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4:16 瀏覽量:27560 來源:中國食品報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過去一年,圍繞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7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開創我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9月6日至8日,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扭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總書記的相關論述及重要部署,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報訊(記者 袁國鳳)茶產業是關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產業。“雖然我國茶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茶產業仍然面臨育種技術落后、效率低,‘新、特、專’的茶樹重大新品種短缺,茶園管理和茶葉生產成本高,茶葉生產過程質量安全風險控制能力不強,適應國際化市場需求的創新型產品少,品牌國際影響力弱等問題。”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信陽農林學院二級教授郭桂義表示,亟須組建茶學全國重點實驗室,更好地落實“三茶統籌”指示精神,服務鄉村振興、健康中國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
郭桂義坦言,產業問題的背后是重大科技問題,包括如何快速選育優良品種,如何破解茶樹綠色防控和高效生產技術難題,如何實現茶葉加工從機械化、標準化、自動化到智能化的飛躍,如何開發面向國際市場的茶葉新產品,并實現精準定向加工等。
郭桂義介紹,目前,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都分別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園藝產業龐大,物種類型豐富,涵蓋果樹、蔬菜、花卉和茶,且產業和科學問題各具特色,但是目前僅有一家依托華中農業大學建設的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茶樹以葉片為收獲對象,人們按照決定其滋味和健康功效的品質成分與便于采摘等農藝性狀對其進行馴化,后續需要通過不同加工技術和工藝形成豐富多彩的茶產品。茶學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園藝學研究,不僅需要研究茶樹品種栽培,還要研究加工利用等,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立的茶學教育科研體系。
郭桂義表示,組建茶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將能夠針對亟須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圍繞“國之大者”,堅持“四個面向”,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在重大品種選育、綠色安全生產、先進加工技術與裝備、資源高效利用和跨界增值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將其建設成為國際一流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的理論創新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高地、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國際合作交流基地,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郭桂義建議,科技部支持依托安徽農業大學,以現有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特種經濟動植物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湖南農業大學建立的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組建茶學全國重點實驗室。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05日03版)
上一篇:劉永好委員:推動企業轉型發展,促進豬肉消費升級
下一篇:第五代青花郎啟動世界品鑒 加冕「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獎」品牌力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