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16:22 瀏覽量:17741 來源:中國食品網
金堂縣以全國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為契機,聚焦校園食品安全,探索“1+2+3+4+5”的監管模式,全方面護航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一個牽頭抓到底??h食安委作為食品安全的總牽頭,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組建工作專班,印發《金堂縣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金堂縣2024年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等文件10份,細化各部門職責;組織召開全縣春季學期食品安全工作會、部門協調會6場,立體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整治行動。
健全兩項機制促長效。建強聯合督查機制。教育、衛健、市場監管開展聯合隨機抽查,重點督導上年度問題發現率較高學校,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目前開展隨機抽查 15次,抽查學校食堂36個。建全食品安全機制。堅持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原則,制定印發《學校安全穩定考核細則》《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月檢查指導手冊》,明確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指導學校完善學校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等各項機制,全面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運用三種監督手段促落實。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抽檢監測三種手段實施聯合懲戒,重點對問題較多、投訴舉報較多的學校加強日常監管指導力度,開展多部門的聯合專項整治,同時發揮抽檢監測“雷達”作用 ,以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各類食品經營者為主要抽檢對象,加大小食品店和風險程度高的品種的抽檢力度,實行靶向性抽檢。截止目前,共檢查校園食堂、承包商、供應商337家次,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企業833家次,指導整改問題100余個;開展校園專項抽檢130批次,暫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抓四類人員培訓提能力。聚焦執法人員、校方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操作人員四類人員的能力提升。采取集中授課、案例分析、交流討論的方式,開展“市場監管論壇”活動,提升基層監管隊伍“知法規、會監管、懂執法”能力。采取“法規解讀、案例剖析、問題回放、現場答疑”的方式,用監管實際講透法規要求、用共性問題提醒規范操作、用現場互動幫助答疑解惑,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者主體責任意識、法規意識。通過檢查現場指導、標桿企業參觀的方式,切實規范操作人員的食品安全操作水平。目前,開展行政執法、消保維權等主題“市場論壇”活動5次,監管人員培訓率100%;分片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兩個責任”培訓會18場次,學校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培訓覆蓋率100%;開展現場指導200余次,帶隊參觀活動3場。
打造五位一體治理模式促共治。健全基層共治組織體系,打造 “五位一體”校園治理模式,將過去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總抓治理轉變為校方主體自管為主,教育、人社、衛健行業主管、市場監管、屬地政府管理和群眾監督的多元參與的“大合唱”,不斷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全縣200個校園食堂全部完成自查,發現并整改問題78個;各部門開展聯合檢查60余次;各級各類包保干部結合學校食堂督導工作,“面對面”講解食品安全知識,督促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食品安全志愿者開展食品安全“進學校”活動,多形式、多維度向廣大師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節約糧食,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
(曹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