格局,并賦予“口子窖”之名。2002年,兼香口子窖被評為中國首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的兼香型白酒品牌。
2010年,口子窖正式成為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秘書處承辦單位,主要負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立項、起草、制定。同年,口子酒釀造技藝入選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6月,口子窖成為國內首家兼香型白酒上市企業,開啟了兼香型白酒發展的新篇章。
口子窖兼融古今技藝,以高粱為主料、輔以大米、糯米為原料;以小麥、大麥、豌豆制成中溫曲和高溫大曲糖化發酵,以超高溫香曲作為增香劑,提升醬香風味;開創了兼香型多糧、多曲釀造的新工藝,形成了口子窖酒“一口五香”的兼香型風格。
1.3萬多條發酵池(百年以上老窖池1690條),65°原酒年產能突破3.3萬噸,儲酒能力達到22萬噸;口子產業園擴能后產能將突破6萬噸,儲酒規模將達40萬噸。口子窖一步步確立了自身在兼香型白酒中的核心地位。
郎酒兼香產區體驗區--龍馬酒莊
郎酒
在兼香型白酒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角色。產地古藺自古便是濃香和醬香產區融合之地,擁有濃醬雙優的基因。上世紀70年代,在兼香型還被列為“其他香型”時,郎酒老一輩釀酒人創造性釀造出“濃頭醬尾”風格的濃醬兼香型白酒“郎泉酒”,成為兼香型代表產品之一。此后郎酒不斷聚焦兼香技術研發,助推品質升級。
2019年,郎酒首次提出“大兼香戰略”。不僅以品質提升為突破口,實現“專用糧品種選育”、“多類型原酒拓展”、“陳釀勾調創新”、“成品酒風味OAV值穩定技術”四大關鍵技術升級,形成了領先的濃醬兼香型白酒技術體系,還構建起了全鏈條的兼香工藝體系,掀開了兼香發展新篇章。
2022年末,郎酒宣布進入200億新時代。2023年2月8日,郎酒正式發布了兼香戰略。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表示:走獨具郎酒特色的兼香道路,形成醬香高端、兼香大眾、兩香雙優的戰略格局;2-3年內實現郎酒兼香100億元年營銷規模,成為濃醬兼香市場第一。同時,汪俊林從兼香品類藍海機遇、以長期主義戰略支撐、縱深布局專業價值、最優濃醬品質兼香、龍馬酒莊堅實賦能五個維度發布了郎酒“五星兼香價值體系”。
各具特色的兼香產品,正在加速百億兼香的實現。小郎酒每年沉淀3億人次以上的兼香受眾群體,坐穩小瓶白酒頭把交椅;順品郎正引領都市光瓶酒消費新潮流,成為引領全國創新酒品發展的“風向標”;郎牌特曲正成為大眾喜愛的兼香白酒價值之選,是郎酒消費者最多、銷售面最廣的產品,擔負郎酒規模發展的基座。
郎酒百年總綱領中強調,光瓶小郎酒、順品郎作為郎酒滲透市場的先鋒產品,要成為大眾喜愛產品;郎特穩步推進;馬特全國布局,力爭2030年過100億元;龍馬郎定位濃醬兼香標桿、領袖級產品以及重點盈利產品,力爭2030年過 100 億元。2030年,濃醬兼香型領導品牌要超過200億。
業內人士估計,2023年,兼香郎酒銷售規模預計在60-70億元左右。在產能方面,郎酒瀘州濃醬兼香產區全面建成后,年產原酒達15萬噸(68%vol),郎酒的兼香產品矩陣和價值體系進化持續發力,為郎酒保持高速增長儲備了戰略級動能。
作為兼香型白酒開創者、濃醬兼香型酒代表者、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制定者,郎酒始終堅守品質初心,以長跑心態,奮力壯大郎酒兼香事業,郎酒在走一條獨具郎酒特色的兼香道路。
白云邊
作為兼香市場的重要力量,產自湖北荊州,這個湖北白酒第一品牌早就瞄定了兼香型賽道,推動湖北與安徽共同成為兼香白酒的主要市場。
1973年,白云邊便開始以濃醬結合釀酒工藝研制新產品,成功試制了新風格的“松江大曲”酒。在1974年,在中南五省評酒大會上,白酒專家辛海庭先生借李白詩句“將船買酒白云邊”,將酒名改為白云邊。
1991年10月,白云邊酒被輕工部確定為全國濃醬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2009年12月1日,以白云邊為第一起草單位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白云邊傳統的兼香是“一步法”釀造,是70年代白云邊酒廠工程師南下瀘州、遵義取經并根據本地傳統釀藝相結合得來的成果。采用泥窖發酵,將醬香型酒的高溫曲、高溫堆積等技術與濃香型酒的中溫曲、續渣發酵技術結合,真正一步釀成兼香型白酒。
身負扛起湖北白酒大旗、兼香代表大旗的責任,白云邊不斷在市場開疆拓土,不斷在行業進位晉級。
李渡酒
位于馳名江南的江西李渡鎮,依托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重新定義白酒之源,通過創新與延展,完成“酒業國寶”的新生。“一口四香”的獨特風味,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沉浸式體驗,向世界講好中國白酒故事的堅定信念,李渡酒讓世界文化遺產飄香世界。
