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09:24 瀏覽量:14289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國家統計局2024年1月17日發布信息,中國2023年GDP為1260582億元(超過126萬億)增長5.2%,居民收入增長6.1%,人均消費增長9.0%。四川省政府新聞辦1月19日發布經濟數據表明,2023年四川省GDP達到60132.9億元(超6萬億),增長6.0%,第一產業增長4.0%,第二產業增長5.0%,第三產業增長7.1%,邁上了新臺階!總體看,中國經濟韌性很強,回升向好,前途光明!
2024年經濟形勢如何?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后強教授在2024年1月20日舉辦的“企服生態與創新增長”大會上作了題為《企服高質量發展的正確路徑——新年經濟如何看?怎么干?》的學術報告。他表示,2024年是龍年,中國經濟一定會“龍抬頭”,GDP超過5.2%甚至達到5.5%以上都有可能。
李后強在報告中說,“有人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是冰火兩重天”,樂觀派、悲觀派各有道理,但一切取決于您的立場、觀點、方法,取決于您的格局、視野、層次。好與壞,是心理感受,沒有客觀性和唯一性,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因此說法也不同。同一件事,每個人看法都不同,但每個人都可能是“盲人摸象”。同一個地球,各地溫度都不同。現在成都很冷,但在三亞就很熱。就是在成都,外面很冷,家里有空調就很暖和。因此不能以個人感受代替全局。要善于營造小環境,使自己很愉快。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指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您如何看?取決于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李后強指出,概括地說,2024年經濟“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必須善于抓住機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英雄都是逼出來的,人才都是熬出來,道路都是走出來,所有偉大的背后都是深重的苦難。歷史證明,人類一定走向光明,正在越來越好,有高峰有低谷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企業家會活下來,而隨波逐流的企業家會倒下去”。年年困難年年過。要系好安全帶,把握做事底線。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一切在洗牌、一切都在覺醒!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恒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科技革命、互聯網浪潮、經濟危機、地區沖突等等不斷加劇,這些事件爭先恐后地給當今世界洗牌。柯達、諾基亞可以一夜間倒下去,索尼、松下可以瞬間在市場上消失,家樂福、沃爾瑪可以說走就走,就連阿里、百度、騰訊、京東都可能隨時淪為傳統企業。當前實體商店幾乎全軍覆滅,下一輪可能就是制造業的全軍覆滅(如果不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
無論你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總有一款危機正瞄準你。大家都說日子好過,您也感覺日子好過,一定是隨波逐流,水漲船高,您無疑是普通人,屬于95%之列。當大家都難過時,您活得很愉快,您一定是獨立思考的人,一定很成功,屬于5%之類。凡人與偉人,平時很難區分,只有艱難時刻才能辨別。無論你是一個多么牛的人,總有一種革新針對你的死穴。機器人要取代藍領、人工智能要取代白領。這是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百年企業在這個年代只是一個傳說,也是傳奇,關鍵在思維層次高低。
李后強特別強調,去年(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亮點和“干貨”很多,有許多新表述、新論斷、新要求。大家要一定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中央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問題,要增強憂患意識,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動態平衡、相得益彰”。黨中央要求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黨中央提出要“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 我們要重視“冗余度”這個概念,在非正常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行,要有備份、保障空間。我們要善于進行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走出“大變局抑郁癥”。做不確定時代的明白人,以自己的清醒減少不確定性。黨中央要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是好消息,因為房地產是經濟周期之母。
李后強在報告中指出,黨中央明確要求“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必須“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這里“以進促穩”首次提出,強調在發展中促進穩定,不是只講穩定不抓發展,這與“硬道理”“中心工作”“首要任務”是一致的。尤其是這個“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非常熟悉和特別親切。
李后強表示,我們身處科技革命的新舊交替的夾縫里,每一個人都在夾縫里求生存。每一個時代,都成全了一部分人,也淘汰了一批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任何時候都有最佳機遇,都有發展空間。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和產品,與民生有關的產業都是朝陽產業、優勢產業。民營企業應該首先干民品,再干名品,再出名牌。當前不是缺錢,而是缺賺錢的項目。不是缺人,而是缺慧眼與法眼。世界上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出彩,關鍵是優化配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思維。關鍵是要打穿思維的“圍墻”,突破常規,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大美與真知。
李后強在講到企業服務時強調,咨詢服務業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咨詢服務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工作,不是常人能干的活,而一定是少數人能干的事。必須有真才實學、獨門絕技。老師水平必須高于學生,要破解客戶不能破解的難題。首先要明白企業的DNA是什么?血型是什么?體型是什么?企業“多巴胺”是什么?份量段位是什么?才能進行有效咨詢和服務。企服就是給企業當醫生、保姆、奶媽、衛士,為企業保駕護航、站崗放哨、申冤報仇、傳遞信息。讓企業合法掙錢,做到賺錢無公害,誠信守法,具有契約精神。企服要堅持“風險共擔、實現雙贏”額理念,只有“零投入、大產出”“盤活存量、變廢為寶”才是好策劃。
打造企業服務品牌,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按照中國特色的經濟規律辦事,大力提升品質度、傳播度、認可度、美譽度、忠誠度、追隨度。新思路——全球化;新立場——人民化;新觀點——未來化;新手段——數字化(智能化),與時俱進、守正出奇。古代有三大學科——神學(治心病)、醫學(治身體)、法學(治社會),企業服務都有份,企業經營要懂心理學。數字化智能化是企服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工智能AI具有雙面性與局限性。企服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與需求,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高質量的咨詢是“開心”,打開心結,告訴人們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大道至簡。世界本身很簡單,有了人才復雜。世界上一切問題都是主觀問題,而不是客觀問題,要從人類自身找問題根源!
愛因斯坦說——“所有困難問題的答案都在另外一個層次”,要提高自己的思維檔次,避免“降維打擊”。發展中的所有難題都是偽命題,工作中的所有問題都是主觀問題。關鍵在“開心”,打通思想疙瘩。企業要創造社會財富,承擔社會責任,提升職工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增強職工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克服經驗主義、本土主義,堅持優質主義、長期主義。實踐表明,偉大的企業家都是思想家,戰略家,有自己的獨到想法,如馬斯克的“本源思維”(看穿本質、不被現象迷惑)。
李后強表示,隨著新一年的到來,中小企業在新經濟背景下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咨詢服務業態升級助力顯得尤為重要。要推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咨詢服務、創新管理模式與戰略規劃、資本運作與融資服務、國際化拓展與市場戰略、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在新經濟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也有助于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大千市場唯新不敗。要讓企業敢言,不做五百強但活五百年!抓緊干吧!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上一篇:通威食品:努力成長為“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
下一篇:寬窄觀酒新聞早讀2024.1.20:有關遵義茅臺五糧液紅花郎珍酒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