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19:21 瀏覽量:15907 來源:中國食品網
為積極推動四川省微生物學會“深耕”賦能行動落地基層實踐,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陳強教授,四川省微生物學會農業微生物專委會主任辜運富教授,專委會書記余秀梅教授,秘書向泉桔副教授,賀茂強副研究員等一行,7月4日赴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開展產業調研及技術指導,并與古藺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葛鵬程、企業代表座談,探討交流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座談會上,葛鵬程強調,此次專家指導活動匯聚科技力量,持續提升成果轉化效能,把鄉村發展的短板補齊,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葛鵬程表示,要繼續秉承“發揮合力、共促發展”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奮力譜寫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陳強教授代表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向古藺縣大寨苗族鄉授牌“教學科研就業實踐實習基地”,并強調人才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積極響應為農業強國建設培育創新型農林人才,新農科人才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才能更好地服務農業強國建設。
陳強表示,“校地合作”是技術落地賦能多方發展的實踐,在大寨苗族鄉建立實習基地,旨在為校園大學生和研究生深入了解、認識苗鄉提供良好平臺,協同推進學院的教學與生產結合、科研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為大寨苗族鄉的快速發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術支撐。
農業微生物專委會主任辜運富教授針對四川農業大學學生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成果等方面可開展的合作進行了介紹,共同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產學研高度融合推動中心技術落地,促進大寨苗鄉產業發展。
隨后,學會相關人員參觀了大寨苗族鄉向陽村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廠、大寨村煙-蔬輪作示范園區、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等,通過溝通交流、現場查看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工序、煙草+蔬菜輪作套種,以及林下竹蓀、大球蓋菇等菌類種植的生產情況和日常管理方式。專委會人員針對群眾在種植過程中遇見的問題給出了指導意見,現場解答了種植戶遇到的技術問題。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農業微生物專委會供稿)
上一篇:龐泉酒莊全國化提速 亮彩中酒展斬獲3項金盛獎
下一篇:酒業如何“四渡赤水”?