作為兼香型的代表品牌,李渡酒業傳承40余代古法釀造技藝,濃香來源于老五甄續糟混蒸工藝,米香來源于原材料是采用90%優質大米,清香來源于青磚古窖池,醬香來源于高溫制曲工藝,并采用特殊的“母糟+母曲+高溫以及古窖古法和文物老酒”,釀造出獨一無二的“一口四香”,即“端杯聞濃香,沾唇是米香,細品有清香,后味陳醬香”。
李渡核心大單品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熱銷全國市場,其光瓶酒的設計理念也成為獨特的品牌符號。李渡酒以“文物級”高品質,讓“一口四香”更具高端價值和稀缺價值,用最質樸的包裝讓中國高質量白酒回歸自然本真,以純粹真摯的態度與消費者對話。
勁牌
作為保健酒龍頭企業,開辟了兼香的個性化路徑。2012年末,勁牌以傳統小曲清香酒為主體,輔以宜賓產區的大曲濃香和茅臺產區的大曲醬香酒,配以苦蕎、葛根、枸杞等多種富有機體改善功能的草本植物,開發研制毛鋪苦蕎酒,在上市后迅速風靡市場。此后,繼續開發了金蕎、黑蕎、紫蕎等系列產品,為企業增加收入年均30億元以上。勁牌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不斷賦能草本發展,持續挖掘苦蕎的營養價值,使其適應消費者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
玉泉酒
作為濃醬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產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玉泉鎮,這里被譽為中國蒸餾酒的發祥地。玉泉酒曾獲國家優質白酒銀質獎,具有“香氣高雅,醬汁和諧,濃香甘甜,醇厚綿長”等特點,堅持采用獨特的方瓶造型,被贊“玉泉方瓶”酒。
玉泉酒首創“一二三”釀造工藝,在中國白酒獨此一家。“一層雙窖”,兩種香型在釀造過程中微生物互相融合、促進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兩步生香”,取濃納醬、以醬養濃,汲“北酒”貯酒工藝之精,采“南酒”釀造工藝之髓;“三輪蘊藏”,歷經百斤小麻壇、百年木酒海、千斤陶壇三輪貯藏。“大國兼香,玉泉領航”,玉泉酒正在持續發力。
白沙液
產自湖南長沙,其前身為長沙酒廠,始建于1952年7月,為湖南兼香型白酒的代表。據傳,白沙液酒早在唐代就久享盛名,唐代“詩圣”杜甫曾作詩:“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詩中的“長沙酒”即白沙液。白沙液數十年堅持采用綠標葫蘆型酒瓶,具有鮮明的識別性,遂成經典。
可以看到,無論是兼香老品牌,還是兼香新產品,都在演繹著各自不同的精彩,展現出兼香品類發展的生機勃勃。在一系列中堅力量積極拼搏下,中國大兼香時代正在開啟,推動兼香品類做大做大強。
任重道遠的主流
在新消費時代,兼香型白酒的發展優勢和潛力顯而易見。但對比濃清醬這三大香型,兼香仍未完成第四大主流的徹底蛻變,挑戰依然嚴峻。
在規模上,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兼香市場容量約5%-7%,規模約為200-300億元,市場份額不高,產量規模和結構化優勢并不明顯。兼香型白酒在全國各地都有生產,目前還缺乏絕對優勢的龍頭企業和引領性品牌,仍處于品牌競爭的“春秋時期”。在價值上,在高端價格帶上缺乏標桿性產品,品類價值集中在大眾化定位,消費者對“兼香”概念沒有形成清晰認知。
兼香領域需要進一步“兼收并蓄”,不僅僅是品質上的“包容萬香”,更要在競合聚力、品牌打造、市場占領等多方面“海納百川”、“推陳出新”。綜合業內專業觀點,兼香型白酒應重點聚焦方向。
統一認知,講好兼香故事,深度鏈接消費者。傳統兼香、濃醬兼香、一口N香、馥合香、馥郁香……對于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兼香產品及叫法,普通消費者往往一頭霧水,并且對其口中所嘗、眼前所見、腦中所想不能一一對應。
正如濃香的“千年老窖萬年糟”傳承,醬香的“12987”工藝,兼香要學會向消費者講好自己的故事,統一在品質、品類、標識等大方向的概念認知,利于進行理解、記憶和傳播,傳遞消費特色,增強用戶黏性。
龍頭引領,打造戰略級產品,形成兼香合力。濃香有五糧液、瀘州老窖,醬香有茅臺、郎酒,清香有汾酒,三大品類均有名酒龍頭帶動,都有通行全國的標桿產品,帶動品類崛起。而兼香代表企業多為區域性企業,在行業引領和消費者培育上還沒有發揮到極致影響。
目前的市場前沿兼香代表,正在共話產品品質與表達,相互交流與學習推動競合發展。口子窖兼系列、郎酒郎牌特曲等知名兼香產品,形成品牌溢價,實現了賽道引領。
明確定位,創新升級突破,持續釋放品類價值。兼香要加大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力度,推動品牌升級。尤其要注重明確品牌定位及競爭策略,細分市場,提升結構化優勢。
兼香的蓬勃發展,是中國白酒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驅動、取長補短、融合共生的重要體現,將更好服務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構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文/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